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点布置及监测频率要点
土垚垚
土垚垚 Lv.2
2022年12月15日 11:16:13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基坑监测频率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规定 1、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一次,直至开挖停止后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 2、当地面、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沉降,遇到降雨、降雪、气温骤变,基坑出现异常的渗水,坑外地面荷载增加等各种环境条件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连续监测,直至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

基坑监测频率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规定

1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一次,直至开挖停止后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

2、当地面、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沉降,遇到降雨、降雪、气温骤变,基坑出现异常的渗水,坑外地面荷载增加等各种环境条件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连续监测,直至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

3、当位移速率大于前次监测的位移速率时,则应进行连续监测;

4、基坑监测频率与基坑类别、施工开挖深度、基坑设计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各项参数,准确判断监测频率;如遇突发情况,加大监测频率。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与《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关于“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频率有所不同,从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定夺。

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

基坑类别

施工进程

基坑设计深度(m)

≤5.0

5.0-10.0

10.0-15.0

>15.0

一级

开挖深度(m)

≤5.0

1次/1d

1次/2d

1次/2d

1次/2d

5.0-10.0

-

1次/1d

1次/1d

1次/1d

>10.0

-

-

2次/1d

2次/1d

底板浇筑后时间(d)

≤7.0

1次/1d

1次/1d

2次/1d

2次/1d

7.0-14.0

1次/3d

1次/2d

1次/1d

1次/1d

14.0-28.0

1次/5d

1次/3d

1次/2d

1次/1d

>28.0

1次/7d

1次/5d

1次/3d

1次/3d

二级

开挖深度(m)

≤5.0

1次/2d

1次/2d

-

-

5.0-10.0

-

1次/1d

-

-

底板浇筑后时间(d)

≤7.0

1次/2d

1次/2d

-

-

7.0-14.0

1次/3d

1次/3d

-

-

14.0-28.0

1次/7d

1次/5d

-

-

>28.0

1次/10d

1次/10d

-

-

注: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1/1d



监测项目

监测

周期

测点数量

测点的布置

监测方法及精度

监测频率

桩墙顶(支护结构圈梁围檩、冠梁、基坑坡顶等)水平位移、垂直沉降

全过程

每一边不少于3点,且每20m不少于1点,每一基坑不少于8点

沿基坑周边布置,每边中部和端部均应布置观测点,且观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米。观测点设置在与 支护结构刚性连接钢筋混凝土冠梁上,或钢筋混凝土护顶上

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监测,精度不低于1mm

开挖深度≤5m及基础底板完成后,1次/2天;其它1次/天

支撑轴力

支撑设置至拆除

构件的10 %,且不少于3个,每一支撑不少于3点

设置在主撑等重要支撑的跨中部位,每层支撑都应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截面进行测量

用安装在混凝土支撑内部、与受力钢筋串联连接的应力传感器测试。钢支撑采用与支撑串联连接的 、与支撑断面尺寸相同的应力传感器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

立柱变形

全过程

不少于构件的20 %,且不少于3个

直接布置在立柱上方的支撑面上,每根立柱的垂直及水平位移均应测量,多个支撑交汇、受力复杂处的立柱应作为重点观测点

水准仪、经纬仪监测。精度不低于1mm

坑外地下水位、坑内地下水及基坑渗漏水状况

降水过程

每边不少于1点

坑内地下水位的观测井(孔)在基坑每边中间和基坑中央设置,埋深与降水井点相同。坑外地下水位观测井(孔)设置在止水帷幕以外,沿基坑周边布设

通过水位观测井用水位计观测检查或测量检查。最小读数值不大于10mm

1次/2天

邻近房屋沉降、倾斜、裂缝

开挖至±0.00

每一建(构)筑物或重要设施不少于6点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沿建筑物四角外墙每10-15m或每隔2-3根柱设置一点;裂缝、沉降缝、伸缩缝的两侧及新旧建筑物、高低建筑物的交接处均应设置点。裂缝点的布置:在裂缝两测布置;倾斜点的布置:应沿对应观测点的主体竖直线布置,整体倾斜按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置;分层倾斜按分层部位、底部上下对应布置

用水准仪、经纬仪等进行测量。精度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的规定

开挖深度≤5m及基础底板完成后,1次/2天;其它1次/天

地下管线沉降与水平位移

开挖至±0.00

每10m设一观测点

在管线的端点、转角点和必要的中间部位设置;具体的观测点应设置在管线本身或靠近管线底面的土体中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

全过程

每一边不少于1点,边长大于50m时,可增加1~2点

在结构受力、变形较大的部位设置。测斜管应沿基坑每侧中心处布置,边长大于50m基坑,可增设1-2点,设置在支护结构内的测斜管应与结构入土深度一致

在支护结构或基坑附近的土体中予埋测斜管,用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测向位移。精度不低于1mm

1次/2天

支护结构(板墙、圈梁、围檩冠梁等)内力

全过程

每一边不少于一点

在基坑每侧中心处布置,深度方向测点的间距一般为1.5~2.5m

用安装在支护结构内部、与受力钢筋串联连接的应力传感器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

1次/3天

支护结构(板墙)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

全过程

一般基坑平面每边不少于2点,竖向布置的间距一般为2-5m

设在基坑每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

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或土压力计的方法监测。精度不低于1Kpa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裂缝、地面超载状况

开挖至回填

每一边不少于2点,且每20米不少于1点,每一基坑不少于8点

应设置在基坑深度的2-3倍的范围,在基坑纵横轴线或有代表性的位置由密到疏布置测点

观测检查或仪器测量检查,精度不小于1mm。总体裂缝采用目测,单个裂缝采用裂缝观测仪观测,最小读数不低于0. 1 mm

1次/2天

自然环境(雨水、气温、洪水等)

设计时



检查气象资料


锚杆、土钉的应力和轴力

全过程

非予应力锚杆和土钉抽取构件的5 %,予应力锚杆抽取构件的10 %,且不少于3个

每根锚杆上的测点应设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和地质复杂的区域

应在锚杆或土钉上安装应力传感器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

1次/2天

基坑底部回弹和隆起

开挖至基础底板完

以最小点数能测出坑底土隆起量为原则布点

基坑中央和距边缘约1/4坑底宽度处以及其他变形特征位置设置观测点。对方形圆形基坑,可按单向对称布点;矩形基坑,可按纵横向对称布点;复合矩形基坑可多向布点

用埋设的土体分层沉降仪监测,不同深度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隆起变形,精度不小于1mm




基坑监测点布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容源于网络,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某地区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节点详细)

https://ziliao.co188.com/d62799855.html


知识点:基坑监测点布置及监测频率要点


免费打赏
内德维德
2022年12月15日 11:33:47
2楼

不错的资料,谢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