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八项措施 全面提升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水平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薛建兴
扎实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八项措施
全面提升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水平
我省黄河流域北起毛乌素沙地,南迄秦岭北麓,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分别占到全省65%、76%、87%。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事关陕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近年来,党和政府不遗余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2016年以来,陕北风沙草滩区实施封山(沙)育林4.08万公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累计投资87.6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新增防治水土流失面积27.4万公顷,入黄沙量年减少746.8万吨,森林覆盖率提高3%;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0.9万公顷。2012年以来,延安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完成建设规模3.7万公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900万公顷,特别是其中786万公顷多沙粗沙区对下游威胁严重,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损害依旧严峻,秦岭水源涵养能力亟须提升。水沙关系不协调始终是黄河流域生态问题的主要矛盾,水土流失严重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十四五”开局之际,陕西自然资源部门紧盯水沙协调目标,突出水土保持要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盘棋”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从八个方面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针对榆林北部长城沿线以北、毛乌素沙地南缘地区风蚀沙化严重、土壤盐碱化等生态问题,采取风蚀沙化区修复、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通过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设完善毛乌素沙区生态防护体系。预期2025年,区域内盐渍荒漠化土地治理36%以上,沙化环境得到优化,土壤条件得到改善。
针对榆林北部黄河西岸沿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泥沙粗沙入黄量大等生态问题,采取 新型淤地坝建设,推广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砒砂岩区抗蚀促生等技术,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恢复有机结合 ,强化农业和生态融合式治理。预期2025年,区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2%以上,水土流失问题基本得到控制。
针对榆林南部和延安北部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采取加强 坡耕地综合治理、高标准旱作梯田和新型淤地坝建设,通过沟坡综合修复、丘陵沟壑区封育修复、植被体系结构优化相结合,有效遏制水土流失。 预期2025年,区域内沟坡综合治理率30%,流域水土保持能力稳步提升。
针对渭河北岸黄土高塬和黄土台塬地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 开展水土保持和土地综合整治,采取塬面、沟头、沟坡、沟道“四位一体”防护措施固沟保塬,形成渭北塬区综合防护体系。 预期2025年,区域内塬面保护率42%以上,入黄泥沙量显著减少,湿地生境稳定性增强。
针对该区域生境碎片化等生态问题,采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保护地整合归并、功能区划调整优化等,增强秦岭地区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预期2025年,秦岭地区生态系统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高。
针对该区域矿山周围环境恶化等问题,采取水源地和湿地保护、加快矿山环境修复等措施,强化渭河生态补水功能。预期2025年,区域内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万公顷,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率50%,全面提升和增强秦岭水源涵养能力。
针对榆林市神、府、横等地历史遗留矿山,聚焦目前存在的破坏损毁和压占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土壤、植被等受损,潜在地质灾害等问题,采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重塑地形地貌、土地复垦利用、矿山植被重建等措施,实现矿区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升。预期2025年,区域内修复废弃矿山247个,恢复土地977.38公顷,为陕北地区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
针对区域内历史遗留矿山,目前存在的破坏损毁和压占土地,土壤、植被和地下水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破坏等问题,采取散石清理、削坡、废渣清运、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措施,修复矿山开采形成的链式生态损害,恢复矿山生态环境。预期2025年,区域内修复废弃矿山141个,恢复土地1673.41公顷,为渭北地区现代农业建设、传统产业创新升级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陕西自然资源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提出的追赶超越目标和“五项要求”“五个扎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推动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监管和自然资源集约化利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拓发展保护协同共生新路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原载 于 《调研与决策》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