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亿交通项目投资加紧建设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网 8月28日,在北斗卫星系统指引下,深中通道E3管节,经出坞、浮运、系泊、沉放等工序,首次挺进20米以下深水区,顺利完成对接,标志着广东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进程加速迈进。通过北斗智慧工程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内部生产关系的转型升级,完成与“互联网+”社会生产力的和谐对接,还能进一步释放企业员工的创新创效活力,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六千亿交通项目投资加紧建设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网
8月28日,在北斗卫星系统指引下,深中通道E3管节,经出坞、浮运、系泊、沉放等工序,首次挺进20米以下深水区,顺利完成对接,标志着广东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进程加速迈进。通过北斗智慧工程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内部生产关系的转型升级,完成与“互联网+”社会生产力的和谐对接,还能进一步释放企业员工的创新创效活力,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据悉,今年至2025年底,广东省将加快建设重大交通工程项目,新增投资约6100亿元主要用于组织实施珠三角地区干线扩容、跨江跨海通道和出省通道等重大项目,逐步建成覆盖海陆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强化“一核一带一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通道支撑。
从信息化发展角度看,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已使智慧工程建设具备信息基础和产业基础;同时,不断提升的工业设备智能化水平,也为智慧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但纵观诸多工程的信息化或智能化建设,均存在不系统、不全面、不统一,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数据碎片等问题。因此,深入推进智慧工程实践必须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两者理论关系,采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两轮驱动模式,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保障各业务数据量化和集成集中共享,统一决策平台和管理智能协同。
"天玑科技智慧工程"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行业具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它通过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各种传感器、数传终端等物联网手段获取工程施工过程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保证数据安全,并用北斗定位系统和BIM技术对工程进行精确设计和模拟,减少施工失误和重复施工。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通过手机,报警器等终端把重要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改善工程质量。
201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一核即珠三角地区,一带即沿海经济带,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交通是打通区域间要素流通、平衡发展的基础。随着粤西地区融入高速铁路网,珠三角与粤西地区在交通发展上不平衡、不同步的格局被逐渐打破,时空距离也大幅缩短。
今年7月1日是江湛高铁开通两周年之际,岭南控股广之旅粤港澳游总部常务副总经理苏颖珊表示,江湛铁路自开通以来,极大推动江门、茂名、阳江、湛江4市旅游经济发展。在江湛铁路开通两年后,广湛高铁、深江铁路陆续开工,粤西地区正逐步迈进珠三角2小时经济生活圈。
打破不平衡交通发展格局,也为广东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如今,沿着清远阳山县的“四好农村路”,阳山鸡、梅花猪、东山腐竹、七拱米……各类瓜果蔬菜等阳山特产可直达珠三角市场,累计带动群众增收900多万元。
“四好农村路”打通了农村“出”与“进”的“双向道”,缩短了城乡间的距离。
今年5月,《广东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方案》正式印发,进一步提速加码“四好农村路”建设发展。今年,广东省要全面实现全省砂土路约14804公里清零;全面打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公路约393公里;全面完成通村组硬化路建设约3155公里,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全面完成珠三角核心6市通建制村至少一条双车道公路改造约22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00座。
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成为延伸“一核一带一区”资源互联的“加速带”。
高层次打造海陆空交通立体互联网络
打开《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广湛、合湛、深湛、张海、湛海5条高铁犹如5条巨龙,经由多个重要交通节点汇聚湛江。事实上,不仅是地面交通,湛江加快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制定“56811”规划:规划5条高速铁路、6条高速公路、8条高速支线、1个新建的国际机场、1个深水港口,通过实施综合交通规划,打造海陆空立体化现代交通体系,支撑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
“过去各种交通方式是相对独立发展,现代化交通体系强调整体规划、协调管理,各种运输方式立体互联上升到新高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欧国立表示。
今年6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提出到2035年,实现广东省高速公路里程达1.5万公里,主要综合交通枢纽和重点景区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全省主要港口、民航机场、铁路枢纽15分钟进入高速公路,90%以上乡镇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
网络布局更合理、覆盖更全面、功能更完善、运行更可靠的高速公路,将有力推动海陆空交通立体互联,打通“一核一带一区”的要素流通动脉。
7月,《民航局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提出要完善以大湾区主要机场为核心,汇集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码头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更加便捷的联运服务体系,不断丰富联程联运产品。欧国立认为,立体交通的发展,将从更高层次上助力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同时还能带动智慧交通、共享交通等多个行业迎来利好。
高科技智慧出行助力畅通双循环通道
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首要是畅通通道。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交通中的应用,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技术支撑。6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在高速全线收费站设立ETC快速服务点,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实现今年年底ETC通行成功率达到99%以上。
ETC的广泛使用,将通过搭载5G、拓展场景等,推动广东开启智慧交通新纪元。据测算,ETC通行收费站效率至少是人工收费窗口6倍以上,不仅有利于提高高速通行效率,还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
广东省高速公路ETC门架的安装推进,或将带动5G基站安装落地。据广东省交通集团透露,目前广东高速公路正在安装的ETC门架已为5G基站安装做好技术预留。ETC门架与5G基站相结合,不仅将为广东建设5G基础设施节约成本,同时为未来基于5G技术的智慧公路应用提供基础条件。
8月5日,在转场运营16周年之际,白云机场宣布推出重磅服务新举措——“OneID”服务,旅客注册授权后可实现“一张脸”通行机场。这项服务以旅客面部特征信息作为核心,将旅客身份信息与出行信息相结合,为每位旅客建立信息数据库,“一张脸”成为出行全流程唯一识别标识,不仅有效保证安全,还能减少证件查验次数,大大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和通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