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6月13日消息,为推动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建筑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并于近日印发了《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建筑技术指南》 。该指南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模块建筑的设计、制作、安装、质量验收与维护管理。 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建筑(以下简称“模块建筑”)是主要采用 钢结构集成模块单元在施工现场组合而成的装配式建筑。 其中,钢结构集成模块单元(以下简称“模块单元”)是由工厂预制完成的钢结构主体结构、围护墙体、底板、顶板、内装部品、设备管线等组合而成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三维空间体。
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建筑(以下简称“模块建筑”)是主要采用 钢结构集成模块单元在施工现场组合而成的装配式建筑。 其中,钢结构集成模块单元(以下简称“模块单元”)是由工厂预制完成的钢结构主体结构、围护墙体、底板、顶板、内装部品、设备管线等组合而成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三维空间体。
模块建筑工厂完成度与集成度较高, 具有建得快、造得好、功能全等优势,适用于公寓、酒店、学校、宿舍、住宅、医疗、办公等民用建筑,也适用于部分工业建筑。 模块建筑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模式,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的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
模块建筑 在设计阶段 将建筑空间模块化,并进行建筑一体化和集成化设计,既保证了功能空间的可拓展性,又保证了构件重复率最大化;在 生产制作阶段 ,模块单元能实现工厂标准化流水线批量化生产,建筑质量的均好性得到较好地保证;在 施工安装阶段 采用整体模块单元装配安装方式,安装精度更高,装配速度更快,且在设计、生产与建造全流程中有利于实现数字化信息协同、追踪与管理。
据测算, 模块建筑的建筑主体装配率可达90%以上 , 现场用工量可比传统模式减少70% , 综合建设工期可比传统建造方式工期缩短1/3以上 。在绿色与低碳方面,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模块建筑 可减少现场建筑垃圾75%以上,减少90%以上的现场施工噪音污染 ,在实现标准化生产、快速集成装配的同时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高品质和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模块建筑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应用较多。近年来,模块建筑在我国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等省市也逐步得到应用,如近期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N20项目、昆山福园工业邻里中心等,建设项目类型涵盖了公租房、商品房、办公楼、酒店、学校等,最高建设层数达到18层。此外,模块建筑在疫情防控、军事设施建设、应急救灾等领域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