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避雷针与道路的距离及变电站避雷针的安装方法
一、变电站避雷针与道路的距离考量 关于变电站避雷针与道路的距离,虽然没有统一的固定数值适用于所有情况,但一般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确保避雷针在雷击时不会对道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构成直接威胁;二是保证雷电流导入地下时,不会因地面电位升高而对周边环境产生安全隐患。 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内相关标准(如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在设计时需评估雷电保护区(LPZ)的划分,确保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不包含公共通道。一般建议,避雷针与可能有人员通行的道路边缘保持至少5米以上的距离,以减少直接雷击风险和跨步电压的危害。对于特别重要的变电站或位于雷电高发区域的站点,这一距离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具体数值需依据详细的风险评估确定。


一文告诉你,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质量如何控制
来源:机电安装建造师小课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做好防雷接地的预控工作 做好防雷接地施工的预控是首项基础工作,监理人员必须熟悉设计图纸、电气设计说明中有关供电方式和防雷接地系统。 (1)要仔细地审查设计图纸。不仅要熟悉电气图,还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备布置进行认真分析,要充分领会设计中有关说明,发现设计中的问题。现在许多设计中相关专业设计图纸衔接不清,不按规定协调配合的问题普遍存在,极易导致施工错误。若施工单位经验不足,则极易因工种(序)配合不当而造成施工错漏。最常见的是接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漏焊和作为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尤其是建筑结构转换层,因构造柱(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更易发生.又如各专业管道、线路相互碰撞、相互矛盾的问题已成了施工图多发病等。



我国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体系将有较大变化
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防火分会学术年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李昂教授介绍了我国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展望,意味着未来我国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体系将有较大的变化。 现行工程消防技术标准中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2部,《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GB 55037-2022、《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GB 55036-2022; 国家标准类共计46部,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正在编制的标准7部,包括《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防火标准》;住建部发布的其他消防类标准8项。此外,其他涉及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条文的标准还有600余部,其中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需要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1700余条,带有“严禁、必须、应、不应、不得”要求的条文共21000余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