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明渠设计规范
云卷云舒a
2022年09月16日 15:24:55
来自于防汛抗旱
只看楼主

知识点:排洪明渠 来源: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5.1 排洪渠道渠线布置,宜走天然沟渠,必须改线时,宜选择地形平缓、地质稳定、拆迁少的地带,并力求顺直。 7.5.2 排洪明渠设计纵坡,应根据渠线、地形、地质以及与山洪沟连接条件等因素确定。当自然纵坡大于1∶20或局部高差较大时,可设置陡坡或跌水。 7.5.3 排洪明渠断面变化对,应采用渐变段衔接,其长度可取水面宽度之差的

知识点:排洪明渠

来源: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5.1 排洪渠道渠线布置,宜走天然沟渠,必须改线时,宜选择地形平缓、地质稳定、拆迁少的地带,并力求顺直。
7.5.2
排洪明渠设计纵坡,应根据渠线、地形、地质以及与山洪沟连接条件等因素确定。当自然纵坡大于1∶20或局部高差较大时,可设置陡坡或跌水。
7.5.3
排洪明渠断面变化对,应采用渐变段衔接,其长度可取水面宽度之差的520倍。
7.5.4
排洪明渠进出口平面布置,宜采用喇叭口或八字形导流翼墙。导流翼墙长度可取设计水深的34倍。
7.5.5
排洪明渠的安全超高可按本规范表2.4.1的规定采用。在弯曲段凹岸应考虑水位壅高的影响。
7.5.6
排洪明渠宜采用挖方渠道。修建填方渠道时,填方应按堤防要求进行设计。
7.5.7
排洪明渠弯曲段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最小容许半径及渠底宽度的5倍。最小容许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7.5.8
当排洪明渠水流流速大于土壤最大容许流速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冲刷。防护形式和防护材料,应根据土壤性质和水流流速确定。
7.5.9
排洪渠道进口处宜设置沉砂池,拦截山洪泥砂。
7.5.10
排洪暗渠纵坡变化处,应注意避免上游产生壅水。断面变化宜改变渠底宽度,深度保持不变。
7.5.11
排洪暗渠检查井的间距,可取50100m。暗渠走向变化处应加设检查井。
7.5.12
排洪暗渠为无压流时,设计水位以上的净空面积不应小于过水断面面积的15%
7.5.13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暗渠基础埋深不应小于土壤冻结深度,进出口基础应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
7.5.14
排洪渠道出口受河水或潮水顶托时,宜设防洪闸,防止洪水倒灌。排洪明渠也可采用回水堤与河(海)堤连接。
荐资料:

某土地排洪渠设计cad全套施工图(4m_4.6m)(含设计说明,15张图)

https://ziliao.co188.com/d63108987.html 

GB T 50805-201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https://ziliao.co188.com/p62300949.html 

免费打赏
daghy
2022年09月16日 15:49:23
2楼

看一下。。学习下这方面的内容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