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源:审查人对网友提出个问题“设计未计入女儿墙刚度,造成模型失真”。 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有道理,但影响没那么大;有人说这纯属吹毛求疵,这么多年都这么干的,但都没进行计算,工程也没出事,证明没必要考虑这事。 对于这个审图意见我个人是十分认同并钦佩的,但如何考虑这个刚度影响,影响有多大却心里没谱呢?那看看计算结果吧,表格仅从弹性刚度上计算了考虑女儿墙刚度对梁的影响,结果显示刚度大概放大了十倍。
问题来源:审查人对网友提出个问题“设计未计入女儿墙刚度,造成模型失真”。
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有道理,但影响没那么大;有人说这纯属吹毛求疵,这么多年都这么干的,但都没进行计算,工程也没出事,证明没必要考虑这事。
对于这个审图意见我个人是十分认同并钦佩的,但如何考虑这个刚度影响,影响有多大却心里没谱呢?那看看计算结果吧,表格仅从弹性刚度上计算了考虑女儿墙刚度对梁的影响,结果显示刚度大概放大了十倍。
杆系的结构力学里,线刚度比决定一切,如果按实体深梁计算,会更复杂,因为还要考虑面外荷载和抗震,想想就头大,太可怕了!
实践设计中,一般的结构梁跨度在8米以内;混凝土女儿墙属于室外构件,要设构造缝,长度一般在6米~12米。也是就说很少有连续的混凝土女儿墙,实践中断缝靠施工自己掌握。
既往未考虑其刚度的工程耸立在那里,现在去检测可能也是完好的,所以很难说清这个刚度计入合理与否。如果考虑其刚度,是考虑弹性刚度还是开裂刚度?说不清。作为设计者如何考虑这个影响呢?好像还真没法考虑,既然说不清道不明,是否可以换个思路去解决呢?
出于面外安全角度考虑,高层建筑和重要建筑的高大墙体女儿墙采用混凝土。如果人为去控制女儿墙设计,从未知的刚度放大变成刚度可控,不难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工程问题各有高招,我个人给出几点设计大家建议供参考:
1、分段设竖向缝,合理设置竖向截断缝,设缝位置按设计要求,优点是几条说明就解决问题;缺点也明显,缝太多易渗漏,也容易造成梁顶部的墙裂缝。
2、伸缩缝间距宜取小值。综合砌体结构做法和现浇拉缝混凝土墙做法,分段设置“构造柱”,其他位置拉缝隔开。面外强度和稳定靠“构造柱”。优点是受力清晰,缺点是施工繁杂,容易渗水。
(感谢特工提供)
后记:实践中总结真理,理论又指导实践。针对这一工程课题,可谓是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课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