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2014年10月9日,国家发布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并要求强制执行。 即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抗震支架设置的目的: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2014年10月9日,国家发布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并要求强制执行。
即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抗震支架设置的目的:
是以 “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工程设施具备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并且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关键的机电系统如消防系统要能正常工作,避免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
对于房地产及相关企业来说:这是项目必须要做的一个设计专项,相应会额外增加项目的机电工程的成本。地产企业的设计管理部,做好抗震支吊架设计的管控工作,做到专项设计质量有保证,成本可控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我司作为地产企业的第三方设计咨询顾问单位,对抗震支吊架专项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相关规范有着深入的解读,并且有实际项目的设计咨询经验,能够协助甲方的设计管理部很好地做好这个专项的设计管控工作。
( 1)
设计规范:
201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强制实施;
( 2)
行业标准:
2015年9月1日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正式实施;
( 3)
验收标准:
2016年3月1日验收标准《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正式实施;(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
《建筑机电工
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明确给出了抗震支吊架的设置范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包括建筑给水、供暖通风与空调、电气、燃气、消防等(具体设计范围如下):
给水排水:
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需要设防;
暖通: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必须采用吊装时,应设置抗震吊支架;(空调风管目前不做强制要求)
电气系统:
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重力不小于150n/m(15KG/M)的桥架、母线槽等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
燃气系统:
内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
抗震支架综合单价,由起初厂家少货源少、价格虚高,到现在市场上厂家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多,价格逐渐下降至平稳正常状态。
抗震支吊架专项造价经验数据:
塔楼不考虑抗震支架的情况下,抗震支架大概单方造价水平:
按照地下室建筑建筑面积核算,含税单方造价大概 12~20元/㎡;按照整个项目建
筑面积核算,含税单方造价大概3~8元/㎡。
我司建议甲方成本部可按此范围进行抗震支吊架的成本把控,若专项成本经测算超过此范围较多,需引起重视,宜进行合理优化。
1、室内给水、热水及直径大于等于65mm的消防管道才需设计抗震支吊架,空调水管无需设置抗震支吊架,本次二次深化的图纸中,所有楼栋的空调水管处设置的支吊架全部取消。
2、 消防管抗震吊架,第一版图纸设置了 10 处吊架,吊架平均间距约 5.75m ,经计算复核,二次深化后图纸,减少为 6 处,吊架平均间距约 9.87m 。(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表 8.2.3 最大间距 12m 的构造要求)除去两端必要的端支座:中间支座由 8 处减小为 4 处,减少抗震吊架数量 50% 。
1、支架数量:
原设计图纸的抗震支架数量过多,间距过密,终版图纸已经全部修改,支架总体降低数量约30%。
2、空调水管:
按照规范要求,可不设置抗震支吊架。本项目的所有空调水管抗震支吊架已经取消。
3、空调风道:
空调通风管道不属于非常重要、关键的机电设备,考虑在发生地震后,不会引起次生灾害,规范给出的说明是“可”设置,也就是说也可不设置抗震支架,根据深航甲方领导在2020年12月27日的例会上给出的指示:规范中“应设”、“宜设”的都进行设置,“可设”的可不设置。按照上述指示,B8B9楼栋全部空调通风管道处的抗震支吊架已经取消。
4、部分排烟风管、消防水管:
二次深化后,最大间距超过了
规范要求的最大间距要求,我司在图纸上都进行了圈出,可通过增加支吊架或者调整位置,满足规范要求。经复核,第三版图纸已经进行了调整修改,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