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大的设计院还是小的设计院出的施工图纸,现场施工过程中都会出现很多错误和漏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土建类甲级设计院工作十几年的人,让大明用亲身经历来尝试分析一些原因:
1、设计院做的不是设计,而是画图
设计是个人构思、想法的,其最基础、本质的应当是创造。但是,在建筑设计行业内,其实很多设计师们与其会说自己是设计师,更多自我调侃为画图狗。工程师们会因为甲方的各种需求,反复做修改,很多甚至违背设计师的想法,所以,这做的并不是一份设计,而是在完成甲方爸爸的“奇思幻想”,“设计师”不过是代为操作的工具人。
2、设计院内部的师徒制、校审制度
在设计院内部,一个专业负责人带着几个实习生、应届生,一年负责十几个项目,“高效”(快餐式)出图。
不同设计院有自己的出图标准,好的设计院、好的负责人会在自己的审查端口把控好,确保输出质量;大多数的公司或者工作室,就只希望施工图审查那里能够侥幸过关。
设计图纸校审又是常态会有很多的修改意见,一版图纸修改几次是很正常的。一来二往,即使是有要求的老总也会因为交图截止时间,而下放自己的要求,只要不违反“强条”就好了。
而且审图又是纯人工的操作,那么意味着中间可操作空间就非常大了。
3、设计院图纸,更多是为了审查
设计院的图纸是指导工程项目开展的最核心因素吗?未必!设计院图纸更多时候其实是为了应付审查。
大把的工程项目,在投标结束后,项目就直接开始施工运作,因为开发商也要抢时间。而设计院的图纸这时候也许才开始进入到设计阶段:结构先行,建筑在后,水、电、暖通专业跟在后面修修补补。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项目通过施工图审查、消防审查,帮助业主和施工方拿到项目施工许可证。
4、转包、分包制度
有实力的设计院,拥有做也做不完的项目。做不完,人手不够,很想赚这笔钱啊,怎么办?接了再说,接了再分包转包出去,分包给小设计院或者个人。图纸最终还是用的是这个设计院的图签、出图章。
那么,接这些大设计院的分包单子的设计院,普遍的议价能力是比较差,内部人员也是参差不齐,即使有大院在前端以自身的标准去要求接单的保证出图质量,但是人员就那样了,他们接受的知识体系,本就没有那么严谨,能怎么样?再加上时间紧张,先能通过施工图审查再说吧。
5、行业十年沉浮,设计单价并未增长
在以前,大家认为设计是很赚钱的。确实,这个行业有过辉煌的十几年。
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逐步褪色、中国新基建增速减慢,建筑设计行业逐步沦为夕阳产业。
土木建筑设计方向,是以平方为单位计算合同价的。这十年来,设计单价并没有涨多少,相反的为了能拿到项目,各种商务运作反而使得单价比十年前低了很多。
本质来说,就是土木建筑设计已经不赚钱了。
6、行业常态996,薪资普遍不高
大家都以为程序员996写代码是非常辛苦的,但我要说土木设计行业的辛苦程度不比程序员差。设计师们常态996,甚至007。我自己就试过经常加班到凌晨两点,一出设计院门口,大脑“嗡”一下,差点以为自己就要晕过去。
996对应的,程序员的年薪收入比较高的,几十万轻轻松松的。但是,土木建筑设计行业,一般来说,工作三四年能到年薪二十万,已经很开心了。
7、设计人员自身后续职业发展规划
值得一说的是,设计师很大一部分人员会跳槽去甲方、施工单位,因为薪资更高,事情不比设计院多。
同时,也会有一部分比较优秀的人员会选择出来自主创业,成立工作室之类,退出设计院打工人行列。
还有一部分人积极考证为谋求更好的待遇。考证就意味着花费很多时间在看书、刷题上,自然画图时间就少了。考过注册的,就升级为负责人,审审图、接接私单,日子也过得滋润。心也就不在上班的设计院了。
综上:现在的施工图纸质量越来越差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等到未来某一天,设计行业在项目建设周期中被重新重视起来,从业人员地位得到提升,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沉下心来对待设计这份工作,那时候再呈现出来的设计作品应该不会是今天这样子。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返回版块2.19 万条内容 · 57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路面基层洒水汽车消耗与用水量不知道如何计算路面是指各种筑路材料分层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结构物。 路面不仅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且要经受自然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的作用。路面不仅应提供汽车全天候地行驶,而且应保证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安全、舒适而经济地运行。因此, 路面应具有 足够的 强度和刚度、良好的稳定性 (包括水稳定性、干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等)、足够的 耐久性、 较高的 平整度 和良好的 表面抗滑性 以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