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W】收藏城市历史的5·12灾后重建工程——绵阳博物馆新馆设计
iytvsqna
iytvsqna Lv.2
2021年05月12日 14:30:27
只看楼主

场所意识与纪念性表达 ——绵阳博物馆新馆设计 文 / 钟鹏  吴宇轩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鸟瞰 建筑作为空间容器,其与自然环境的交互关系始终是建造活动中最重要的议题。当前,人类建设工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大自然推进,5·12地震是一场来自地壳的无情打击,仿佛是大自然有意为之的一个震慑。人类的发展能否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城市扩张能否忽视青山绿水?建筑作为微观层面的人类建造活动成果,又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绵阳博物馆新馆,一座城市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5·12灾后重建工程,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开始了设计。我们试图把回应地形作为建筑体形塑造的逻辑,把环境因借作为空间搭建的目的,希望设计结果能够与自然环境相生相融。 

场所意识与纪念性表达

——绵阳博物馆新馆设计


文 / 钟鹏  吴宇轩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鸟瞰


建筑作为空间容器,其与自然环境的交互关系始终是建造活动中最重要的议题。当前,人类建设工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大自然推进,5·12地震是一场来自地壳的无情打击,仿佛是大自然有意为之的一个震慑。人类的发展能否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城市扩张能否忽视青山绿水?建筑作为微观层面的人类建造活动成果,又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绵阳博物馆新馆,一座城市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5·12灾后重建工程,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开始了设计。我们试图把回应地形作为建筑体形塑造的逻辑,把环境因借作为空间搭建的目的,希望设计结果能够与自然环境相生相融。 


△ 前广场夜景


另一方面,作为一座收藏城市历史文化的展陈容器,我们的设计又不应该以牺牲建筑自我表达为前提,建筑工程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同时,也需要展示人类在地震面前的自信。由此,我们希望探讨公共文化建筑对大地震这一特殊历史事件的纪念性阐述。


△ 主入口


01 

城市与山林


新建的博物馆位于绵阳市城东、城市与富乐山森林公园之间的一块次生林坡地上。场地东西布局,进深320m,存在40m高差和20%~40%坡降。场地西侧的芙蓉溪上游不远处是被地震损坏的博物馆老馆,坡底到芙蓉溪边的科学广场上矗立着绵阳市“两弹一星功勋城市”的纪念雕塑。


△ 总平面图


用地的特别之处除了坡度,还在于其介于城市与山林之间的特殊“节点”地位。由芙蓉溪西岸的城市向东看去,郁郁葱葱的富乐山风景区内零星散布着几处体量不大的仿古建筑,相对集中的绵阳市干休所宿舍也因为时间的打磨使得红砖红瓦与绿树古藤十分和谐。像中国山水画一样,纯粹的自然景观并不能成为图画的全部,只有当画脚处出现三两个高士童儿、林泉之间布置上楼台水榭、云雾之外露出亭子的檐角时,一副理想人文山水才算完整。设计之初,面对这片城市与自然交互渗透的场地,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画卷就是这样一副人文山水。建筑与山体并不是雕塑与基座的关系,他们彼此依存、相互穿插,是中国传统环境观和审美取向的回归。我们通过一条盘山路将展厅和其他大尺度的空间串联起来,使建筑分布在三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上,并与原始地形最大程度贴合。建筑的展开不是平铺直叙,由广场从城市视角看博物馆,左侧的游客餐厅自地壳抬起延绵而上,与右侧大厅巨大的 “负形”屋盖形成对比,将观众的视线和行迹导入室内空间;从富乐山眺望城市,博物馆匍匐蜿蜒在山林之中,视线被左右群山和展厅的深灰色屋顶指引着通向远处的芙蓉溪和城市,建筑物的体量在环境中被有意弱化和隐藏。当游人到达建筑最高位置的多功能厅时,窗景四下凌空,西北方向是绵阳城区、东南方向是富乐山,城市和山野的景象在这里组合、重叠,我们希望人工与自然的二元交汇能够唤起市民内心对城市家园的理性认知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爱护。

△  构成分析


介于城市与山体之间分野节点上的博物馆是人工与自然的交互介质,建筑成为城市与山水相互对望的视野线索,之字形的建筑物在与山体和树木穿插嵌套的同时引导着游人的路径与视线,营造出 “自山前而窥山后”的场景,某种意义上使建筑与环境的景致具有中国画中“深远”的意趣,游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空间组合的趣味。


△  由山体向城市回望


02 

路径和院落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9万m2,包括展陈、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以及内部办公等功能,在各功能场景的串联与过渡中,“路径”和“庭院”这两个空间媒介被反复运用。

 

△ 一层平面图

△ 剖面图


“盘山路”是联系各展厅的线索,我们试图创造一处不同于城市用地条件下的集约、效率的观展路径,将服务大厅、展厅、多功能厅等公共空间随地势起伏布置在山地的各个台阶上,并通过螺旋往复的路径串联。布置在第一个台地上的入口广场呈半围合状态,朝西打开,北侧由建筑主体量延续下来,直插向大地的斜坡,形成餐饮服务大厅。为了避免高大空间在场地环境中过于突兀,展厅以单侧廊道相连并围绕中央庭院布置。扩大的交通连廊和连续坡道形成螺旋观展路径,丰富了动线体验也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场景。环廊和庭院既是游客的集散场地和休憩场所,也是复杂参观游线的定位坐标,这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来说尤其重要。游人在进出展厅的过程中频繁在内外空间场景切换,进一步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的交互。建筑最高处的多功能厅为二三台地之间临空的连接体,是城市与山体的视线交汇点,同时也是参观游线的终点。我们将这里的室内连廊与室外步道衔接,游客可以选择室内的电梯或者室外的山路斜径回到第一平台,完成对山地博物馆的独特体验。 


△ 主入口台阶

△  中央庭院


主体建筑北侧的车行道联系着博物馆藏品库、研究中心等内部功能空间,这是一条与游人隔离、以效率优先的交通路径。边庭采用半围合的方式向山体一面打开,静谧内向的空间有利于专家们在这里潜心研究。展陈区的公共性和研究区的私密性共同置身于山势造就的环境中,不同尺度的两个庭院在动静之间形成对比。场地最高一级台阶布置了博物馆内部办公用房,建筑在这里沿地形由北向东折弯,形成用地南侧办公人员内部的活动场地,算上对面的山体,这里是一个半围合的院落,与游人之间保持间隔、互无干扰。


△  展馆外廊

△  大厅

03 

屋顶与檐廊


建筑形式是设计从一开始就必须回答的议题,大屋顶、木构架等符号和适合传统审美习惯的建筑形象也曾在方案之初被提出来过,而最终我们采取的设计策略始终围绕着两个基点:一是地形与建筑的因果关系;二是传统形式当代演绎。 


△  檐口细部

△  屋面细部


首先,针对地形的特殊性,将建筑空间化整为零并尽可能与地形贴合。人工建筑与自然地形通过盘山路径串联并发生形式上的互动和因借,而建筑的自身体量进一步将自然地貌再塑形。坡屋顶丰富了人工二次加工的地形顶部轮廓,它可以被理解为山林的抽象描写,同时也更容易与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发生直接形式的关联。此外,设计选用的深灰色铝镁锰直立锁边屋面强化了其与传统瓦屋面的形对应,是传统建筑形式的当代演绎。


△  主入口负形坡屋


在近人尺度上,由游客服务中心的檐廊、首层展厅外廊以及主入口负形坡屋顶所构成的灰空间,是西南地区温润气候下人们半室外休憩空间的原型再塑。不同于木构建筑的材料特性和空间尺度,我们换用了当代建造技术的钢筋混凝土,形成开合更加巨大、空间更加自由的建筑形式。


△  主入口


04 

纪念碑与纪念性 


设计开始的2010年,汶川地震的威慑犹在,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仍然时常出现在新闻报头。站在富乐山底这片丛林中,背后是万物有灵的山林,面前是劫后余生的城市,作为5·12灾后重建项目和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之一,博物馆应该以宣言的方式成为人工向自然不屈抗争的纪念碑?还是以对话的方式作为人类文明不断向大自然学习的路标石?特别的场所环境和特定的历史际遇促成了我们对建筑的设计态度。我们认为过度强调建筑单体的伟大,风格化地将神圣、永生、追念等 “画面”附会到建筑上是狭隘和肤浅的,我们希望通过与环境的对话,在大地与城市、场所与建筑、永恒与短暂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更是一种前因与后果、观察与回答、语境与句法之间的联系。 


△  南立面图

△  西立面图

因此,在“纪念碑”与“纪念性”之间,我们选择了后者。


项目信息

业主:绵阳市文物管理局 

建设地点:四川省绵阳市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郑国英、钟鹏 

设计团队:黎可、伍庶、罗磊、龚健健、吴宇轩、康永君、 王建军、冯旭、陈萍、邓洪、王勇、张瀑、刘翔、卢柯 

幕墙设计团队:董彪、卢柯、刘兵

总建筑面积:2.9 万 ㎡

设计时间:2010 

建成时间:2019

图片版权:存在建筑、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END-


本文转自:AT建筑技艺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