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规总院、中国电建华东院、黄委院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提名的3位大师简介
尘埃落定,实至名归: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第十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名单。根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与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第十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经审定,决定授予于松伟等35名同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3位水利领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简介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清波(副总经理)
李清波(左一)向专家介绍东庄水库坝址地质条件 黄河设计院供图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30多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泾河东庄水利枢纽、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10余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研究工作,在复杂水文地质勘察研究与防渗处理、红层高坝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评价、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加固处理、工程勘察信息化等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金质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等多个奖项。取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主编行业技术标准2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论文30篇。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张春生(院长、党委副书记)
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27年,先后主持和参加过二十余项大中型水电工程项目各阶段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水电工程科研设计与技术管理经验,为我国水电水利工程设计、科研、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建设以及关键技术难题攻关等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他全面参与、主持的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为我国抽蓄能电站的技术进步和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设计、施工经验,创出了一条新路。作为锦屏二级水电站设计项目负责人,他带领项目团队针对高地应力和岩爆、高压大流量地下涌突水、超长隧洞独头施工通风、超长距离洞内出碴运输等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有效推动我国深埋长隧洞建设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优秀设计总工程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家,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 (公众号“水利水电资料库)
张春生同志在勘察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为我国水电事业做出了突出 贡献,并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个人荣誉。1998年被批准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 养人才,1999年被破格提前享受教授研究员同等有关待遇;2005年被授予“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优 秀设计总工程师”称号;2011年荣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2年荣获“全国电力行业 优秀企业家”称号。
作为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家,张春生从事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30年,主持和参加了二十余项国家重点水电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为我国水电水利工程设计、咨询、技术标准与关键技术难题攻关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优秀设计金银奖等众多奖项。
他个人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资深专家、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公众号“水利水电资料库)
这些荣誉如大地纹理般清晰而厚重地记录下张春生投身水电事业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张春生高瞻远瞩、洞悉形势、矢志事业,以技术服务为立院之基,科技进步为强院之本,始终将为国家和为业主服务的使命铭刻心中,在服务工程、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社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执着前行。
日前,张春生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多年来,华东院致力于大型水电工程的科研技术攻关,攻克了一项项世界级水电技术难题。张春生作为多个国家大中型重点项目负责人,致力于科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华东院在大型水电项目领域的科研技术水平。(公众号“水利水电资料库)
锦屏二级水电站是雅砻江上装机规模最大的巨型水电站,拥有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工隧洞群。华东院与之结下了近半个世纪的情缘。
2003年,张春生担任锦屏二级水电站设计项目经理,全面主持锦屏二级水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水电界有句话:摇头容易点头难。对于一项复杂的问题,提出意见和质疑很容易,但要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就难了,意味着要准备承担各种责任和后果
2009年,现场发生突涌水,水流湍急,洞内积水一直到胸口,水温只有几度,冰冷彻骨。为在第一时间查明险情,张春生带领技术人员在水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把现场情况掌握清楚后才肯罢休;晚上则连夜组织技术攻关,经过不懈的技术攻关,成功实现了地下水封堵,保证了工程的施工安全。
他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敢于担当的气魄,带领华东院人相继克服了高地应力和强烈岩爆等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为锦屏电站的顺利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推动我国深埋长隧洞建设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研究形成的《深埋高外水压力水工隧洞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系列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锦屏工程完工后,2012年,张春生作为设计项目经理又投身到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和技术攻关中,开展的国际上首台单机容量百万千瓦级机组的研究,全面提升了我国水力发电设备企业整体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公众号“水利水电资料库)
抽水蓄能业务是华东院响当当的一块牌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张春生作为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全面参与了浙江省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和重大技术问题决策。天荒坪水电站是目前我国已建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设计水头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首创了多项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为我国蓄能电站排水设计创出了一条新路。
之后,他又主持完成了山东泰安、江苏宜兴等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先后承担了“面板堆石坝坝身溢洪道技术研究”等复杂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系列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了库盆防渗等技术难题。整体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全面推广应用到桐柏、泰安等十余座国内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近年来,张春生还将在国内水电工程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拓展到了国际水电市场。目前华东院已经累计承接近百个国际工程项目,区域遍及越南、土耳其、新加坡、泰国、尼日利亚等四十多个国家,业务涉及水电站、输变电、水利项目等设计咨询、机电设备成套以及工程总承包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家地处浙江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张春生带领华东院主动对接浙江省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响应浙江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要求,在推进国家和浙江省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受浙江省能源局委托,华东院相继承担了浙江省抽水蓄能规划、省潮汐能规划、省海上风电工程规划、省(舟山)海洋能(潮流能)规划等,为政府和有关单位建设了7座海上测风塔,完成了浙江省内6个海上风电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刘志明副院长一直从事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科研、技术审查、安全鉴定、标准制定、课题研究和行业管理工作。作为项目或专业负责人,完成三峡二期工程大坝与电站厂房、右岸地下电站,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王甫洲土坝和贯流式水电站,构皮滩高拱坝、地下电站,皂市水利枢纽,彭水大坝、地下电站等设计;主审了大藤峡、西藏旁多、引江济淮等几十项大型水利项目审查;作为专家组组长或副组长,完成小浪底、乌鲁瓦提等二十几项水利工程的安全鉴定或竣工验收;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海堤工程关键技术、基础含软弱面的大坝和边坡稳定关键技术、胶凝砂砾石和堆石混凝土筑坝关键技术等研究课题;组织完善水利勘测设计标准体系,主编或参编11项技术标准;作为全书副主编,组织编写完成第二版《水工设计手册》,并主编第1卷《基础理论》和第7卷《泄水与过坝建筑物》。(公众号“水利水电资料库)
在刘志明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标有密密麻麻黑点与红圈的中国地图,上面的每一个痕迹都是其负责过勘察设计项目位置的标记。“我大半辈子的成就都在这张地图上,未来还会有更多。这些都是祖国大地对我的肯定。”
眼前这位衣着简单、和蔼可亲的人就是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刘志明。作为水利技术带头人,在取得了许多荣誉后,他却说道,工程师最大的任务就是做好勘察设计,我只是去尽力干好这一件事而已。
伴着刘志明质朴的言语,一位勘察设计杰出人才成才之路慢慢揭开了面纱。
现场锻炼是最好的老师
当年,自江西农村考取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河川系水工专业后,他的一生便与水利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8月,初出校园的刘志明来到了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枢纽处厂房科。“刚步入工作岗位最大的感触就是,干的和学的完全不一样,现实与理想差别太大。”
江西万安水电站是他参与勘察设计的第一座水利工程。第一次去到施工现场时他惊讶发现,工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相差很多。在勘察设计还需要靠计算尺、手算的年代,施工现场十分考验工程师的实际处理问题能力。
“多跑现场、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是我多年来对自己工作的要求,现场是水工勘察设计最好的老师。”看着由自己设计建成的万安水电站厂房尾水管、蜗壳,自豪的同时他更感到,从书本变成设计、再从设计变成工程,这不仅是自己,更是所有工程师要面对的考验。
知行结合是一生的课题
1998年,一项关乎“国之重器”的艰巨任务交付到刘志明肩上——在三峡工程建设高峰期担任枢纽处副处长并负责三峡现场设计代表工作。也是在这一年,深知还需继续深造的他考取了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三峡工程与学业齐头并进,刘志明坦言,那几年中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受郑守仁院士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与热情亲切的人格魅力所影响,让自己一生受用不尽。
当时,中国大多高水头水电站机组蜗壳采用垫层埋设方式,然而针对三峡工程这样大型机组的蜗壳埋设,不仅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兼顾建设成本,三峡工程的蜗壳到底怎么埋?
在郑院士的指导与影响下,在征求多方建议、经过多地考察和试验后,刘志明与同事们一同创造性地完成了保压方式、垫层方式和直埋方式三种埋设方案的研究,并提出了实施建议,还完成了三峡厂坝联合受力的现场实施方案。(公众号“水利水电资料库)
另一项“国之重器”的建设现场,也少不了刘志明的身影。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中,他先后作为专业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组织研究提出黄河游荡性河段穿黄工程位置选择、渡槽与隧洞方案比较和工程布置方案、穿黄隧洞结构型式、丹江口大坝加高新老混凝土联合受力与结构措施等。在长江设计院工作多年中,他还主持了构皮滩水电站灰岩地区240米高拱坝和大跨度地下厂房设计、湖南皂市水库等大型项目设计10余项。
正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增长的综合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来多次担任抗震抗洪救灾和事故调查等急难险重任务的专家组组长,并圆满地完成了如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和2016年九江抗洪等任务。经过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考验,刘志明总是告诉自己还应该多学习才能把勘察设计做得更好,他坦言,“知行合一是我一辈子探讨的课题。”
人才为基是发展的要义
当被问起人才对于水利行业的意义,刘志明笑着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06年,刘志明调至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规总院”)任总工程师、副院长,2009年开始建设的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就是他到水规总院后为藏族人民建设的第一座水利工程。当时,西藏水利人才缺乏,主要依靠水利部有关单位的支持,其中,刘志明牵头负责勘测设计方面。“在建好工程的同时,我希望能培养西藏自己的水利人才。”(公众号“水利水电资料库)
就在5年后,当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开始建设时,刘志明惊喜地发现,参建人员大多是从旁多工程锻炼出的技术骨干,当地人才的成长让他十分欣喜。作为咨询专家组组长,他经常克服气候条件差和交通不便等困难,深入工程现场调研,针对新疆、西藏水利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了适用的技术处理方案和指导意见,为当地百姓带去一方润泽,为当地水利人才提供知识养分。
成长不仅是刘志明对水利人才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专家组组长,他主持了大型咨询审查项目40余项,解决了大藤峡等水利枢纽总体布置难题,东庄230米超高拱坝、大石峡247米超高面板坝筑坝关键技术,引汉济渭、艾比湖等深埋长隧洞不利地质条件的施工难题。(公众号“水利水电资料库)
如今,刘志明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了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中国大坝杰出工程师奖、潘家铮奖等多个大奖,身披多项殊荣的他却说,“祖国大地对自己的认可才是莫大的荣誉。这句话不仅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位拼搏奋斗的水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