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
小编语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具有便捷、高效和无需模具等优势。
现如今,海内外的诸多公司都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到3D建筑打印领域。
大林组作为日本知名的建筑企业,目前已经初步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果感兴趣的话,请继续往下看吧~
日本通过3D打印制造预制混凝土的
外壳代替钢模板
日本大林组基于水泥类材料的3D打印机外壳制造技术和利用机器人喷涂或浇注混凝土的技术,开发出了一个混凝土结构自动化施工系统。另外,大林组与日本Hume公司合作,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在了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制造上。
过去,在建造混凝土结构时,模板的组装拆除和混凝土的浇筑等需要大量的人力。此外,因为大型预制混凝土产品需要定制钢模板,所以从设计到交货的周期要长达10个月左右,制造成本高。
现在,由大林组开发的自动化施工系统通过3D打印机打印预制混凝土的外壳,并使用被编程了混凝土浇筑路径的机械臂进行喷涂、浇筑,自动施工。如此一来,不再需要制造、组装和拆除钢制模板,节省了劳动力,缩短了预制混凝土的生产流程,降低了模板的生产成本。
另外,3D打印机可以直接根据设计图生成机器人的控制信息,能够建造需要复杂模板和多种模板的结构。并且,由3D打印机打印的外壳会与混凝土合为一体,大林组已经证实了它与用传统方法生产的预制混凝土的强度相同。
# 特 点 #
自动化施工使生产更省力化
该系统通过3D打印机打印外壳,省去了模板的组装、拆卸工作。另外,机械臂会自动进行过去需要由几名作业人员完成的混凝土浇注工作,节省了多达三分之一的人力。
预制混凝土的生产过程缩短
与钢模板相比,3D打印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外壳,且转入下一个生产前不需要等待模板完成制作,因此,能减少预制混凝土的制造工序,大幅缩短时间。在需要用特制的钢制模板制造多个预制砌块的预制沉箱基础工程中,砌块的制造时间可以从10个月左右缩短到2个月左右。
其次,由于机械臂能自动打印外壳并浇筑混凝土,所以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制造,进一步节省了时间。
# 预制混凝土砌块自动化施工(浇筑方式)
降低模板的生产成本
在包括3D打印机费用和人工费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3D打印外壳仍然比使用钢制模板更便宜,模板费用最多可以降低50%。
日本使用使用特殊砂浆和超高强度纤维 增强混凝土“Slimcrete?” 3D打印建筑
大林组开发了一种使用3D打印机专用特殊砂浆和超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Slimcrete?”取代钢筋钢架的结构形式,在2019年制造出了日本最大的贝壳形长凳。现下,在通过了日本建筑中心的性能评估审查后,大林组正使用该结构形式建造一座“3D打印机示范楼”,这是日本第一个基于《建筑标准法》且获得国土交通大臣认证的建筑,将完全使用3D打印机生产所有地上结构件。
# 外观效果图
该设施的设计目的是用打印范围内最少的材料造出最大的空间,将墙壁做成多层,配置电缆和管道,像普通建筑一样使用,预计将于2022年11月完工。之后,大林组将对该建筑的结构、环境性和耐久程度进行评估,并作为3D打印技术的宣传设施向公众开放。
# 建筑物内部渲染图
未来,大林组表示将会吸取此次经验,继续求索,争取把该技术应用于多层、大规模建筑,甚至是宇宙空间的建设上。
# 特 点 #
完全使用3D打印机建造地上结构部件
除了地基和屋顶层的底板外,其他部件非外部制造组装,而是使用安装在施工现场的3D打印机打印。底板也是架设预先打印好的甲板后,再用Slimcrete填充。
此外,还将安装一个外部楼梯,在底板施工完毕后,将在屋顶层安装一台3D打印机,用于打印护栏浇筑模板,模拟两层楼房的上升墙,所以在技术上可以建造多层建筑。
# 施工步骤
利用3D打印机的特点制作曲面形状的
结构地板和复合墙体
可以制造复杂的曲面形状部件是3D打印机的特长。为了分散底板产生的力,加强了肋拱。
另外,为了安装空调、洗脸盆和照明等设备,墙壁采用多层结构,由结构层、隔热层、设备层(电缆保护层和空调管道层)组成。在通过3D打印进行主题工程的同时,完成隔热、设备工程的一部分,从而缩短工期,节省人力。
# 加强了肋拱 (从一楼地板仰望天花板)
# 3D打印出来的复合墙体
完善适合3D打印机施工的设计流程
本次,为了将建筑、结构和设备的各种设计和施工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只用3D制造模型的设计和制造流程,并开发了一个软件,自动生成打印路线、自动检查倾斜部分的堆叠特性和与障碍物的干扰情况。由此,建筑物的必要信息被添加到了设计形状中,缩短了施工前的准备时间。
小编语
未来,小编将会为大家介绍更多有关3D打印的内容,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