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冯纪忠和他的方塔园—我知道了那个冬天他不落泪的原因
无邪的小摩托
2020年11月17日 14:32:29
只看楼主

收录于话题 本文来源自 《公共艺术》杂志 景观生 (ID:collegebox)编辑整理 与古为新:冯纪忠和他的方塔园 作者/翟明磊 冬天是否过去?他问自己。这是何等漫长的冬天 。 老友傅雷让他到家里,设计一个玫瑰花架子,没过几个月,傅雷和夫人批斗后双双服毒自尽。



本文来源自 《公共艺术》杂志

景观生 (ID:collegebox)编辑整理


与古为新:冯纪忠和他的方塔园


作者/翟明磊


冬天是否过去?他问自己。这是何等漫长的冬天

老友傅雷让他到家里,设计一个玫瑰花架子,没过几个月,傅雷和夫人批斗后双双服毒自尽。

林风眠与妻离婚坐在牢里,没人给他送牙刷毛巾。狱警问你外面还有谁,林风眠沉默良久,说“只有冯纪忠”。从此无论多困难,冯一家始终照料这个牢中人。

他被戴上道士帽,游街批斗,被踢伤了,香港衬衫被泼上各种颜料,全身洒满红墨水,红卫兵让他不许脱掉坐公交车回家,那一个小时归途真漫长,邻居友人惊恐的眼睛,躲避着“妖怪”。

“头号反动权威”“大毒草”被关押了,看守的大汉们在他面前推搡女儿冯叶,13岁的女儿浑身发抖,送来的棉被洒了一地……表哥两次自杀最后扑了电闸,妻弟自杀了,弟弟冯纪宪拉着车活活累死在劳改路上。


这是何等漫长的冬天!在这个冬天里,他老去,却不曾流下一滴眼泪。

很多年后,他轻轻提到那个冬天不落泪的原因。

“我,有自己的信念。”

冯纪忠是谁?他是被称为“北梁南冯”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他筹办了同济大学建筑系,1956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那时全世界只有四个大学有这个专业,莫斯科都没有。

他做了国民党的南京都市计划,他做了共产党的上海都市计划。他曾设计过人民大会堂……大师陈从周,金经昌是他老部下,阮仪三是他学生。

这是一个敢于说不的人。当年,他反对苏联专家对上海发展“摊大饼”的莫斯科模式,主张上海要保留老城区,有机地发展,八十年代上海老城区能留下来,他是功臣。

直到陈良宇用拆迁毁了老上海,他一气之下定居美国。他反对当年人民大会堂的方案,说这破坏了天安门传统格局,而且是老掉牙的东西,落后欧洲200年。


因此他被批斗得很惨。梁思成在北京保城墙,他在苏州奋力阻止拆古城墙:“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墙,春秋时就有的城!”——没有人听他的。

他留下了八个字“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他的弟子阮仪三一生在实践这八个字,保住了平遥和周庄与无数古村落。

他是个生死与共的友人,更是赤子,诗人。

即使在冬天里。

他的一生,学的是现代建筑,信奉的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多数的建筑方案都被政府否定了。

没有人理解他。他一气之下不做设计师,去创办同济大学建筑系,他要从培养学生开始来培养中国现代建筑现代规划的大军。

他做到了,当了六十二年系主任,学生遍布各地规划局,成为保护老城的骨干。

1956年后,冯纪忠完全实现了自己想法的建筑只有两个,一个是杭州花港观鱼茶室。刚建好,就被批判为复古的腐朽建筑,拆掉了房顶。


还有一个便是松江的方塔园。

我们来说一说方塔园吧。

冬天是否过去,没有人能肯定,但春天似乎来了。

1978年,冯纪忠摘掉了各种反动的“帽子”。

上海市政府要让他设计松江方塔园。此时方塔恰象冬天的残景,只有宋塔与明代照壁孤零零地耸立着,边上是大片大片的荒地。总面积有11平方公里。

而这本来是唐宋松江府中心,县府,城隍庙与兴圣教寺所在地,唐代市河穿越而过。经过日本人大轰炸,成为积瓦堆砾的焦土,文革人心惶惶,更成旧市区狐兔出没,茅草吐月的弃地。

那时,还没有“都市更新”这个时尚名词,人们寄希望于冯纪忠的是一个能容纳一定游客的现代公园。

林风眠出狱后头也不回离开了伤心的故国,带走了冯纪忠的女儿。冯纪忠留下了,为了方塔园。

冯纪忠意识到这也许是自己一生中最后的大作品,他要狮子搏象一样完全按自己意思完成它。

你可以说他是任性的。哪个诗人不是任性的呢?何况他已68岁了,岁月留给他的机会真的不多了。


不久就出事了。

方塔园开工没多久,一封封控告信,批判信飞到了上海市长们的案头。

“冯纪忠要在方塔园里全部铺上石头,不准铺一点水泥,这是典型的铺张浪费的资产阶级思想。”

“冯纪忠建的北大门象封建道士帽,屋顶极大,柱子极细,根本抗不了台风,应当停工,推倒重来。”

“冯纪忠说要让树木自由生长,全部树木不做任何造型,没有纪律性。”

冯纪忠,冯纪忠,冯纪忠!这么多告状信,大大小小会上还有人专门攻击,北京来的背景深厚的所谓“专家团”对冯纪忠也是不留情面的批评。

怎么办?当时上海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倪天增对钱学中说:“走,实地看一看。”

倪天增与钱学中分别毕业于清华与同济建筑系,是内行。

他们匆匆来到刚刚建好的方塔园北门工地。

钱学中还记得当时看到北门第一眼的震惊“完美无缺!”


“我们没想到这样一个宏伟的压得住全园气势的歇山顶大门竟是用最普通的工字钢,角铁,钢管做成的,这些东西工地上可以说在废料里都可以捡来。”

冯纪忠用现代建筑力学设计让最普通的柱子牢牢支撑起大屋顶。既如此现代又这般传统。

钱学中至今回想起来仍轻轻叹了口气:“完美无缺!相比现在的建筑花里胡稍,有钱啊,不需要花钱也要堆上去,没什么稀罕,有了钱以后你什么都可以做,但不一定做的好!象方塔园北门才是建筑师应该去追求,创造的。”

倪天增同样被折服了,他说:“现在冯先生一定心情很沉重,我们去他家里看他。”

两个副市长很聪明,他们到冯纪忠家中只谈上海旧城改造,不谈闹得沸沸扬扬的匿名信,等于表示没事了。两位副市长对冯纪忠说“您发挥您的才华,将您的构思完整实现出来!”

对于方塔园,冯老确实有自己独到的想法。

四个字:与古为新。


“与古为新,为是成为,不是为了,为了新是不对的。它是自然的。今天的东西与古代东西在一起成为新的,与古为新,前提是尊古,尊重古人的东西,能够存真,第二要韵及,让方塔在全园散布韵味。”

原来冯纪忠有野心要把方塔园建成一个宋代精神的现代园林。

“宋的政治氛围相对自由宽松,文化精神普遍追求个性表达,我要与这种精神共鸣,借鉴。”

“北宋南宋是写自然,写山水精神,到了明清开始写意,苏州园林是写主人自己的意,这是园林发展的历史。以宋塔为主体,通过大水面,大草坪,植栽组织传达自然的精神。与古为新的古不是完全的宋,但精神是宋,我要让这种精神在全园流动。”

所以冯纪忠才决定园中所有植物不做人工造型,全园不许出现水泥地,这些高明之处,当时人们哪里听得懂。


冯纪忠的气质被人们形容为“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又是坚韧不拔的。”他待人温和,又善于坚持。他已在创造上苏醒过来,或者说他从未睡去过。

方塔园有了市长的尚方宝剑,继续开工,一边开工,一边关于冯纪忠种种怪事不停传出来。

1982年,工程第一期建成后,人们涌进方塔园,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看法,一种是以专家与当时开明的知识分子,老百姓为主,大声叫好。一种则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人,种种污水泼来。冯超前太远了。

其中争议最大的是,进入正大门东门后,迎面是长条而有禅意的月门,以示迎客之意。游客心一下子与园外马路喧闹隔开了。向右转后,经过郁郁葱葱的古木群,人们进入了冯纪忠设计的独特的堑道。

整座园子,冯纪忠打破惯例,没有造一座假山,反而建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堑道,人们进入堑道,静谥幽深,仿佛进入了历史的隧道。

阴凉扶疏的树木在堑道上摇曳,曲曲折折的壁墙上长着青苔,冯纪忠对大石块间的缝精心计算,保证缝中不长出荒草。保持景色纯度。

堑道原是中国古代战场的建筑,用在这里匠心独具。


冯纪忠是个诗人,他推崇柳宗元真正懂得风景奥妙。

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提出风景是“旷奥之理”:“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旷:敞亮,开阔,在空间为敞,感受为旷,在情为畅,在意为朗。旷者动,贵在动中有静,即所谓定感。旷给人们带来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而奥:斗折蛇行。奥者静,贵在静中寓动,有期待,推测向往,重要的是在出口上的设计,闪闪烁烁,让人向往,期待。

堑道正是冯纪忠对柳宗元“奥景”的实现。刚进入方塔园的游客不能让其一览无余。引人入胜,莫过于“奥”,进入堑道,清幽斗折蛇行,地面起伏,两壁弯折,一下子让游客进入静谥中。

远处似乎有隐隐约约的出口,人们在静抑中又有好奇的探寻。一旦走到堑道尽头,正前方是雄伟的清代上海妈祖庙,而左前方是开阔的方塔广场,人们的心情一下子开朗畅亮起来。这种心理变化是风景感受的巧妙对比安排,使游客的总感受量变得丰富。

整个堑道风光正合了冯纪忠喜欢的王安石一首诗:

山山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
二十里松行尽处,青山捧出梵王宫。

人们不禁要问,冯纪忠不是现代建筑家吗,怎么会从这么古老的建筑形式获得灵感?

原来,世界现代建筑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包豪斯流派,强调功能性,要和传统完全绝裂。一个是维也纳工业大学派,讲究是现代建筑与传统融合。冯纪忠正是毕业于维也纳工业大学,深受老师们的影响。

维也纳工业大学建筑系教学很有意思,首先强调技术基础,再强调历史基础,最后才是设计理念。

建筑系学生必须会自己打花岗岩,打出笔直的线条,学生们手握钢钎,敲打时往往被震得虎口出血。经过这种严格训练的冯纪忠对建材有直观的认识,对工匠有深切的同情。能造出花岗岩堑道,并非偶然。

当时,堑道所在的平地右边是五六层的工房,影响景观。于是冯纪忠将挖出来的泥堆在两边,又把中间挖深,这样堑道高耸的壁墙与树木正好挡住园外的厂房。而渐渐变低的水平面正好设在堑道口,人们看到方塔时更觉峻拔。堑道真是一举三得!


可惜的是,当时许多人根本不理解冯纪忠之高妙,批评也陷入混乱。有人批判冯纪忠建堑道是“藏污纳垢,是封建复辟”,又有人说“这太现代,古代没有这种抽象建筑”,种种矛盾的“帽子”飞向冯纪忠。

冯纪忠象一个护着初生婴儿的母亲。绝不退让。

冯在给上海园林局长程绪珂信中做了回击:

居然有人见到天然石砌堑壁也会联想到坟墓,更从何说起,何况现在树还不密,试想以后浓荫匝地,又将如何对这般“阴暗的思想”负责?更可笑的是一面说象这象那,一面又说拟抽象派,现代派,我们活在现代,难道该作古人?

说得好,我们活在现代,难道该作古人。

走出堑道,人们来到了方塔广场,整个广场果然如传说的,没有一块水泥地全部是石块铺成,如同回到古代。

冯纪忠明白宋代方塔是整园重中之重,做了精心设计。

方塔建于北宋元佑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年,现在177个斗拱中有111朵为宋代原物。此塔神奇:日军轰炸时,炸弹在其边上不断爆炸,全寺建筑除了照壁纷纷倒塌,宋塔却只晃不倒。

原来塔基是木桩构成。加上方塔每层有木箍三道。这是反常的,因为砖石中夹木,是古建筑大忌,奇特的是900年下来,木箍没有腐朽,原因不明。

最神奇的是方塔建成时塔身就往东南方倾斜,西北桩比东南桩高20公分,因为松江多东南台风,宋能工早就提想到了提前量。

方塔虽是宋塔却是唐代楼阁式砖木结构,是中国塔嬗变的代表。被陈从周誉为“东南最美丽的塔”。


冯纪忠没有象当代许多设计师,喜欢堆砌陈词滥调在墙上,整个塔园,墙上只用了十四个字砖雕诗句:“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

建园时,方塔第一层已被泥土掩埋,冯纪忠将其挖开,将整个地面下挖,这样塔的峻拔体现出来,又建围墙与外坡分离,外坡远高于塔院地面。而围墙的长度与塔的高度差不多,所以整个塔院气息不会松掉,观感紧凑。

站在围墙边,游客仰望方塔的视角是60度,是最舒服的观塔角度。

而站到看方塔最佳位——画舫前,人们更易感受到冯纪忠对方塔的厚爱,草坪斜坡以极小的角度切入湖面衬出方塔的峻拔。

冯纪忠还有一份艺术家的天真,他本拟在大草坪放养一群梅花鹿,以应松江古“茸城”“十鹿九回头”的文脉。隔湖远望方塔,人工石岸正好与草坪形成对比美,而院墙仿佛方塔底盘,衬出方塔之峻美。

整个方塔园人们可以围绕方塔而步行,以欣赏这一人间宝物。

冯纪忠用郑板桥诗句总结将修长方塔作为全园中心的设计手法: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在设计方塔园时,冯纪忠做了严格的建筑考古工作。由此发现了一条唐代的市河,冯纪忠对市河进行了严格保护,包括唐市河边的所有原始树木都给与保存。

今天人们还可以在方塔园泛舟畅游唐代市河,想象市河穿过集市,庙宇与坊街的场景。在市河上,有一个南宋古石桥——望仙桥。

冯纪忠没有再多树杆做栏的事,而是让它静静在原地,让游客们还是可以轻轻走过,如同800年前一般。

古建筑的美在于沧桑,所以能不修补,不做修补,保持原真。 冯纪忠明白“无为”之深刻。整个市河仅在中间段开拓了一段湖面,以方便游客划船,也使方塔的倒影格外美丽。

他留下了原有的一大片竹林,只建了一个赏竹亭。留下了所有的古木。

在方塔营造时,松江一个工地正准备拆毁一明代建筑,经冯纪忠呼吁,这个明代楠木厅整体搬进方塔园,成为朱舜水纪念馆。


冯是尊古的,但不伏在古的脚下。

方塔园的现代性在材质的突破,这种现代性因隐秘低调与传统融合得天衣无缝。

建筑学家吴人韦:“方塔园,北大门,东大门,垂花门,在采用了与文物相协调的小青瓦顶同时,以具有时代特征的轻钢结构,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充分尊重,而不是混淆。”


“方塔园探索了石,水,土,竹,木,钢的力学特征,遮掩承载的特性及美学潜能,斟酌了它们在中国当代人居环境中的适用潜力,使当代中国人在安全,和谐,可接受的氛围中接受了多种自然力的洗礼和文明的教益。

钢结构,钢木结构,竹结构,和石结构,延展了元宋明清木结构体系,机智表达了技术所特有的历史动感。

冯纪忠特别强调整旧如故不是造假古董,他曾经反对重建倒下的雷峰塔,而建议用激光在晚上重现雷峰塔的旧貌。 在方塔园中古物与新物因材质很容易就区分出来,但又是和谐在相处在一起,古物有生机,新物有古意,在意境上融为一体。

在都市更新中要么不尊重历史一切推倒重来。要么做作地所谓复原建假古建。 针对这些毛病,冯纪忠都开出了药方。

美学: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在整个方塔园设计中,冯纪忠注意宁静气氛的营造,而避免一个人声嘈杂的现代“人民”公园的出现。

静的意境是方塔园谋篇的文眼。

冯说柳宗元是悟静之高手——“清冷之状与目谋,营营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方塔园,静是主线。一味的静则偏于死沉,需要静中有动,而其动并不是靠游乐场,或商店来安排,而是靠对比形成的心理感受。

中国诗与联讲究对偶,方塔园也是充满对偶的。冯纪忠这样安排:“广场的旷对堑道的奥。北门的甬道左边的曲对右边的直。甬道右边的刚对甬道左边的柔。

驳岸的人工对草坪的自然。园的蓊郁对我的龙钟,部分文物基座的简高对部分文物基座的繁下。”

方塔园美学基于冯纪忠对中国园林史的认识,他将中国园林发展分为“形,情,理,神,意”五个时期。


冯纪忠认为中国园林在理上要加把劲,但不能放松整体把握情,因为情淡意竭。方塔园重在回归主客体交融的神畅之境。”

冯纪忠主张中国的美学是情境相融,“ 人看花,人到花中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 。”

他举例: 滕王阁序开头数句正是点明中国游景的层次,“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第一是景色,身之所容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第二层,景象。 目之所瞩。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瓯越。 ”是意象,风情,是意之所游。

冯纪忠认为中国园林在“引与趣”,日本园林在“抑与静”。

而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趣是什么?情景交融,物我两忘,主客相投,意境生成,超越时空制约的释然愉悦的心态。化又是什么?物象化表象,表象化意象,意象生意境。

“意象可以说是朦胧游离的渴望把握而未升华的意境雏形,意象还要安排组合寻声择色甚至无意识浸润后方成诗篇画幅。”

冯特别善意用诗意来解释园林之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是心境外化,主客交融。

方塔园带有一种令人着迷的意味,正是冯纪忠对意境的安排。冯纪忠在同事眼中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方塔园每棵树位置与树种都是精心安排的。

比如红枫设在背日处,可让光线透过枫叶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方塔园多用乌桕树也是冯的安排“树杆很黑,很黑后就有劲了。形成线条在里面。而且它不直,当然也不很曲。”


甚至十多年之后,冯纪忠游园时都能精细发现一棵树的变动。而这一切正是为了意境的自然呈现。

建筑师王伟伯写出了这种感受:

“我的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出多年前去松江方塔园时的情景,它们定格于人生的一些特别时刻,那时我女儿还不到十岁,文静的小女孩斜靠在堑道转弯处,石砌的壁面有深深的缝隙,她的头上是深密的树荫,高低不一地挂落在堑道顶部,远处有古老的照壁和高耸的方塔在静候着她。

这是万籁俱寂的一瞬间,此时我总会想起园林中的深刻究竟是什么,人在其中感到温暖,又感到新鲜,它的来源可能有多种,比如设计者诗意沉淀,比如艺术追求与技术表达完美的结合,也可能是突出一重要关系而舍弃其它,并将这种关系表达到极致。

好的园林是人造景观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常常可以关照他自己的天性,松江方塔园就是这样一处园林。”

1983年,方塔园建设在进行中,而对冯纪忠的批判开始升级。中国的庸常社会对一个坚持自己主张的知识分子是难以相容的,何况冯纪忠是如此轻易颠覆了苏州园林与当代人民公园的模式。

方塔园这种旷远意境直到今天才慢慢被人们理解,有官员因不懂而愤怒。更有一些“专家”出于某种不平的心理背后捅刀。在全市人代会与政协会议上,冯纪忠受到批判,被冠以“资产阶级与封建的精神污染”,甚至出现了“卖国”“反动封建残余”的说法。

如果没有副市长倪天增与钱学中后来的保护,真不知陷冯老于何地。

冯纪忠女儿冯叶在美国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发紧。

“那是十年文革之后,再这么一次次的来,我们真是惊弓之鸟啊,是一遭被蛇咬,几十年怕草绳的人啊。……当时,这些浓烈政治色彩的批判,是把人往十字架上钉的啊,……你说这些事情传到远离上海的一个女儿耳中是什么感受?

“文革”后,我父亲又任劳任怨工作,有了些成果了,这个那个专业都建起了,难道就因为他不加入任何党派,就成了踢走他的理由吗?踢不走,就千方百计地用下流手段整他,逼他离开他热爱的学生。

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我对方塔园可以说是一直抱有很大的反感的,我从来没有想踏足方塔园这片土地。所以后来我1990年代几次回上海,我都没有一个想法去看一看父亲造的方塔园。”


直到二十年后。冯叶才因电视台拍摄。不得不陪年迈父亲第一次进入方塔园,看到父亲建的这么美好的园子,她哭了。

她最喜爱的却是 何陋轩 “他受了批判后还造了这个何陋轩,我觉得当时他对这个何陋轩倾注了他的很多对人生的感悟,带有诗意的一种回忆,对人生的一种回顾。

冯纪忠在被批判后陷入深深的孤独,方塔园建设的费用被卡死,几乎断绝。而此时,上面给他下达建一个茶亭的任务。

这不是故意捉弄吗? 这难不倒冯!

冯纪忠几乎不费任何费用,建起了一个雄伟的茅草亭,并亲笔题写“何陋轩”,这是无声的抗议。而这个亭子竟获得国际大奖,成为中国现代建筑里程碑作品。真是反讽,真是奇特。

当时没有钱,冯纪忠于是决定用毛竹,茅草来建一个茶亭。

冯纪忠信奉“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一般来说茶亭是小小的。不!冯纪忠反其道而行。他决定建一个与雄伟妈祖庙同样大地基的茶亭。

510平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毛竹与茅草怎么可能搭起那么大体量的建筑?


冯显露了现代建筑师的天才,他设计了复杂精准的现代力学结构模型。并用了现代的毛竹锌底处理防腐技术。

受批判后的冯,同行们一时不敢走近他。冯纪忠却和毛竹工人们交上朋友,他把建筑难题交给毛竹工和他们一起商量,玩得不亦乐乎。

最终他们成功了树起前所未有的茅草大顶。

冯纪忠还发现松江至嘉兴一带农居多庑殿顶,脊常作强烈弧形,据说帝王时代民间取用庑殿要杀头的,其中必有来历,冯决定取用设计主题,又加入歇山顶的元素,作为当地文脉的延续。

冯又想起在欧洲留学时看到的巴洛克建筑,主教在宽出的屋檐下布道,巴洛克风格曲线的圆心向外。于是一个融巴洛克风格与农居风格于一的壮美的茅草屋顶出现了。

支撑大屋顶的竹架如同精密机器结构,体现着西方的理性。一般来说,建筑上要把节点突出,显得整体结构稳定。

冯纪忠却把毛竹刷成白色,节点却刷成黑色隐去,这样,整个结构就象飘动在空中,不再那么沉重压抑。这是又一个“反常合道为趣”的创意。

而何陋轩的基座平台,非常有意思,其实是把冯纪忠建筑草图思考的过程建出来。“何陋轩这个台子就是意动,把三个大小差不多的台子相互转了30度:先转30度,再转60度,最后定下建筑还是朝南。我是有意这么做的。显示我彷徨,我在改变,我在选择方向。”

何陋轩在整个方塔园中是非常特别的,其它布局是写自然的精神,“而何陋轩则是从写自然的精神转到写自己的意。”


何陋轩有冯纪忠做为知识分子的风骨与孤愤。

“我这个何陋轩,可以讲是钻空子了,因没有人感觉这会有什么问题。竹子草顶的东西,会有什么问题呢。造好了,都没有人批判我,我就胆子大点。写了《何陋轩答客问》去告诉他们:“我是独立的,可上可下。”

“其实真正欢喜攻击我的人,他们水平不够啊。他要真攻击我这个东西,我当时是吃不消的,你说方塔园其它的……是什么“精神污染”?我精神哪来的污染啊?绝对不是,宋朝的东西,绝对不是污染,宋朝人只是表达开朗心情的。”

整个何陋轩除了地面方砖几乎没花什么钱。冯纪忠还特别用旧红砖设计了数道弧墙。 从早至晚,光影在东西弧墙上慢慢变动着,喝茶的人在慢慢的时间流逝中感受这一变化,是冯纪忠特意为茶客们增加总感受量考虑的。

此中还含着冯纪忠的心思:“所有弧墙有自己各自的圆心,如同每个人以个性为中心,任我发展,和而不同,宋的精神彰显个性。”

何陋轩是冯纪忠的天鹅之歌的绝唱。

何陋轩建成后成了松江市民最喜欢的茶亭,我每次来几乎都是满座,茶客们从早上六七点,喝到下午二三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而冬天,那几道弧墙又挡风又反光,晒起太阳别提多舒服了。

有一回,我无意中逛到方塔园中偏僻的一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场,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我发现了一个杰作,父母们的等待坐位亭。

从古代独轮车促发的灵感做成的长亭,完美无缺,用材厚实,每个细节让人赞叹。有了这个亭子,父母坐在那儿看着孩子玩耍会变成一种享受。在一个别人根本不会注意的地方,冯纪忠仍用大师的手为他们服务着,这让我深深感动。

这是他的温柔。柔至极。


我想何谓大师?正在情深之处。

我为方塔园画了导游手册,这个园子是我的课堂,冯纪忠先生在去世后也成了我的老师,我读遍了能找到的他的每一篇文章,在园中寻找他灵魂的气息,为每一处不理解他的改动而愤怒。这个坎坷的生命终究因创造而美好安宁。

做为都市更新的案例,三十年来,方塔园无疑是成功的。 冯纪忠设计的奥与旷的格局,使方塔既能在节假日用旷地容纳大量涌入的居民与游客,承担现代公园的职能,又能用幽静处引其入胜,分散人群,用自然的宁静容纳城市中躁动的心。

方塔园不仅是一个新文人园林,也是一个能与民同乐的公共空间。

坐在何陋轩,我常想起冯纪忠的一生。他与贝聿铭是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时的同学,命运却何其不同。贝一生如鱼得水,而冯天才遭忌,最后困窘得只能建茅屋了。

冯的祖父是冯汝騤?,清代任浙江与江西巡抚,是朝中改革派,思想开明为梁启超赞叹。最后却为清王朝殉节自杀。新与旧在祖父身上如此鲜明。

冯纪忠的名字正是为纪念祖父忠义而取。冯纪忠身上有现代人文西方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性,又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一生因为赤子敢言而备受挫折却至死不悔,和黄万里一样有着真正的贵族气息。

冯纪忠用现代材料,现代科学结构做建筑,却全然是中国传统美的诗性心灵,他是一个真正把现代与传统打通的人。因为他的真实,他对人的爱。

冯纪忠的方塔园的高妙,竟也有几个知音。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当代的人们很容易在这里从形式与结构来梳理历史,营造 一片新古典的房舍。但冯老没有这样做。他以真切的关怀来亲近这片园林,亲近这方塔原生的自然气息,抛弃一切现成的形式方法,让自然本身去解读这千年的古塔。

冯老仿佛什么也没有做,只是让一些山道,轩墙,敞棚开启那些虚实相生的界面。来点活自然旷远的生趣,他更象是一位田园的导者,把我们带向毫不张扬的自然境域,弃用那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结构理性,放逐西方和东方的通行古典的繁复涵意。


在那田园诗意将发未发的源头,在清明仲秋的随机而生的时刻,把我们带到历史飘泊的某个路口,某个举目远眺的瞬间。

中国诗人的情怀本质上是极简的,孤松,空竹,古塔,夕阳,独峰,浅湾,长河,片云,抚慰心灵,映照人格,这孤独荒寒之境,隐着一种心灵体认的简约和坚定,自有一番钱穆先生所说的:“为人类大群之怀抱。”陶渊明“怀良辰以孤往。” 陈傅良“孤乡起空寂。

冯老无时不在孤乡之中,但他却并不悲天悯人,而是在心灵深处,揣着对中国文化欣慕向往的拔群超迈之境,坚守精神上的特立独行。 孔子曰: “知我者,其天乎”,方塔园正是这种高远孤境的写照。

晋人张瀚《思吴江歌》: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中国的诗饱含对生命飘泊的叹喟与对安顿的憧憬。家园是那诗人精神止泊之所,那三千里是有家难归的距离,但那渐行渐远的中国本土营造理想,正以颇难跨越的精神距离,横亘在今人与家园之间。

这是冯老的真正飘泊孤独的心灵所系。悲恸的诗人最后以中国建筑的深隐力量,筑起一个开放大气的轩亭,并大声地发问:何陋轩,中国乡土建筑传统何陋之有?于是当我们在那个路口和瞬间沉迷之时,正被这横空的发问唤醒。

我们回到现实的周遭,却被种上了旷远高古的情怀。

方塔园正象那座孤独而庄严的方塔,耸立在中国当代本土建筑的路口。


王澍(建筑师):

回想起方塔园,我惊诧于我几乎能回忆起它的每一处细节和气息,门棚,塔前,破山道,何陋轩,偌大一个园子,轻,旷,沉,隐,仅着笔四处就控制出一种旷远高古的格局。

冯纪忠先生一直以提倡现代主义空间研究影响中国建筑界,但方塔园着力的不只空间。在空间之前,是旷远之意的自觉选择,而对旷远空间的着力,则颠覆了明清园林繁复意涵。

方塔园可能成为现代中国建筑的一把尺子,无论是谁去书写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建筑史,我相信方塔园是无法绕过的。

2008年12月27日。

坐在轮椅上的冯纪忠94岁了。他在领受中国建筑传媒奖时,只说了这么简短的一段话:

“我怎么理解公民建筑?应当讲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公民建筑才是真正的建筑,其它建筑,如果不是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它就不是真正的建筑。这句话说得是否太绝对?不!在我工作当中,依照我的理念和我的坚持,自问我是在做公民建筑,凡不是公民建筑的东西,我都加以批评或不满意。

今天我获得这个奖觉得很惭愧,我在很多地方做得很不够,但是我一直遵从这个理念走下来的。我相信这样的理念,能够使得中国建筑走向世界顶尖的水平,谢谢大家。”

一年后,冯纪忠死了。

我知道了他那个冬天不落泪的原因。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