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是路面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材料。沥青路面在高温天气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自身闭合裂缝,达到回复自身强度的效果。但沥青经过多年使用老化,这种自修复性能逐渐丧失。此时,通过补充相应的消失成分或相似作用成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但研究表明,修复剂从沥青混凝土表面向下的渗透深度一般不超过2cm;且修复剂的使用往往导致路面的摩擦系数下降,同时附带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沥青是路面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材料。沥青路面在高温天气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自身闭合裂缝,达到回复自身强度的效果。但沥青经过多年使用老化,这种自修复性能逐渐丧失。此时,通过补充相应的消失成分或相似作用成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但研究表明,修复剂从沥青混凝土表面向下的渗透深度一般不超过2cm;且修复剂的使用往往导致路面的摩擦系数下降,同时附带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由White等于2001年率先提出,并成功应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微胶囊是一种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封存的一种微型容器,其直径大小可以从几十微米到上千微米。微胶囊主要包括囊芯和囊壁两部分,囊芯主要由需封存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等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而囊壁作为微胶囊外部的薄壁膜,将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分子组成。
在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车辆荷载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在路面内部产生微裂缝,当裂缝在传播途中遇到微胶囊,宽度大于微胶囊的应变极限时囊壁破裂,在毛细管虹吸作用下修复剂移动至微裂缝表面,并与已嵌入沥青混合料中的催化剂发生聚合反应,将微裂缝粘结。
沥青路面中微胶囊修复裂缝示意图
![图片](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
微胶囊在沥青中具有稳定性。 -
微胶囊在沥青中具有抗热性。 -
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界面条件。
内容源于网络,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https://ziliao.co188.com/p46981592.html
知识点:沥青路面自修复—微胶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