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1)表面流人工湿地: 指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上,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1)表面流人工湿地:
指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上,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表面流人工湿地示意图(来源:孟兆祯《风景园林工程》)
(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指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下,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示意图(来源:孟兆祯《风景园林工程》)
(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指污水垂直通过池体中基质层的人工湿地。
通常潜流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高,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造价较高;表面流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且受季节影响,却具有较好的环境美化效果。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将多个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单元串联或并联组合,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
(1)当人工湿地接纳生活污水或其他性质相近的污水时,基本工艺流程为:
预处理
指在人工湿地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格栅、沉砂、稳定塘等,降低人工湿地进水的污染负荷。如进水的污染负荷过高会对人工湿地造成损害,因而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使水质满足人工湿地负荷要求。
后处理
指在人工湿地后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保证出水达到排放或回用要求。
(2)当人工湿地接纳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时,通常污染负荷不高,可省略预处理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