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价值视域下的城市更新——现实困境、理论逻辑与治理路径
1 研究缘起 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城市规划学科逐渐向公共政策领域转型。当前,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已从历史、法理和学理角度上得到确立,并被视为一项规范性、政治性活动,涉及价值判断,需强化其公共政策作用和公共价值导向。在我国,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日益突显,然而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规划的公共价值仍显模糊。这种模糊性源于其准确内涵和外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界定,公共价值往往作为一种崇高而遥远的理想出现在规划师的意识中,而这种模糊不清的命题又常常对规划实践造成困扰。公共价值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导向,亦是评估公共治理公共性和善治性的关键准则。因此,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进一步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公共价值问题尤为必要,本研究即为公共价值视域下,对新时代城市更新规划治理实践进行的系统思考。
山地城市社区建成环境的适老性问题识别——基于审计工具的重庆地区实证
0 引言 “在地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出行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下降,活动范围相比年轻时明显缩小,许多日常活动都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社区的建成环境成为“在地养老”的老年人进行活动的重要支撑,其适老性尤为重要。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城市量大面广,居住人口众多。以我国最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市为例,其可建设用地仅为城市总面积的7%,但主城区开发强度已达到48%,社区以极高密度建设于山地地形之上。立体化的地理特征,造成了社区空间形态的多维性、复杂性。在观察与访谈中发现,老年人在山地城市社区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往往比平原城市大得多。例如,山地道路的坡度会放大老年人行走时的安全隐患,尤其对于轻度失能老人,他们的自主活动能力有所下降,却仍有强烈的活动需求,但是地形的限制会严重降低他们的活动意愿,导致他们活动的缺乏,进而带来身体机能的退化,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维持。
双循环背景下城市群的空间重构与规划应对——基于新国家空间理论
2020年,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为“十四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新发展格局既是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有效应对,也是实现全国区域均衡发展、城乡共同富裕的战略调整。当前,已有学者审视发展格局转变下各类地域空间载体的演进过程、转型逻辑和规划应对,但是相关延伸和对话存在3点不足:第一,对“经济-空间”相互作用机制探索不足,未能明确双循环背景下国土空间的发展趋势。第二,当前少有直面双循环转型下城市群空间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第三,空间规划是国家配置空间资源的主要手段,双循环转型下空间资源配置的理念和策略需要整合到空间规划编制中才能有效落实。这制约了特定地域空间载体应对双循环转型的方针建构,也限制了空间规划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完善。
生态矩阵,呼吸网亭
历史上,疫情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尽管经历了痛苦,但我们也为城市赢得了坚实而健康的基础。近期的COVID-19疫情将生态问题直观地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认识到城市绿地的价值。首尔森林作为首尔的标志性景点,从一片赛马场转变为城市的生态公园。“生态矩阵,呼吸网”是我们对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园设施的建筑回答。 在以人为中心的世界里,局部的内容只是整体的一个工具。然而,在生态世界中,一个部分可以扩展到其他部分,即使它们并不属于同一个整体。在生态世界中,一个细胞变成材料,材料变成细节,细节扩展成结构,集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城市。在木材中,纤维和细胞的复杂体遵循同样的规则。组件成长为单元,然后形成自己的形态。“生态矩阵,呼吸网”也是基于生态世界的这一原则而建成的——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
深圳市碧榕湾幼儿园改造
2022年初,我们作为最年轻的设计团队之一,参与了深圳市南山区组织的“百校焕新”行动中碧榕湾幼儿园的改造设计。在短短40天暑假内,幼儿园完成了全部施工,并实现了空间形象脱胎换骨般的转变。 弹性策略:渊图远算 “百校焕新”的项目兼具“校园”及“改造”两类设计的难点,既受限于暑假短暂的施工周期和建筑规范的严格要求,又受限于原有建筑的空间和结构现实。而疫情又令我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无法前往深圳踏勘,仅能依靠残缺不全或与现场不符的原始图纸和大量照片视频来了解基地信息,因此我们在项目启动初期便意识到,必须在设计策略层面综合预判各类限制前提和施工困难,精准找出可供建筑师发力的设计点,并预留充足的方案弹性来应对现场数据误差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四两拨千斤”式的设计逻辑和手法来化解异地改造项目中饱含的不确定性。
城市近郊型科创城创新空间组织模式与实践
0 引 言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并不断向基础研究倾斜,为了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赢得优势,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过持续的积累,我国科技发展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随着科学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我国步入“颠覆性创新、源头创新逐渐涌现”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一些活跃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城区开始涌现,如主要结合知识创新源的科研优势和市场需求进行产业空间布局的科创城。我国大部分的科创城位于城市近郊区域,如何实现近郊区域的生态价值转换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相互协调,是打造城市近郊型科创城的关键。本文以城市近郊型科创城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创新空间组织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以期能为科创城的规划建设提供思路。
大城市经济适用型养老设施配置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龄化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提出“老年友好型城市”的概念,并于2007年颁布了《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指南》;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首次将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根据国际标准,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而深度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我国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在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的背景下,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和老年公共服务设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服务;党的二十大提出“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因此,探讨合理的养老设施配置方案、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是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的重点。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响应
0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正深刻影响着劳动力、金融市场、住房、交通、社会保障、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等各领域。根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6%。老龄化问题也将从最初的欧美发达国家蔓延至世界各国。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已引起政府、学界、企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被屡次提出,该战略已成为国家层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等要求,为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和管控优化路径——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名胜区相关政策的演变 2019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若干意见》明确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基础,自然保护地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规划。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编制需在空间规划编制规则的指导下,衔接“三区三线”划定和各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年8月,考虑到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过程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将风景名胜区单独列出,风景名胜区体系暂时予以保留,在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中暂不考虑风景名胜区。2022年7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办公室关于做好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的函》中明确,在风景名胜区体系予以保留的前提下,正式启动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工作。在此背景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风景名胜区调整优化工作逐步开展,这意味着作为专项规划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修编工作也将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