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 今年有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今年2月,水利部公布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要点。其中提出,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快实施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重要蓄滞洪区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工程,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工程按期完成,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大进度滞后项目的督促指导力度,对进度严重滞后的项目实施重点督导和挂牌督办。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
今年有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今年2月,水利部公布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要点。其中提出,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快实施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重要蓄滞洪区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工程,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工程按期完成,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大进度滞后项目的督促指导力度,对进度严重滞后的项目实施重点督导和挂牌督办。
为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进展,3月2日,水利部监督司会同建安中心组成进度专项稽查组,分别赴湖南、重庆、浙江和贵州,对莽山水库、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灌区、金佛山水库、舟山市大陆引水三期工程、凤山水库等5个重大水利工程开展进度专项稽查,深入查找工程建设进度滞后深层次、根本性原因。
投资提前有利于提高水利项目建设标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这对水利建设有何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长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的持续建设,我国主要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城市目前的防洪治涝标准仍然偏低,不能满足新时期城市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要求。钮新强建议,应超前规划,为超标准极端降雨预留出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柴福鑫表示,包括水利行业在内,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完善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很必要。他解释说,国家推出这一政策后,远期实施的项目在有资金提前投入的情况下,建设标准可以提高,建设时间可以提前,“去年郑州发生特大暴雨,北方超历史洪水频繁,迫切需要提高防洪排涝标准,以应对极端天气,所以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将制定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防洪排涝设施。记者注意到,水利部公布的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要点提出,出台关于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指导意见,制定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监督检查重点问题清单及度汛方案、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健全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监管体系、责任体系、标准体系。
此外,加快实施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年底前全部完成2020年已鉴定的256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按期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年度建设任务,督促各地同步实施新增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钮新强在谈到城市防洪排涝问题时也表示,基于底线思维,对于医院、学校、地铁、火车站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交通枢纽、生命通道,宜结合建筑物局部景观打造,采取挡、堵、抽等末端治理措施,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防洪排涝标准,并在行业标准和设计规范中进行明确。
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