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崇明东滩湿地科研宣教中心:“举重若轻”致正建筑工作室

崇明东滩湿地科研宣教中心:“举重若轻”致正建筑工作室

发布于:2020-12-25 16:58:25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崇明东滩湿地科研宣教中心:“举重若轻”/ 致正建筑工作室




建筑师:致正建筑工作室

地点:上海

建筑分类:文化建筑


①【设计策略】崇明东滩湿地科研宣教中心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项目,它是崇明东滩环境整治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筑落在一个桩柱平台上,平台的混凝土边下缘与最高水位线持平。为了方便施工,建筑范围先不疏浚,等平台等主体结构完工后再把水放进来,整体进行湿地的恢复,最后便呈现出建筑平台漂浮在水面上的效果。


△建筑与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


②【项目概况】项目分为五栋楼。会议展览栋是主体建筑,其中设置了一个多功能厅和一个常设展厅,可以举办科研会议,也可以开展公共教育活动。配合多功能厅设计了一个会间休息用的咖啡厅。食堂栋设有一大两小三个就餐空间,大餐厅可以容纳二十人左右,也可以兼容会议用途。研究栋是驻场人员的工作空间,相当于两个办公室。另还有两栋宿舍供驻场科研工作者驻留。


△建筑细部 | 图片来源网络


③【设计出发点】这个项目的起点是一种抽象的、策略性的思考,设计希望呈现的建筑是飞来落在湿地里的,并且能够回应场地的这种特质。建筑师将原型小屋的屋顶翻转之后再拼接,获得了一个新的屋脊打开的小屋,而它的檐下空间先下压再上扬;同时,在翻转的屋顶上创造出了某种山谷感,进行了一种人造意象的植入。整个平面基本上就是把一条条单向排列的有差异变化的单元串联起来,同时容纳一些回环的路径。


△建筑细部 | 图片来源网络


④【结构设计】设计意图就是追求尽量少的支撑。结构很重,但是人们在空间里的感觉是轻盈的,空间让人有自由感,不压迫。建筑采用十字柱,相对于方柱提供了一些可以触摸和感受的凹口,更有尺度感。建筑师希望用重型结构覆盖形成一个让人有自由感的空间,Y型结构在室内形成让人可以停留的空间 ,Y型结构在室内形成让人可以停留的空间。


△室内效果 | 图片来源网络


⑤【生态环境】从整个项目来看,我们做了一个相对来说有植物的非硬质屋顶,倾斜的屋面使得底部有让鸟类停留的可能性,玻璃面上补偿性地设置了对鸟类相对友好的格栅,将对鸟类生活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小。



△建筑基础图纸 | 图片来源网络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动态、连续而统一的立面表达:苏黎世文化中心

建筑师:Barozzi Veiga 地点:苏黎世 建筑分类:文化建筑 ①  【项目概况】该竞赛的目的是建造一座完全不同的 Tanzhaus 中心,并且改造整片利马特河的河岸。项目希望能重新激活沿河的沿河的走廊,重新定义并且改变该地区从前的居住条件。以这种方式,建筑被定义成为简约且分层的空间体块,整合到场地的坡度变化之中,从场地以外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一种新的符号沿着其河岸交织,在屋顶上生成新的公共空间,在不同平面上连接已经存在的的漫游路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