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环保工程
更多
节能技术
0.5107w
本版块主要对中国低碳发展区域特征与战略方向、怎样提高节能环保效率的讨论,各种节能环保资料等等进行技术交流讨论。欢迎大家踊跃发言,共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订阅
发帖
默认
最新
热点
热评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 氢能是21世纪最大的清洁能源,需求巨大、空间巨大,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方式,是全新的独立能源体系。未来“电+氢”,构成新型能源系统,将带来一场全新的能源革命。氢能是新万亿级赛道,应用范围巨大、需求潜力巨大。直接应用:氢化工、氢冶金、氢建筑、氢交通。间接应用:氢燃料电池发电、氢能转电能,可适用于所有用电场所,替代化石能源。大力发展氢能,短期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投资,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引擎。
氢产业链: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
氢产业链: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 氢是一种化学元素,是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约占据宇宙质量的75%,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 在经济活动中,围绕氢的制取和应用,形成由上游制氢、中游储运、下游用氢构成的氢产业链。 一、制氢 氢气制取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提纯制氢、电解水制氢三种方式。根据生产来源和碳排放量的不同,氢气可以分为灰氢、蓝氢、绿氢三种类型: 灰氢是指通过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工业副产(焦炉煤气、化肥、氯碱)等生产的氢气,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是当前的主流制氢方式。
从可再生能源中储存氢气的 4 种方法
从可再生能源中储存氢气的4种方法 很少有化学物质能像氢一样承载着如此多的希望和抱负。在过去的几年里,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已经从一个全球流行语变成了工业、发电和交通行业脱碳的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随着使用低碳资源的天然气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绿色氢动力经济的愿景面临着许多挑战。除了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外,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储氢。 1.为什么氢能储存至关重要? 氢有可能解决全球到
关于氢能产业发展!两部委最新重磅发言
关于氢能产业发展!两部委最新重磅发言 11月7日,在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深入落实、绿氢应用示范建设与绿氢平价路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 其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副司长任中保讲述了我国将重点从四大方面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了我国氢能产业三方面的情况。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建议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建议 二、面临的挑战 (一)氢能产业链整体成本偏高,尚未突破规模化降本难点 首先,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大规模储运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氢气主要以长管拖车等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运输成本高且效率低,多种零部件和材料尚未实现完全自主可控,致使氢气制备和储运成本较高。其次,氢气产、用空间分布不匹配,我国光伏、光热、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集中在西北、东北等地区,而高耗能、高碳排放且难以脱碳的钢铁、煤化工、水泥等工业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交通工具,大多集中在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与可再生能源制氢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衡。长距离输送能源效率低、能耗损失大,在清洁能源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靠特高压和输气管道来输电输气,工程浩大,且时间紧张,容量不够。第三,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成本偏高。
电解水制氢技术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
电解水制氢技术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 1.电解水制氢技术 根据电解质的不同,主流电解水制氢技术可分为碱性电解水制氢(AWE)[4?5]、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6?7]及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8?9]等。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 1所示[10]。 (1)AWE 技术 AWE 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技术,早在20世纪初便得到应用,是目前最为成熟、经济的电解水制氢技术。AWE技术以KOH、NaOH等碱性溶液为电解质,采用石棉、陶瓷、尼龙等多孔材料作为隔膜,
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多少水
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多少水 有一些误解认为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但事实上氢能是一种比化石燃料更节水的能源生产方式。作为氢能行业领先的研究机构,亚化咨询认为:水的消耗不应该成为扩大生产绿氢的规模的主要障碍。 与当今使用的其他大规模耗水工程工艺相比,生产相同的能量时,氢能消耗的水量不到传统化石能源或核电的一半。 能源类型 耗水量 (L/kWh)
氢能源领域面临的系列挑战
氢能源领域面临的系列挑战 一、概述 在当今社会,能源和交通系统主要依赖于不可持续的石油燃料。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增加50%以上,到2030年达到峰值。为了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干扰,需要减少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GHG)排放。从多样化的能源来源中,工业生产可以大量生产氢气,这可能在能源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当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它会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产生水作为副产品,这被认为是零排放。根据
我国加氢站发展现状综述及问题分析
我国加氢站发展现状综述及问题分析 段志祥,管坚,石坤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摘要:从加氢站工艺设备、标准体系、审批流程、全产业链条及核心技术等方面对我国加氢站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剖析讨论了加氢站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加氢站发展的建议,分析了我国加氢站的发展趋势。 引言 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能源[1],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也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氢站是氢能利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合理布局建设加氢站,可以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氢能产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加氢站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并多以内部试验和测试用途为主,对外运营的加氢站较少,其加注压力一般为35MPa[2]。根据2018年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5年,将会有5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则不少于500座。
氢设施为什么需要QRA
氢设施为什么需要定量风险评价(QRA) 1.什么是定量风险评价(QRA)? 定量风险评价(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简称QRA),是指对某一设施或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频率和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并与风险可接受标准比较的系统方法。该方法综合系统或设备失效频率和失效后果,将风险表征为特定事故后果严重度(如人员死亡)发生的频率,从而对目标设施的风险进行定量描述。QRA可以有效地对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火灾、爆炸和人员中毒等风险进行量化的评估。
氢设施QRA相关规范要求
氢设施QRA相关规范要求 1.规范发展历程 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2009年10月,原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2010年发布的《GB 50516-2010 加氢站技术规范》,是中国最早的与氢设施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之一。虽然在这个标准中并未明确规定QRA方法,但它包括了一些关于氢气加气站的技术条件和安全性要求;2011年8月,原国家安监总局发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定量风险评价首次在政府层面作出明确规定;2013年6月,原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AQ/T 3046-2013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为开展化工行业的定量风险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之后,国家和团体标准中多次出现了与定量风险评价相关的内容,同时与氢设施安全(如加氢站等)相关的国家或团体标准也陆续增多。
电池房氢气告警值介绍和选定
电池房氢气告警值介绍和选定 1、ppm概念 ppm浓度(parts per million)是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经常用于浓度非常小的场合下,与之相似的还有ppb(parts per billion)。对于气体,ppm一般指摩尔分数或体积分数,对于溶液,ppm一般指质量浓度。 GB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中提到: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界限为4%~75%
氢能发展阶段和地位新判断——我国氢能产业体系已基本建成
氢能发展阶段和地位新判断——我国氢能产业体系已基本建成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实现‘双碳’、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氢能开发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零排放的能源利用提供重要解决方案。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氢能产业体系已基本建成。”在日前召开的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新能源(氢能)专场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陶文铨做出上述表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邹志刚也给出类似判断:“氢能就是广义上的储能,在新型能源体系中,氢能将对能源体系的调节和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解水之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电解水之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 一、析氢反应(HER) 水电解是通过施加电流将水分解成氧和氢的过程。氧和氢可以分别在阳极和阴极收集,其中氧和氢的体积比为1:2。水电解的总反应为: 在标准大气压和温度下,电池的平衡电位为1.23 V。根据能斯特方程,这个理论电池电位与电解质的pH值无关。虽然理论值仅为1.23 V,但由于不可避免的过电位,商用电解槽的典型工作电位明显更高,通常为1.7 V至2V
制氢方法比较和氢的用途介绍PPT
制氢方法比较和氢的用途介绍PPT
电解水之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
电解水之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水电解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制氢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双功能电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取得了巨大的努力和突破。综述了非贵金属基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硫族化合物、磷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其中一些表现出与基准贵金属基催化剂相当甚至更好的水分解性能。 大概方向上催化剂的优化策略要从活性位点、内在活性和性能几个方向上开展,具体包括: (1)利用形态学工程以便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
中国储氢系统行业报告氢能产业的关键环节
中国储氢系统行业报告:氢能产业的关键环节 一、储氢系统行业定义 储氢系统是指将氢气储存在特定的设备中,以便在需要时使用。储氢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氢瓶、集成瓶阀、集成压力调节模块、加氢口、储氢系统控制器以及各部分的泄压排氢装置。 二、储氢系统行业分类 储氢系统可以根据储存规模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三种方式。其中,气态储氢通过高压压缩方式存储气态氢,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液态储氢将氢气冷却到
碱性电解水制氢核心材料现状和发展
碱性电解水制氢核心材料现状和发展 碱性电解水技术是历史最悠久、最成熟的制氢工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海内外的大规模绿氢示范项目之中。目前碱性电解槽占据了整个电解水制氢领域超过90%的市场份额。2030年中国电解槽装机量可以达到100GW。但时至今日,碱性电解槽的上游技术仍有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隔膜是电解槽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而复合隔膜也是我国的卡脖子技术。能否把握住此次发展机遇,将看国内企业如何突破电解槽隔膜的技术瓶颈。
氢能产业现状:行业迎实质爆发前夕
氢能产业现状:行业迎实质爆发前夕 氢能行业正向成熟期迈进,位处实质爆发前夕。国家层面政策已定调,今年以来产业持续落地实践、数据持续超预期,产业爆发及高增周期已明确开启,后续绿氢项目招标的密集落地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高增将成为持续驱动力。 电解槽方面:1)布局企业众多,五大四小及三桶油等国家队均下场入局氢能产业,从前两年的几十家到现在的上百家;2)绿氢项目的不断涌现,迄今为止已立项超85GW,至2025年各省市政策绿氢规划量达到100万吨,对应约20GW,当前落地项目仅1GW左右;
申报绿色工厂必看(内含奖励政策)
近年来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对此,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旨在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绿色制造先进典型,引领相关领域工业绿色转型。
解读如何申报绿色工厂及全国各地奖励政策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绿色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绿色工厂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层次,国家级申报评选全流程是由工信部主管,由各级工信部门逐级上报,最终工信部进行评定。
我国清洁取暖发展形势及建议
我国清洁取暖发展形势及建议 谭清坤 唐伟 张煜(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解决弃风弃光及燃煤燃气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京津冀地区率先启动北方清洁供暖工作。清洁取暖是保障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缓解雾霾污染的重要途径,亟需解决煤改电利用率偏低问题较为突出、配套支持政策亟待完善、电采暖技术路径待优化等问题。将北方清洁取暖规划落到实处,最大化发挥政策效用,加快提升清洁电取暖比重。
磷酸铁锂制造生产线废水处理设备工艺技术(3)
磷酸铁锂制造生产线废水处理设备工艺技术(3) 5、氨法处理磷酸铁锂生产线废水工艺技术要点 5.1.氨法磷酸铁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1)磷酸铁合成铁源主要包括还原铁粉、硫酸亚铁、硝酸铁和氯化铁。其中硫酸亚铁为钛白粉生产的副产物,其价格低廉,来源丰富,成为主流磷酸铁生产原料。 2)磷酸铁合成磷源主要包括磷铵盐、磷酸钠、磷酸等。其中磷酸直接与铁盐反应控制难度较大,磷酸钠反应后回收的硫酸钠价值较低,磷铵盐由于其稳定的反应性能成为主流原料。
山西打出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组合拳”
山西打出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组合拳”今年,我省统筹供给保障与低碳转型,加快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建设,在连续两年煤炭产量增幅超过1亿吨、连续3年总产量全国第一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规上企业原煤产量达到6.78亿吨,占全国的29.48%,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出台《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截至6月底,已建成46座智能化煤矿、116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
18省新能源项目配储要求
18省新能源项目配储要求随着风电、光伏渗透率的提高,各省对于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灵活性调节资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根据各省发布的新能源项目名单情况,统计了18省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的要求。1.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3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新建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配建储能规模原则上不低于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的15%,储能时长
上一页
下一页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