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考试经验分享及备考建议一、考注册岩土的动力二、注册岩土考试特点三、我的注册考试经验四、备考建议一、考注册岩土的动力1.提升专业水平 2.职称、晋升和薪资优势 3.增强自信心,更有底气 4.虚荣心 5.GK
注册考试经验分享及备考建议
一、考注册岩土的动力
二、注册岩土考试特点
三、我的注册考试经验
四、备考建议
一、考注册岩土的动力
1.提升专业水平
2.职称、晋升和薪资优势
3.增强自信心,更有底气
4.虚荣心
5.GK
二、注册岩土考试特点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分为两天进行,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内容全部为选择题, 上下午各 40 道单选(每题 1 分)和 30 道多选(每题 2 分),不写解题过程,共 200 分。第二天为专业案例,需写解题过程,上下午各 25 题,每题 2 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两天均为上下午各 3 个小时,两天均达到及格分数(120+60)为通过。
☆岩土工程勘察(8 题)
勘探与取样、岩土测试、土的性质与分类、岩石的性质与分类、地下水勘察、公路、铁 路勘察
☆浅基础(8 题)
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变形计算、地基稳定性计算、扩展基础设计
☆深基础(5 题)
桩基承载力计算、桩基沉降计算、桩基承台计算
☆地基处理(6 题)
基本规定、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压实与夯实、复合地基、注浆加固、微型桩
☆边坡(6 题)
岩土压力计算、边坡稳定性、重力式挡墙、锚杆、土钉和加筋土挡墙
☆基坑(4 题)
水平荷载计算、支护结构稳定性、基坑渗流稳定性、基坑降水
☆特殊土和不良地质作用(7 题)
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冻土、红黏土、风化岩、填土、混合土、岩溶、滑坡、 崩塌、泥石流
☆地震(4 题)
场地类别划分、液化判别、设计反应谱与地震作用计算、地基基础抗震、地震土压力计算
☆岩土工程检测(2 题)
建筑基桩检测、建筑地基处理检测2018 年注册岩土考试命题组组长换帅,北勘院副总工杨素春接班武威,专业考试规则变化(案例 30 题选 25 题变为 25 题必做),考试风格变化(“三从一大”),题目灵活度和难度较往年就较大提升。刚刚结束的 2019 年注岩考试,专业知识难度正常,专业案例与去年相比较:上午考察知识点较偏,下午回归正常,总体难度比 18 年略低,尤其计算量要小很多。预计这个命题风格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考生要有所准备。
众所周知注册岩土考试案例是大头,得案例者得证书,近两年专业案例题特点分析如下:
⑴本届出题组比较偏爱出工程地质手册、公路、铁路、水利等偏门知识点,从 19 年上午题目明显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⑵题目计算量和拐弯增加了,能够一步计算到位的题目减少,很多题目在常规计算基础 上会加多一个弯。
⑶更加注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考察,不用思考直接套公式的题目大幅减少。
⑷偏向岩土实践和实际工程项目出题,有利于真正从事岩土实际工作人员。比如
19年上午第 3 题
注岩考试难度现在是真正上来了,而且很可能要稳定这个难度相当长时间。本身考试内容就很广,如此之多的规范每年都会有几本新增、更新规范,能考查的知识点太多了,加上出题风格方式的变化。广大考生需要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应变能力、拓展知识面, 构建整体知识框架,深挖新规范、手册内容,改进丰富题型,与出题组思路全面接轨,真正做到理解知识原理、灵活运用。
三、我的注册考试经验
1.注册考试经历
☆岩土、结构基础考试
2014 年小硕毕业,岩土工程专业,进入现单位工作,在学校读书时就听说了注册岩土
工程师证书,研二上学期也就是 2012 年参加了注岩基础考试,当时班上 80 的同学都参加了,准备时是买了人教社的培训教材,上下两册,看了半个月不到的样子,成绩是 142 分。2013 年快考试报名时在办公室听师兄说结构考试的事,正好前一年有个师兄通过了,建议我报下基础,在这之前不知道勘察设计类不止有岩土,于是跟着报了名,考试前一个月左右, 公共基础用的是考岩土基础的书,专业基础在网上下载了个叫一注结构考试必过 1500题电子版做题,成绩是 158 分。现在回头想来,其实挺庆幸当时读书时把基础过了的。
☆一级建造师
2015 年想着考岩土专业考试,但年限不够,本科证书报名 4 年正好可以考一建,于是 6月底就买了一建的书,因为 16 年就要考岩土了,所以当时想着一次过了,要么后面也不考了,工程经济和实务是按教材复习的,法规和管理主要就是做真题,最终结果还可以,实务 低分飘过。
☆岩土专业考试
2015年年底买齐了规范,土力学上学时用的清华版的,土力学复习当时是看了清华张丙印的视频,辅导书我当时用的于海峰老师的,现在参加考试的同学们可能都没听过,当时于老师的书有三册,第一册大部头的知识点讲解,第二册是按知识点分类的真题,第三册是按年份分类的真题。
最开始我是按逐个知识点复习的,1 月初到 3 月底,一个半月看完的,一看真题还是一脸懵,感觉这样效率很低。于是我改变了策略,开始试着做题,不会做对着答案看教材和规范条文,3 月底到 5 月中旬,两个月时间过了一遍,大致了解了注岩考试的考察范围、考察方式和试题难度等。5 月中旬到 6 月底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又把知识点过了一遍,这次带着真题的概念去学习知识点效果好很多,意识到土力学特别关键,又过了一遍土力学,期间一直 在做真题,按照知识点做。7 月到 8 月中旬开始按年份做真题,做了两遍案例和一遍专业知识,第二遍意识到问题就是不会做的依然不会做,最后半个月把易错的题做多遍,09 年以后的题又做了一遍,间隙中通读规范尤其是以往未考察的条文,9 月 3 号考试,第一次考试确实缺乏经验,按照顺序做题,有些题死磕了,最终后面有些简单题未做,最终案例成绩72 分。
☆结构专业考试
有了岩土的经验备考和考试中都从容了许多,劣势就是结构基础很差,除了地基基础部分,17年双 11的辅导书和规范,这次复习开始就是直接从二级真题切入的,刚开始很吃力,尤其钢结构,说实话很煎熬,什么平面内、平面外晕死,完全没概念,硬着头皮坚持过了一遍,再去看规范好一些了,但还是不够,于是又来一遍,这一遍结束差不多 5月底了,真的很着急了,好在这次有经验了,就是过真题的时候在规范上做好笔记,第二遍过的时候效果好多了。6 到 7 月份精读规范,完善笔记,同时开始真正意义上做第一遍真题,这一次觉得比之前好很多了。8 月到 9 月中旬做第二遍真题特别是最后几套题做题的感觉就不错了, 9 月中旬到 10 月上旬又把一级刷了一遍和二级 11 年以后的题刷了一遍,好在那段时间单位不怎么忙,这次还有个优势,就是错题标记的比较到位,错了几遍的分开标记,最后半个月总结错题,复习常考点、易错点,熟悉规范目录结构及其他条文,最终案例成绩是 59 分。
2. 总结
☆土力学必须过关
☆真题切入是捷径
☆精读规范做标记
☆屡做屡错需注意
☆做到真正理解弄懂
☆常规考点熟悉程度》难题、偏题
四、备考建议
1.目标
有信心有决心,誓要一年通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2.备考资料
⑴土力学、基础工程教材:土力学作为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的基础,土力学过关考试通过的前提,建议购买清华大学李广信主编第二版教材;基础工程一般可不单独学习,考察内容一般在浅基础和深基础规范学习中已包含,故基础工程教材可不买,准备电子版即可。
⑵规范:以 2019 年注册岩土考试大纲指定的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其中部分规范 2020 年预计会采用更新版本,所有规范纸质版必须买齐,法律法规在考试前买合订本即可。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已更新《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已更新《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19 J124-2019)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已更新《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1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已更新《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已更新《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
已更新《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9)
⑶手册: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必买,每年都有出题,2019 年考试也多次考察该手册中知识点;另桩基手册、地基处理手册及铁路工程地质手册除平时工作常用外,不强制购 买,准备电子版作为工具书备查即可。
⑷历年真题解析与空白卷:真题对于考试的价值不言而喻,吃透真题对于通过考试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后续峰源教育岩土培训团队将为大家提供高清真题空白卷及权威解答。3.备考策略
大家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经历了无数次考试,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但注册岩土考试作为执业职格考试与大家以往熟悉的考试有有所不同,考试涉及的内容从广度到难度都前所未有,且由于边工作边学习,时间上和学习连续性上均不能保证。建议大家从现在考试就准备起来了,每天保证不少于 3 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每个人的具体工作性质、作息习惯有差别,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越早复习通过几率越大,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
注册考试考查两个点:知识面宽度+熟练程度
①夯实土力学基础,土力学必须过关,土力学考试前至少过 2-3 遍。
②浏览真题+翻看规范对应条文建立碎片化知识点印象。 比如 19年上午第 1题:
③跟随规范精讲班进度系统学习规范,在规范上做好笔记,构建自己的较为系统的基本知识体系储备,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④按知识点做第一遍真题,进一步熟悉理解规范和解题基本方法,第一遍不必刻意控制 时间,以弄懂原理和解题思路为要。
⑤真题班开课前做完所有真题最少一遍,并对错题和不理解的处做好标记,根据真题班 课上知识点的梳理,加强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注重对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深入理解。真题班会补充以前未考察或结构考试已考察的相关真题或模拟题。
⑥真题班结束前利用较为完整的时间进行第二遍真题的模拟训练,需严格控制时间,训 练熟练程度和解题速度,做后对错题进行加强,对规范标注进行完 善。
⑦最后一个半月集中刷题,训练做题感觉和速度,并自己归纳总结。
⑧冲刺班理清知识框架,总结过往重难点、易错点,准备迎接考试。
4.如何看待做错的题
⑴题目看不懂,看完题目压根不知道考的哪些条文,不理解来龙去脉。
⑵找到条文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用。
⑶题目涉及多个条文,比如有特殊情况的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等。
⑷知识点会,但是时间关系,眼睁睁看着没空做。
自信+方法+努力,2020 可期!
峰源注册岩土专业考试交流群:72156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