论坛
环保工程
更多
水处理
5.743w
本版块针对怎样通过一系列设备与先进技术将被污染的河流湖泊及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水质标准的技术交流讨论。欢迎大家踊跃发言,共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订阅
发帖
默认
最新
热点
热评
反渗透除盐的原理及反渗透膜的分类
前 言 反渗透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 要了解反渗透法除盐原理,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 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浓度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
一文读懂循环水阻垢缓蚀机理
随着工业发展,尤其北方地区陆续出现供水紧张,近年来更为突出,由于水资源匮乏,已经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连生活用水都出现了危机。冷却水占工业用水主体,提高其重复利用率、循环使用是节水节能的必须手段,但是工业中循环水由于工艺条件所致造成的水质变化所产生的危害如腐蚀、结垢、菌藻、粘泥等问题,不得到解决,则无法进行安全生产,使工艺条件无法满足,带来管道堵塞,换热器穿孔,传热系数下降等严重的现实问题,致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由此造成的工业损失常以亿计。小编带你了解阻垢缓蚀机理。
什么是污水检测?污水检测需要检测哪些项目?
什么是污水检测? 污水检测是指对污水中污染物质进行测定或分析,以确定其种类、含量及存在形态的一种环境监测方法。污水检测包括水质常规指标的测定和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污水水质标准,即各种受污染水中污染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或限量阈值的详细约束和要求,是判别水污染程度的详细衡量准。 国家对水质的剖析和检测制定有许多规范,一般来说其目标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
2.6亿污水处理厂项目废标,企业表示“钱不够”,基层员工被拖欠工资!
某石化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厂的设计与运行
摘要: 某工业园区以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新能源和化学新材料为主要产业,针对园区外排水的水质、水量特点,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 2 O-MBR+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处理工艺处理该废水,经过一年的稳定运行,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园区污水厂总投资为23 500万元,直接运营费用约为3.8元/m
循环水生物滤池设计工艺(四):自然挂膜法的过程及优缺点!
循环水生物滤池设计工艺(四):自然挂膜法的过程及优缺点! 一、微生物的管理与维护1.挂膜管理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移动床生物滤池(MBBR)的挂膜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滤池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所谓挂膜是指在生物滤池启动初期,在生物滤池进行硝化细菌的接种,可以从成熟的生物滤池、自然水体或者专门的微生物制剂中获取硝化细菌。接种后,要进行驯化过程,让硝化细菌适应养殖系统的水质、温度、pH值等条件并在生物滤料表面形成稳定的生物膜的过程。以下是常见的MBBR 挂膜方法:
循环水生物滤池设计工艺(三):通过投喂策略调控氨氮亚盐!
循环水生物滤池设计工艺(三):通过投喂策略调控氨氮亚盐! 一、如何通过投喂策略实现氨氮、亚盐的调控 进水的氨氮浓度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生物滤池中的硝化细菌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所以需要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例如,当进水氨氮浓度达到5mg/L 以上时,相比氨氮浓度在1mg/L 左右的情况,可能需要将水力停留时间延长2 - 4 小时,以保证氨氮的有效去除。
循环水生物滤池设计工艺(二):生物滤池对氨氮亚盐的调控及实战案例!
循环水生物滤池设计工艺(二):生物滤池对氨氮亚盐的调控及实战案例! 一、生物滤池水质参数对的硝化作用的影响 在循环水养殖中,生物滤池的硝化作用至关重要。硝化作用能将氨氮逐步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个过程主要由硝化细菌完成。硝化细菌的繁殖和生长都需要特定的调节。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就是调节生物滤池水质参数,创造适宜硝化细菌生存和繁殖的水质条件。 1、温度调节
循环水生物滤池设计工艺(一):生物滤池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循环水生物滤池设计工艺(一):生物滤池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一、陆基循环水养殖生物过滤单元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过滤单元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它利用生物滤池中生物滤料表面上附着的各种细菌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毒性比较小的物质,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两种主要的处理过程,并由不同类型的细菌来承担:①矿物化作用:生物滤池中的矿物化由异养菌( Heterotrophic Bacteria )来承担,其主要作用是分解养殖系统中的有机物,包括鱼的排泄物、残饵、其他微生物的细胞等,在这个过程中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如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并最终分解为氨氮,碳水化合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②硝化作用:硝化是生物滤池的主要作用,由亚硝化细菌( Nitrosomonas )和硝化细菌( Nitrobacter )将毒性较高的NH3- N 分解为低毒性的NO3- N ,实现养殖尾水的循环利用。
污水处理过程中指标的影响和控制--营养成分(2)
污水处理过程中指标的影响和控制--营养成分(2) 四、营养成分投加点位确认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营养剂的投加点位置取决于污水的性质、处理工艺和营养剂的种类等因素。主要考虑的是投加营养成分是为了达到何种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投加点位置: 1.生物处理单元前端: (1)在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前端投加营养剂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污水进入曝气池后,微生物需要立即获取营养物质来进行新陈代谢和分解污染物。例如,对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微生物需要氮、磷等营养元素来构建自身细胞和进行能量代谢。在曝气池前端投加营养剂,可以使微生物在一开始就接触到充足的营养,有利于它们快速繁殖并发挥处理污水的功能。
污水处理过程中指标的影响和控制--营养成分(1)
污水处理过程中指标的影响和控制--营养成分(1) 一、关于污水处理中的养分的概念 污水处理中的养分是指为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必要营养元素的物质。微生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通过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来净化水质。 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主要是要知道投加营养剂是为了向活性污泥提供营养支持,保证其正常的生长繁殖。营养剂能够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就像人类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一样,微生物也需要营养物质来发挥作用。
浓盐水浓缩化学加药软化除硬工艺探讨
浓盐水浓缩化学加药软化除硬工艺探讨 近几年,采用高压反渗透膜处理工艺对工业浓盐水再次浓缩减量化处理,已经成为浓盐水零排放处理的主流趋势。然而,结垢问题已成为反渗透膜系统对来水进行高倍浓缩减量化的制约因素之一,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反渗透膜系统对来水进行高倍浓缩的过程中,钙、镁、钡、锶等二价阳离子与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氟离子以及可溶性二氧化硅等易结垢离子,在反渗透系统的浓水侧富集,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沉淀、结垢,使得反渗透膜发生污堵,运行压力增加,膜通量难以恢复,严重时会划伤膜表面分离层,导致系统无法正常稳定运行。
循环水可溶性有害物的去除工艺(一):危害及去除原理!
循环水可溶性有害物的去除工艺(一):危害及去除原理一、水溶性有害物的去除工艺 水溶性有害物质包括水溶性有机物、可溶性无机物。水溶性无机物是指未被食用的饲料以及从养殖生物肠道排出的未消化部分。这些未被利用的饲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会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分解为更小的肽段和氨基酸,从而变成水溶性有机物。水溶性无机物是指在水中能够溶解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是氨氮(NH3- N )、亚硝态氮(NO7- N )和硝酸盐。水溶性无机物对循环水养殖危害最大,水溶性有害物的去除是事关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三):水质参数设计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三):水质参数设计 循环水水质参数与设计标准是循环水处理系统设计与运营管控的依据。下表是帮邦工程师团队经常使用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图和水质参数供大家参考: 循环水水质指标参数 总悬浮颗粒物TSS ≤10mg/L 总氨氮
精细化工、制药、农药废水特点及蒸发器选用
精细化工、制药、农药废水特点及蒸发器选用 一、废水特点 1.精细化工、化工制药、农药生产本质是化工生产,主要是由各种大化工产品(石油天然气有机化工、煤化工等生产的饱和烃、不饱和烃、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等,各种无机的酸、碱、盐等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周环反应、重排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生成我们需要的化工产品。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自动投饵系统是必须装备(下)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自动投饵系统是必须装备(下) 一、智能化自动投饵监控系统实验 (适用于鱼类浮出水面摄食漂浮性饵料) 智能化自动投饵监控系统实验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采用传感器来检测鱼群是否处于摄食状态。 如图1所示,投放饵料后,当鱼类因饥饿而摄食时,传感接收器接收并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频率判断是否需要控制投饵机继续投放饵料。当鱼类吃饱后,当会离开逐渐散去,此时感器发出的反射脉冲信号迅速降低,当信号下降到某一阈值后,控制器将控制投饵机停止投饵。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自动投饵系统(上)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自动投饵系统(上) 自动投饵系统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必须装备,这是由鱼类少吃多餐的生理特性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特点所决定的。 单池 投饵机 鱼类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它们的肠道通常比较短。大多的鱼类的肠道长度只是体长的几倍,不像草食性哺乳动物的肠道长度可以达到体长的10 - 20倍。鱼这种简单的消化系统使得它们不能一次性处理大量的食物。 鱼类的消化酶分泌量和活性也有限。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消化酶无法充分分解食物,会导致食物在肠道内不能完全消化,进而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2025年水产养殖趋势和领跑市场的品种
2025年水产养殖新趋势和领跑市场的品种 荷兰合作银行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水产养殖业中鲑鱼、巴沙鱼和罗非鱼产量将有所增长,而虾类生产增速放缓。 一、大西洋鲑鱼产量回升 报告显示,大西洋鲑鱼的养殖业经历了两年的产量下滑后,将在2025年和2026年实现温和增长。挪威将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预计2025年增长2.2%,2026年增长5.3%,产量分别达到156万公吨和164万公吨。这与挪威在幼鲑后期养殖、疫苗使用和海虱防控技术的创新和投资密切相关。然而,这一增长也面临不确定因素,如气候变化和温暖水域对生产的潜在影响。智利将逐渐恢复增长,2025年产量增长1.4%,2026年增长3.2%。然而,由于海虱治疗效果减弱,影响了鲑鱼的生长速度,产量要到2026年才会恢复至2020年的水平。此外,该国还面临获得水产养殖许可证的问题。
2024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经验分享(氯碱;纺织染整;造纸;啤酒;园区)
12月24日,为推动企业、园区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遴选工作,确定82家具备引领示范和典型带动效应的水效领跑者企业和园区。本号将分几期分享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经验。
曝气池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原因
曝气池活性污泥法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常用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该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曝气池活性污泥常常会出现丝状菌污泥膨胀的现象,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甘度将对曝气池活性污泥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 1.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有机物质作为食料。当进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较低时,微生物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从而导致活性污泥的生长受限。此时,丝状菌因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大量繁殖,引发污泥膨胀。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二):工艺流程设计原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二):工艺流程设计原 与传统的流水式养殖相比,循环水养殖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让养殖的水体可以做到循环使用。所有的设备必须按照科学的流程依次进行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在循环水水处理工艺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按照先固体后液体再气体的原则依次进行 如果固体悬浮颗粒没有预先去除,这些颗粒会为后续水处理环节带来问题。例如,在生物滤池的滤料表面,如果被大量悬浮颗粒包裹,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就难以发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功能,从而影响整个循环水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而且,悬浮颗粒携带的有机物如果大量进入生物滤池,可能会导致微生物代谢负荷过重,使生物处理环节失衡。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一):工艺流程设计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一):工艺流程设计一、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al Systems , RAS )是采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机械装备、信息技术及科学管理等现代工业手段,对养殖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为养殖生物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实现全年高密度、高效益的健康养殖生产。这是未来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固体颗粒物去除工艺(三):工艺参数设计及实战案例
固体颗粒物去除工艺(三):工艺参数设计及实战案例一、设计循环水系统悬浮颗粒物去除工艺的参数1、竖流沉淀器的参数设计 康奈尔双排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而且实践效果较好。在采用康奈尔双排系统的养殖池中,10%~25%的水流通过底部排水管流入竖流沉淀器排出,剩余大部分水流则通过鱼池侧排流出。使用双排水设计极大地增加了底部通过竖流缓流排水集污的能力,在这种低流量下颗粒物的浓度相对于主流量测排方式提高了
固体颗粒物去除工艺(二):固体颗粒物去除的工艺
固体颗粒物去除工艺(二):固体颗粒物去除的工艺 一、固体颗粒物的测量与控制标准 在循环水养殖中通常用总悬浮固体物(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作为衡量固体颗粒物的参数。它主要指单位水体中粒径大于1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的总量。在循环水系统中 TSS 包括鱼类粪便、残饵、生物絮团(死细菌和活细菌)等,这些悬浮颗粒的尺寸从微米级到厘米级范围变化很大。悬浮颗粒物既可直接影响鱼的健康与生长(尤其是冷水鱼),又会增加生物滤池的负担。因此要将循环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固体颗粒物去除工艺(一):固体颗粒物的危害
固体颗粒物去除工艺(一):固体颗粒物的危害 循环水系统中所有的废物几乎都来自饲料。这些废物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未被吃完的饲料和吃完了排泄出来的废物。所有这些废物分别以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形式存在。其中,固态的废物根据沉降特性分为以下两种: 可沉降固体颗粒 粒径大于100 μm的固体颗粒。主要包括较大的饲料颗粒、较大的养殖生物粪便等。这些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相对较快,通过简单的沉淀方式就可以去除一部分。
上一页
下一页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