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的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是非洲大陆开工建设第一座现代化斜拉桥,也是当前非洲大陆已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大桥设计独特,外形美观,线条流畅,主梁为钢混结构,主塔采用漂亮的钻石结构外形,由底部向上延伸呈弧形逐渐打开,至塔顶又合为一体,其造型具有“胜利之门”、“理想之门的寓意”。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在设计过程中,传统的二维设计很难满足施工方和业主需求,而BIM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遇到的难题。
摩洛哥的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是非洲大陆开工建设第一座现代化斜拉桥,也是当前非洲大陆已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大桥设计独特,外形美观,线条流畅,主梁为钢混结构,主塔采用漂亮的钻石结构外形,由底部向上延伸呈弧形逐渐打开,至塔顶又合为一体,其造型具有“胜利之门”、“理想之门的寓意”。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在设计过程中,传统的二维设计很难满足施工方和业主需求,而BIM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遇到的难题。
结构设计应用BIM技术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由法国建筑师主导确定,为使桥塔在山谷中达到挺拔、雄伟的建筑效果,采用空间双曲面的混凝土桥塔,在立面上呈梭形。塔柱在顺桥向和横桥向均分离,分为4肢,各肢柱在下塔柱通过混凝土裙板连在一起,塔柱中部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横梁,使塔柱与桥面板在该部位固结。桥塔截面从塔底到塔顶一直都在不停地变化。由于桥塔为4肢空间曲线模型,如果采用传统的二维设计,不易将结构表达清楚,也很容易出现尺寸错误。
因此,采用BIM技术设计桥塔。项目初期,投入大量人力建立全桥和桥址处地形地貌三维模型,直接应用于混凝土浇筑模板设计,实现了“头脑三维”→“数字三维”→“施工三维”的直接转化。
BIM模型二维出图
虽然在混凝土模板制作过程中实现了“数字三维”→“施工三维”的直接转化,但在设计过程中,仍有“二维图纸”存在,其作用只是用于图纸的审核和校对,并不对施工和设计产生直接影响。且大部分二维结构图直接由软件中的工程图模块绘制,使二维结构图和三维模型实现关联。在设计过程中,只需对设计表中的参数进行修改,二维工程图也可随之自动修改,同时在二维工程图中增加阴影渲染,提高二维图的可读性和识别性。
钢筋工程设计应用BIM技术
摩洛哥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设计中为了方案的美学效果,构件尺寸十分轻巧,塔高将近200m,大部分塔肢壁厚仅65cm。因此,桥塔配筋率较高,塔肢分叉的L5节段配筋率更是高达400.49kg/m3,且横桥向还有预应力管道。因此,钢筋之间的碰撞、钢筋和预应力管道的碰撞问题十分突出。
设计中,采用由BIM软件绘制精确结构图,导入AutoCAD中进行二维钢筋图绘制,钢筋长度、直径、弯曲半径、弯钩形式、弯钩长度等均按照真实尺寸绘制,避免钢筋碰撞问题。对于大部分构件,二维设计能够满足业主要求,但在某些复杂部位二维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借助三维工具。通过自主开发的生成三维钢筋笼的插件,输入绘制好的二维钢筋图,生成三维钢筋笼,检查钢筋碰撞问题。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碰撞,调整钢筋的形式和位置,提高施工效率。
钢锚箱设计应用BIM技术
作为斜拉桥主要受力构件的斜拉索,其锚固点定位精确性对全桥的受力十分重要。为提高锚固点定位精确性,桥塔锚固区方案最终采用钢锚箱方案。项目每个桥塔有20对斜拉索,全都锚固在塔顶锚固区约24m高度范围内,使斜拉索间距较小,斜拉索最小中心间距达935mm,扣除斜拉索索导管直径后,斜拉索净间距仅为390mm。因此,钢结构加工制造时,焊枪操作空间十分有限。
为了保证钢结构加工制造精度,建立钢锚箱三维BIM模型,利用BIM模型直接出图,且工程图中二维图视和三维图视相结合,使钢结构制造单位能更合理地安排钢结构的安装顺序和焊接顺序,提高了制造加工效率。
减少工期,降低成本。
由于斜拉桥的造型比较复杂,BIM技术使得平面图纸立体化,赋于其空间感,让人直观的看到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地方在施工前进行优化,避免施工后返工浪费。 通过BIM软件的BOM表功能对模型属性进行统计,可以很方便得出桥塔每个节段和整个桥塔的混凝土工程量;借助BIM技术,在三维建模时通过参数化建模,很容易得到所有锚槽和锚块的尺寸;通过BIM技术可能精确计算出现场的土石方量。
我国的桥梁技术很发达,在国外建过不少著名的桥梁,下面看图文介绍,猜桥梁名称,看看你能猜对几个。
这座桥2013年9月建成通车,连接的旧金山和奥克兰,全长2.88公里,是世界桥梁史上“难度最高、跨度最大的单塔自锚抗震悬索钢桥”,是由振华重工承建。▲
2014年3月建成通车,连接槟城和马来西亚大陆,全长22.5公里,目前是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由中交集团承建。▲
2015年5月开工,预计2018年完工,全长5915米,包括一座2680米长的跨海大桥,是文莱首座跨海大桥,由中交集团所属中国港湾公司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