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校园” :当中学 / 幼儿园 / 社区中心 / 公园共享一块绿地
妈妈咪呀q
2022年10月25日 09:20:29
只看楼主

    01 多层的城市开放空间 项目地块南临机场河景观绿带,东临兴邦路特色街巷,北邻校场大道,位于南部新城重要街道和景观节点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周边绿色舒适的居住区,尺度宜人的商业区,自然生态的机场河绿带,智慧科技的市政设施,使这块集合教育文化,公共休闲,邻里生活,绿色生态的城市空间成为一条重要的绿色纽带。

   


01
多层的城市开放空间

项目地块南临机场河景观绿带,东临兴邦路特色街巷,北邻校场大道,位于南部新城重要街道和景观节点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周边绿色舒适的居住区,尺度宜人的商业区,自然生态的机场河绿带,智慧科技的市政设施,使这块集合教育文化,公共休闲,邻里生活,绿色生态的城市空间成为一条重要的绿色纽带。



作为南部新城整体滨水景观的一部分,建筑空间与景观节点有机衔接。立体景观步道链接城市广场,学校和社区中心,模糊了公共空间的界限,从而使场所向外延展、渗透,形成一个完整而流畅的城市绿带。学校灵活的空间管理使得风雨操场和室外运动场地对公众敞开,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界面的一部分。



设计通过多层城市公共空间的设置,以亲人的尺度创造出一个个自由开放的空间节点,丰富了市民的滨水体验。南侧沿河标高商业,城市标高商业,建筑标高露台,社区中心露台,中心绿地公园形成沿机场河岸的多层开放交流空间,打造健康生态和商业活力彼此交织,相映成趣的城市绿廊。



在露台上眺望朝阳与晚霞,在步道上细数游船与飞鸟,在这多维度的立体滨水体验中,居民与水系逐渐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结,加深了对城市的记忆,增强了归属感。


02
初中校园

传统的学校设计中,有限的课间休息时间,建筑垂直通行高度,以及到操场的距离使得师生无法有效地利用休息时间放松和运动。规整的建筑空间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但同时也间接限制了思维、束缚了交流的可能性。我们认为现代的、国际化的学校应该是绿色的,开放的,活力的。




穿过东南侧公园走入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底层连通的交流空间,无阻隔延伸到学校各个角落,创造了更多偶遇和交流的机会。教学楼之间的覆土绿化作为坡地花园,让绿色蔓延进教学空间,使自然生态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建筑的二层设置多功能通行和运动平台,给师生的课间生活提供放松和运动场所。运动空间和教学空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织。两者之间的张力营造出别有趣味的空间,引发探索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劳逸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四、五层走廊的西侧端部进行了多样化的处理,形成了二层高的空中共享花园,同时向操场敞开,提供了广阔的视野。空间的尺度层层打开,使行走在走廊中的体验丰富而有韵律。西侧端部楼梯转向西北方向,在让出空中花园空间的同时,形成有特色和秩序的城市立面。屋顶可设置农场,为师生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整个设计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户外运动和交流空间,不再被层高和距离束缚于教室内。教学楼北侧20米退距,种植防噪音绿带,远离校场大道干扰。风雨操场的凸窗,布置透明LED屏幕,可提供体育比分,学校通知播放等功能,同时也是城市的媒体之窗,与教学楼一同成为沿校场大道的城市地标。

03
幼儿园


幼儿园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建筑尽可能退界,并在北侧东侧布置服务空间,隔绝校场大道,特色街巷对活动室和寝室的噪音干扰。建筑北侧与中学,东侧与社区中心形成连续建筑界面,塑造城市空间氛围。整个建筑形成一个有内部庭院的三角形,既有内向性又有外向性。中间的绿化庭院有利于活动室空气流通,又增强了内部的视线连通。活动室与寝室面向南面,与学校、社区中心一起围合出安全且阳光明媚的室外活动空间。



04
社区中心


社区中心通过南侧坡地与绿化公园空间相连接,成为了公共绿地的一部分。坡道将绿色生态引入社区中心的内部,与层叠的楼板一起形成连续的形体,并在各层形成开阔的观景露台,供人欣赏机场河的沿岸风光。通透的内部空间把建筑内外连成一个整体,最大化场所中视线的连通性,打造开放绿色的社区共享空间。



05
地下空间


中学,幼儿园,社区中心,绿地公园地下室综合布置。引入地下标高城市支路概念,从场地东北侧和西南侧进入地下空间。在地下室各建筑分设管理点,既保证了地下室的使用效率,又可以灵活统一或分别使用。

中学和幼儿园设置地下接送区,减小上下学高峰时段对城市道路的拥挤。社区中心与公园绿地共用下沉空间,作为由地下室通向户外的入口,同时也丰富了地面景观的层次。


主持设计师:南旭
设计团队:张一,魏澜,余宏智,唐慧莲,曹洋
结构顾问: 张准
联合体: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竞赛举办方:南京市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状态:竞赛入围
设计时间:2022年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