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湾湿地公园项目BIM技术应用
一杯好茶
2022年09月15日 08:54:46
只看楼主

绿水湾湿地公园项目BIM技术应用汇报     一、   项目说明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大保护战略,南京江北新区启动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建设,岸线总长26Km,绿水湾湿地公园建设列入三期工程,全长12 Km,占地面积15.82 Km



绿水湾湿地公园项目BIM技术应用汇报    
一、   项目说明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大保护战略,南京江北新区启动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建设,岸线总长26Km,绿水湾湿地公园建设列入三期工程,全长12 Km,占地面积15.82 Km 2 ,在“最美的岸线、最近的未来”总体目标下,实现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打造成长江沿线首屈一指的“长江洲滩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本工程主要设计任务是退渔还湿、水系连通、水路交通改造实现健康多养生境和特色宜人风貌。
二、   项目重难点分析  
本项目位于长江岸线滩面,占地面积大,基础条件差,调查内容多,传统踏勘难以全面透彻的掌握现场情况。湿地设计对场地布置、水动力、水质、土方平衡等有较高要求,传统模式的设计存在着工作效率低、验证性差等诸多问题。“江北生态门户”的特殊区位对景观风貌要求高,需要与参建各方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
三、 BIM技术应用
1、湿地公园设计
现场踏勘,本项目现场踏勘困难,因此采用无人机、无人船和人工测量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倾斜摄影模型可实现大场景的地形地貌巡视漫游和高程、距离、面域的测量以及的任意位置的剖切,快速生成断面图等,因人工测量不能做到点云级别的覆盖,为了提高模型精度,项目组配合GIS团队研发了水下地形构建软件,运用克里金算法,基于人工测图快速生成了建模所需的高精度数据,较好的还原了现状水下地形,在完成对DOM、DEM及水下地形数据的采集处理之后,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数据融合,形成现状三维地形,为项目的后续实施和BIM应用奠定了基础。
场地设计,将模型数据直接导入Civil 3D生成现状地形曲面,在现状地形上叠加DOM,结合生境营造,合理设计水域的开合变化及洲、岛、堤、桥的布局,应用Civil 3D生成设计曲面,可直观反映水深及多样化的环境条件,基于设计曲面进行道路参数化设计建模,完成由概念设计至BIM模型的转化,可以快速统计工程量并生成二维图纸,工程量及图纸随着方案调整实时变化。
水系连通,本项目需在关键节点处设置多个涵闸以改善水动力条件,涵闸数目众多且现状断面尺寸各异,为提高设计效率,我院对涵闸工程进行了标准化设计,创建了涵闸工程通用族库,实现了所有细部构件的参数化,涵闸工程涉及参数众多,在参数化图库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族参数重复和参数无法联动的问题造成了大量的工作冗余,我院自主开发了一套水利工程涵闸三维智能设计系统,该系统适用各类涵闸,可自由调整构件布置次序及类型,设置主参数后,在智能算法的推演下自动推荐涵闸组合方案,参数关联算法使细部参数的设置更加便捷、合理,涵闸设计完成后亦可输出基底应力、结构内力等荷载计算的相关结果,为涵闸的地基处理、结构设计提供依据,该系统可生成Revit三维模型并同步输出二维图纸,为涵闸工程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设计解决方案。
淹没分析与土方平衡,利用Civil 3D进行淹没分析,可直观展示淹没区和非淹没区的动态关系,实时调整场地竖向布置,保证设计水面率,实现水路连通,优化滨水景观布置,结合场地布置应用Civil 3D分区域计算挖填方量,实现土方平衡,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降低工程投资。
设计分析优化,项目区内的设计岛屿众多,水网纵横交错,深槽浅滩密布,不同水位会产生不同水陆边界,传统水动力模型边界处理工作量繁琐且准确性不高,本项目打通三维数字模型与分析模型的数据接口,利用Civil 3D曲面叠加的方法来寻求水陆边界,建立MIKE21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水位、水深、流速、水质的动态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航道路线、岛屿、垛田及涵闸建筑物的布置方案。
2 、蓄水闸设计
为保障枯水期绿水湾湿地的生态水位要求,新建一座集行洪、蓄水和景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蓄水闸采用底轴翻板闸结构,总净宽110米,单跨布置,闸门净挡水高度4米,蓄水闸设计基于Vault服务器部署项目协同工作平台,进行设计人员组织与权限分配,实现了各专业的协同设计,BIM模型导入Midas GTS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根据计算结果优化模型,BIM模型导入三维配筋软件,可快速进行结构配筋设计,生成二维钢筋图表,提高钢筋图出图效率及准确性,运用我院自主开发的工程量统计插件,设置统计、输出规则、计算模型工程量并生成清单,极大的提高了工程量统计效率。
3 、景观设计
在Mars平台中加载倾斜摄影、BIM模型等数据,实现周边场景快速还原,在PC或VR端进行三维可视化种植,可直观展示景观设计方案,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设计中可自主调节植物高度、冠幅、地径、胸径等参数,通过植物信息模型可快速查看植物的科、属、生态习性等信息,按场地生境类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模拟植物四季变化,可进一步优化树种搭配,更直观的感   受到不同季节的景观特色,通过飞行和人视视角进行景观视线分析,优化视线焦点引导、种植群落搭配以及竖向空间层次,进行真实日照情况模拟,直观展示植物郁闭度,合理调整   种植间距和密度,可一键导出详细的苗木清单表,准确控制投资,减少工作量。  
四、 心得及总结  
通过数字化技术在绿水湾湿地公园项目中的应用,有效提高现场踏勘和前期对接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因方案调整带来的设计工作量,采用多视角、多维度展现设计成果,为参建各方提供一个快捷高效的沟通平台,本次项目的实施也探寻出一条河湖岸线类项目的 BIM 应用技术路线,对类似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