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因为其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大、能承受较高的温度和压力,被广泛运用于石油化工行业。本文针对固定管板换热器,按照多跨支承模拟计算了换热管的轴向应力分布情况,给大家做扩展换热器知识面的参考借鉴。
以如图1某型换热器为例,其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换热器壳程机构示意图
表1换热器参数
考虑换热器模型较大,折流板较多,如果采用整体建模进行固有频率计算较为困难。因此采用简化整体模型计算其换热管轴向力,并通过换热管简化模型与轴向力计算换热管的固有频率。
由于主要计算换热管的轴向应力,因此将折流板、管箱、接管等影响较小的部件在建模时都不予考虑,并且由于不计算管板的应力强度,因此不需要考虑换热管开孔对于管板的削弱作用,可以采用壳单元Shell81对管板进行简化建模。同时考虑换热管较长,采用梁单元Beam189对换热管进行建模,在管板与换热管连接处采用节点耦合的方法进行连接。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有限元模型
图4 换热器网格
由于换热器管壳程温差应力是引起其轴向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计算时不考虑换热管因管壳程压力差引起的轴向力。根据换热器工艺参数,其管壳程温度差最大可达到80℃,因此在计算时在换热器管程施加80℃温度场。由于换热器管
壁厚较薄,因此不考虑换热管壁厚方向的温度差。
换热器计算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模型计算参数
换热器支座一端设置为全约束,另一端释放换热器轴向(UZ)方向位移约束。
图5 换热器轴向应力图
根据图5可知,换热管最外圈轴向压应力最大,为-86.478MPa。随着换热管位置不断向换热器中心靠近,其轴向应力逐渐由压应力逐渐变小,最终变为轴向拉拉应力。在中心位置的换热管承受24.0403MPa的轴向拉应力。这主要是由于换热管边缘处由于筒体的强化作用,其刚度较高,不易变形,随着位置逐渐向中心靠近,其刚度逐渐降低。
版权声明:制冷空调换热器联盟编辑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删除。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采暖供热
返回版块20.38 万条内容 · 58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墙围装饰板水暖与传统暖气片谁更适合有小孩家庭供暖?有小孩的家庭装暖气重点要考虑什么?这类家庭在各方面必然都是要以孩子为重的,暖气安装上也会更多考虑孩子的需求。比如会重点考虑安全性、是否健康环保,采暖舒适度是否足够高等等。针对有小孩的家庭在暖气安装方面要重点考虑的这三点,比较薄型墙围装饰板水暖和传统暖气片来看,还是薄型墙围装饰板水暖更合适一些,更有利于为小朋友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家居环境: 薄型墙围装饰板水暖专门针对传统暖气片不足设计,给小朋友更温馨的呵护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