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地下室及裙房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确定

地下室及裙房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确定

发布于:2022-09-26 16:53:26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图片

一、定义

《高规》3.9.5地下室的相关范围定义:一般指主楼周边外延1~2跨的地下室范围;

《高规》3.9.6裙房的相关范围定义:一般指主楼周边外延不少于三跨的裙房结构。

设计时一般取包络。


二、抗震等级

    抗震措施是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具有足够的整体延性和塑性耗能能力,维持结构不发生严重损毁或倒塌的基本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两类措施。一类是内力设计值进行调整增大;另一类则是抗震构造措施(其中也包括对柱和墙肢的轴压比上限控制条件)。由于对不同抗震条件下各类结构构件的抗震措施要求不同,故用“抗震等级”对其进行分级。-------中国特色

    抗震措施=内力调整(6.2)+抗震构造措施(不需要计算的细部要求,6.3、6.4、6.5)-抗规


三、关于地下室抗震等级的确定

1.《混规》11.1.4、《抗规》6.1.3-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不需要做内力调整了)以下确定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经验,参考抗规14.1.4采用三级或四级。

    《抗规》14.1.4——丙类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的抗震等级,6、7度时不应低于四级,8、9度时不宜低于三级。乙类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的抗震等级,6、7度时不宜低于三级,8、9度时不宜低于二级。

2.《高规》3.9.5条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相关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四、关于裙房抗震等级的确定

    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的抗震等级,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结构体系确定抗震等级。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某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内外墙抗震缝节点cad详图

地下室外墙体超长(高)抗震节点构造详图


知识点:地下室及裙房抗震等级的确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1 万条内容 · 216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连梁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工作原理

1 连梁的定义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 ,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连梁是第一道防线,能够很好地起到耗能的作用。 2 强弱连梁的区分     连梁弯矩以水平作用下产生的弯矩为主,竖向荷载下的弯矩对连梁影响不大(荷载组合后两端弯矩仍然反号),一般情况下,跨高比较小(如小于5)的是连梁;跨高比较大(不小于5)连梁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