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来即治愈,十足的羡慕! | 做温暖、极简、诗意的设计。 ——木卡工作室
家是缩小的城市,城市是延展的家。
一对在欧洲深造多年的夫妇,
归国后来到杭州定居。
他们喜欢杭州这个城市的闲适节奏,
他们理想中的家也希望与这种节奏契合,
保留足够的空间感与“慢”氛围,
同时也能凝练地体现这座城市的美学内核。
原始平面图
合适的房子并不好找,寻觅良久,
最终选定了这套周边交通便捷的高层公寓。
房子拥有 绝佳的日照时间与窗外美景,
可 4米的原始层高,无法拆除的阳台柱子,
还有一字型的建筑内构,
着实为设计师增加了很多难度。
平面布置图
经过与夫妻俩的深入交流,
尤其是了解过他们过往经历与生活态度后,
设计师重新梳理了线面体和空间营造的关系,
规避原始限制条件,
以 “微拱形的窗洞结构”
开启了这个家的造型线索。
改造要点提示:
1、 通过对结构柱子与顶面的柔化,隐藏设备、管线、梁体、墙垛等,也弱化原始狭长空间的枯燥感;
2、 通过压低使用界面与设置阁楼,增加公共区域的视觉层次与互动性;
3、 利用温润的柚木与粗粝的磨石,衬托空间的纪念感与时光的静谧感。
玄关
客厅看向玄关
对结构柱与顶面的柔化处理,
消解了原始狭长空间的枯燥乏味。
同时,尽可能利用原始空间的结构,
重新塑造传统的起居、餐厨与卧室的关系,
充分尊重业主的「简约的生活方式」
与 「自由的精神世界」 的诉求。
客厅
有着海外留学多年经历的业主夫妇,
比起物质享受,更注重 精神体验的境界 。
他们理想中的家,无需太多细枝末节,
而更期待一种 更开阔简单的空间感 ,
容纳下他们自由的精神。
“敞阔” 是公共空间的第一印象,
整个空间的色彩均以 柚木色和米白 为主,
而温润的柚木与粗粝的磨石,
更衬托出空间的静谧感。
空间的灯光则采用调光科技,
让夜间明暗可根据屋主心情随意调整。
整个客厅以沙发区域为中心,
由 夹层、茶室、阅读区 三部分构成。
/ / 夹层
前面说到,这套公寓具有4m挑高结构,
然而它在起居氛围里略显不合,
于是设计师压低使用界面,并设置 阁楼 ,
增加公共区域的视觉层次与互动性。
夹层设置形成一高一低两个部分,
高处的阁楼主要用作储物,
并且是 未来的儿童休闲娱乐区 ,
可以想象未来一家人在此处的温馨互动。
/ / 茶室
南侧布局有一种山野高人的雅致风情,
利用夹层下方空间的低矮特性,
安置出一个闲暇时放空的 小榻茶室 。
这里可以独处冥想,也可以接待密友。
席地而坐的方式更显舒适随性,
无形中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 / 阅读区
靠近落地窗的位置拥有绝佳采光,
被打造成一个 以阅读工作功能为主的区域 。
一张大阅读桌沿立柱铺陈开来,
折纸灯垂下,笼括一方天地,
而每一根柚木上增加 弧形和凹槽细节 ,
则显得灵动又生趣。
这个元素贯穿了整个大型公共空间,
并延伸至阅读桌和桌腿上,
使得整体 彼此呼应、浑然天成 。
天气晴好之时,夫妻二人坐在书桌前,
或看书,或工作,时而细语几声,
身上披散着被百叶窗筛选过的暖阳,
霎时柔软了身心与岁月,
舒适与自在填满了这个质朴静谧的空间。
阳光与灯光更迭交替,
静默相处、阅读,无声胜有声。
视线延展之处,均有柚木包裹,
穿插平衡于留白之间。
立柱与顶部空间做了 体与面的穿插建构 ,
看上去很有东方 榫卯结构 的韵味。
餐厅
在被拉通的动线上,
所有对外的功能都被安排在其中:
玄关被模糊处理,北侧是餐厨区域,
一张柚木色长桌承载着用餐功能。
同时,餐桌更像是一个 隔断 ,
将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不动声色地阻挡。
厨房
靠近餐区的西厨,为消弭边界,
设计师做了 开放式处理 。
简洁干净的中厨,分寸必争的的收纳空间,
以及橱柜下的灯带等贴心细节,
都为屋主带来宽敞舒适的使用体验。
主卧
南侧的主卧是整体设计的最大亮点,
因与带状公共空间平行,
设计师采用东方文化中的 双开木门 ,
赋予“推门步入”的仪式感,
为进入休息空间营造出另一番情趣。
米白色木地板与客厅瓷砖无缝衔接,
同时巧妙分隔出两个不同的空间。
卧室内延续整体风格,极简布艺双人床,
小巧床头柜,屋内家具极少。
但精心挑选的 造型橡皮树 ,
却不经意间点缀出主人丰盈的内心。
设计感十足的弧形白墙配合着大窗采光,
使得空间虽小却极具氛围感,
同时与柚木门能与背景墙的重色达成微妙平衡。
主卫
主卫被隐藏在一扇与 隐形推拉门 之后,
黑色石台双面盆,
早高峰可容纳两人同时洗漱。
同样做弧形处理的镜面足够宽大,
天气晴好时,能倒映出飘窗的反光,
更加强了空间的灵动氛围。
洗手区一侧是玻璃沐浴房,
全透明的设置是屋主认可的。
次卧
位于一隅的次卧 被全柚木包裹 ,
犹如一个森林小木屋。
深色的木饰面给人以安全稳定感,
也营造出静谧的睡眠氛围。
客卫
客卫实现 两分离 的设计,
洗手台被安置在了走廊尽头,
大大提高了其使用效率。
隐形门 被木格栅覆盖,降低存在感。
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曾用
“一座建筑物在揭幕那天的样子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建成三十年之后的样子” 一言,
来强调 居住体验 对于评价建筑作品的重要性。
而作为住宅空间,屋主的生活方式,
更是房屋最好的设计与呈现。
在本案的设计中,
设计师刻意留下了30%的「未完成」,
为屋主未来的生活预留了许多想象空间,
也沉浸在一种不断生长的空间气质里。
“未完成的状态和我们当前的生活很相似,
而未来的生活点滴会让它被逐渐填满,
这个家才更贴合我们的心。”屋主如是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