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造价的建筑材料价格风险及控制对策
wx_88393891
2022年05月18日 16:55:45
只看楼主

摘要: 创新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是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科学有效性与项目施工有序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筑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与落实成本优先战略的主要途径,更对建筑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及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的弊端,提出一些具体合理的新措施来实现其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目标。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材料价格;风险;策略 造价控制是建筑企业应对运营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与市场竞争激烈化局面的主要措施,而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甚至决定造价控制工作目标的实现率。因此,建筑企业应从队伍建设、方向目标、手段途径与内容环境等层面来改革升级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企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 创新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是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科学有效性与项目施工有序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筑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与落实成本优先战略的主要途径,更对建筑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及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的弊端,提出一些具体合理的新措施来实现其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目标。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材料价格;风险;策略

造价控制是建筑企业应对运营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与市场竞争激烈化局面的主要措施,而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甚至决定造价控制工作目标的实现率。因此,建筑企业应从队伍建设、方向目标、手段途径与内容环境等层面来改革升级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企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材料价格的主要内容

材料价格并不是单纯的指施工材料的采购价格,还包括施工材料的运输、保管、检验等环节产生的费用。其中,施工材料的采购价可以理解为材料的市场价或批发价,采购人员会在综合比较不同企业所生产相同类型材料价格、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其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与该材料的销售商签订相应的采购与供货合同。有的建筑企业会选择租赁专门的车辆来运输施工材料,会产生高速费、油费或人工费等,也可能要求销售商将材料运输到指定区域,此时,大多数销售商会选择适当提高材料价格;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丢失、损坏等情况,产生运输损耗费,间接影响材料所需要的总量与总价格。施工现场人员会根据材料的类型、性质、用途与数量来设定相应的存储区域与保管方式,对材料进行随机抽样,这些都会产生采购保管费与人工检验费,这些也是材料价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影响因素

2.1材料价格预估不合理

材料价格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会随着材料市场价格、运输、人工等费用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造价控制人员根据施工区域资源优势、经济社会水平与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等来合理估算材料价格,通过调整材料采购时间与地区、优化运输方式与频率、提高材料有效利用率等途径来降低材料价格。当前建筑材料价格并不稳定,需要建筑企业完善建筑材料市场调研机制,初步了解不同材料的价格变动范围,降低材料价格被高估或低估等情况的发生率。材料价格受原材料供需关系、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2.2用户诉求改变

用户对建筑工程施工效果诉求的变化与施工方案的临时调整也会造成设计费用的增加、原有材料的浪费,另外,还需要采购新材料及调整施工周期,间接增加材料价格风险。

2.3材料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建材市场各种材料的供需关系一直处于随时变化之中。当建材市场某种建筑材料的供需关系变成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节省建筑成本;若该建筑材料的供需关系变成供不应求时,该建筑材料的价格就会持续上涨,进而造成建筑成本的持续增加。简而言之,建筑材料价格受建材市场规律及供需关系的影响,虽然这是工程造价人员所无法预料与掌控的,但是工程造价人员应汇总多年来建材市场不同材料的供需关系变化规律,分析建筑材料价格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建筑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及现状等来合理推测建材市场各种材料的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工程造价管理对各种风险的预测与规避作用。

3材料价格风险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影响

3.1影响施工周期与效果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周期性、规模性、有序性与创新实践性的特点。项目施工之后,众多施工人员会根据施工方案来明确施工区域、方式及所需要的材料,但是工程材料种类与数量都比较多,需要施工人员明确不同施工区域或不同施工节点所需要材料的类型、数量及使用方法。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时间比较长,而施工期间的材料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体来讲,施工周期越长,材料价格实际费用与前期计算结果的差距就越大。

3.2影响工程风险系数

许多建筑企业采用限额施工的方法,材料价格在施工总费用中的占比较高。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施工期间费用的增加,部分建筑企业为降低施工成本而选择价格低、质量差的材料,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因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材料费用,容易造成工程中断,进而延长施工周期,对建筑企业经济利益与品牌形象等产生消极影响。

3.3增加合同纠纷发生率

材料价格变化范围的大小会影响工程项目预算与实际费用差额的大小,虽然建筑企业与用户签订施工合同,但是该合同没有对施工各环节与材料价格等进行明确且详细的介绍,以至于建筑企业与用户都认为对方应承担因材料上涨而产生的差价,双方相互推诿,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有序施工。

3.4降低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建筑材料成本是建筑总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施工效果与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建筑材料的数量与工程规模呈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工程规模越大,需要的建筑材料数量越多,当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时,会影响工程费用,扩大工程造价预估与实际的差额,无形之中影响了工程造价正常作用的发挥。

4建筑材料价格合同的管理

如何应对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当前施工企业增加利润与规避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材料价格变化风险,成立专门的建筑材料评估与采购小组,完善材料价格变动的应对机制与措施。

4.1材料价格维持不变

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概率较大,为了维持材料价格的稳定,业主方选择将材料价格变化的风险转嫁给承包商或材料供应商,这会增加承包商或材料供应商在工程施工前报价的风险,若低报材料价格,会压缩其利润空间,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损;若高报材料价格,则有可能丢失客户,增加其与业主方顺利合作的难度系数。因此,承包商或材料供应商应在综合分析建筑材料当前价格、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及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等基础上来合理报价,具体且详细的约定不同材料的价格及供应时间。该方法适合于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且材料需求量大的工程项目。

4.2材料价格实时调整

施工单位在前期准备期间,应综合考虑到材料价格会上涨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来设计专门的应对与解决方案。比如,可以设置材料价格上下幅度的合理范围,当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已经超过其前期预设的波动范围时,可以适当提高材料价格。虽然这种方法将价格上涨风险分摊给了业主方、承包商等,但是却不符合当前国家工程造价要求与标准,因此,这种方法不能适用,也容易让施工单位消极应对价格上涨风险及增加工程项目汇款的难度。

4.3材料价格合理调整

提前设定材料价格变化范围,当材料价格超过预设变化范围时,可以对超过价格波动范围的部分费用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实现了同时兼顾承包商与业主方经济利益的目的。施工单位的材料价格评估小组应根据该种方法的特点与内容来补充调整合同内容,比如,详细规定价格变化的幅度与超出部分分摊比例等,有效提高施工单位对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的控制能力。

5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措施

5.1加强沟通,完善施工合同

建筑企业应与用户进行建筑图纸、施工方案、材料选择、材料价格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详细列举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施工总费用的主要与次要因素,并指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建筑企业与用户应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补充与完善,明确双方的义务与责任,降低合同风险,比如明确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施工具体时间。另外,建筑企业与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约定在某一时间段内其价格的波动范围及价格变动的依据,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将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告知用户,缓解用户对价格增加的抵触情绪。

5.2完善材料价格调研与调整机制

建筑企业应建立材料价格与质量数据信息库,全面与专业的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材料的价格,汇总材料价格影响因素,概括材料价格变化的趋势与特点,要求采购人员及时录入其材料价格。造价控制人员应根据材料价格与质量数据信息库内容信息来合理调整材料价格变化范围,合理预算施工成本。同时,建筑企业还应根据材料价格及所需数量等来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利用抽样调查方法来了解水泥等材料的最新价格,通过增加调查频率的方式来降低价格风险,帮助企业提前准备好充足的资金,有效降低工程项目施工中断等情况的发生率。

5.3创新发包人供货模式

发包人供货模式又可以理解为甲方供应材料模式,则是让发包人来采购、运输与管理各种材料。用户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价格、质量,消除了用户对建筑企业使用劣质材料或以次充好等顾虑,更能买到符合用户价格要求与质量诉求的材料。同时,建筑企业会认真检查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及工具,形成三方监督与约束的模式,促使发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材料与工具,寻找更为合适的材料运输方式与路线,为获得高质量的施工结果奠定基础。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对材料进行定期抽查,详细记录不同材料的规格、数量及用途,促使施工人员合理与科学地使用材料,而不会为了节省体力与精力而浪费材料,有效地节省了施工成本。

5.4加强人员培训

建筑企业应对管理、财务与施工等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完善人员招聘、考核与奖惩机制。比如,对采购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建筑、市场经济及互联网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其掌握更多便捷高效的材料价格信息获取方法与经验,强化其法律与责任、节省意识,对存在虚报材料价格等行为的人员进行惩处,对于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员进行物质奖励,这些都促使采购人员约束自身的采购行为。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完善不同岗位沟通互动机制,定期分享彼此所获取的材料价格或工程进度的信息,优化施工方案变更流程与机制,避免因采购人员掌握信息落后重复采购,有效节省了时间、人员及材料成本。

5.5完善材料认质认价确认机制

不同材料价格使用处于变动状态,这需要造价控制人员对材料价格变动趋势与变化范围进行推测,并根据其推测结果来调整不同材料采购时间节点与数量,这样能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同时,不同材料适合不同的运输工具,可以让有更多运输经验的供销商来负责运输该材料,有效避免因运输管理失误而导致材料破损失效等情况的发生,降低了材料的损耗率。另外,施工人员还应准确且全面地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规格及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因使用方法错误而损坏材料,比如,项目施工中会使用大量的水泥,施工人员应了解水泥的硬度等级、生产厂商等信息。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施工人员对不同材料的使用能力。

5.6完善设计方案

施工单位应根据业主方诉求及施工方案来调整材料采购计划,比如,材料的类型与数量等,拓宽其与承包商、供应商之间的共同互动渠道,定期沟通材料价格变化相关的信息,经常抽查建筑材料的质量,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而出现以次充好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工程项目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还应明确不同材料的价格与质量,完善材料检查流程,通过合同中的附加协议或者补充协议等手段来明确彼此的职责,从而提高其对材料上涨的应对能力。

5.7加强监督与管理

施工单位应搭建建筑材料的采购、审核与监督体系,成立专门的材料价格调研、采购、管理及监督部门,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及其对建筑质量的影响力,并对所采购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督,降低以权谋私、以次充好等情况的发生率。同时,根据工程特征与规模、建筑要求等来组织正规专业的招标活动,综合考虑运输费用、材料价格与质量等多种因素来调整其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与方向,为材料的采购与有效使用奠定基础。

6结语

建筑企业应在明确价格风险对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工程质量及建筑企业发展速度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合同管理机制、人员管理机制及材料认质认价制度等途径来提高价格风险控制水平,为建筑企业及建筑行业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免费打赏
一切都随缘
2022年05月19日 17:22:25
2楼
很不错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和咖啡
2022年05月22日 22:57:43
3楼

点赞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