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十个省发布了BIM计价标准(如下图)。有7个省为住建厅或建委发布,有3个省为行业组织发布。 各省BIM计价标准整体评价: 1、各省计价标准基本一脉相承,整体内容上大致相似,但后出台的计价标准会针对其它各省计价标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当修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后出台的计价标准的应用参考价值更大
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十个省发布了BIM计价标准(如下图)。有7个省为住建厅或建委发布,有3个省为行业组织发布。
1、各省计价标准基本一脉相承,整体内容上大致相似,但后出台的计价标准会针对其它各省计价标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当修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后出台的计价标准的应用参考价值更大
。
2、
标准越简单越好执行,越复杂则对各利益方的妥协越多
,其标准与BIM价值的偏差就可能越大;纵观以上十省计价标准全文,上海市和海南省的计价标准都相对简单清晰,参考价值更大;
上海2016年在国内率先推出BIM计价标准(如下图)。
因国内没有参照, 该标准实际完全按模型深度(数据量)角度来定义BIM服务价格 ,并给出了报价上限;即单阶段建模报价不能高于其设计费的20%,一体建模报价上限不能高于其设计费的30%;这也表明上海当时的标准制定者们认为BIM建模服务在某种程度上类似设计服务。
海南2020年12月份发布的BIM技术应用费用参考价格标准(如下图)。
该标准最新,本质上也是从数据量角度来进行定价,简洁清晰,更加合理并更具操作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回归BIM本质。
数字模型是BIM服务的核心,有模型才能有基于模型的各种应用(并且基于正确BIM模型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插件化和傻瓜化);而有些省份的BIM价格标准中却拿具体应用点作为计价基础之一,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2)
鼓励民用项目甲方集成应用。
如下可见甲方集成应用的成本最低,工民建项目中A=B+C-3,并且1+2要按单项之和的65%。
3)
鼓励市政项目总包方的集成应用。
如下可见市政项目中A=(B+C)/2,但机电工程造价通常不到总造价的50%,因此总包BIM的最终费用会大于分拆成土建(建筑、结构)和机电两个独立BIM业务包的费用,而市政工程为政府投资类项目。
4)
该价格标准与BIM软件及平台无关。
相对明确了BIM软件及平台是BIM技术应用服务机构自己的事情。
5)
更加重视机电模型的价值。
特别是在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项目中,其BIM模型的价格是土建BIM模型价格的8到10倍。
3、从2016年4月到2020年12月的近五年时间内,各省陆续发布BIM服务价格标准大体可总结为从
"简单->复杂->简单"
的过程。而中国BIM的发展在这五年实际也经历了从
"初心起步->价值探索->务实回归”
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