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联合国铁集团 近日 正式批复《北京市域(郊)铁路功能布局规划(2020年-2035年)》,这是国内首个路市共同组织、共同编制、共同批复的超大城市市域层面网络规划。规划线路共12条,总计约874公里。近期重点推动城市副中心线、东北环线等8个项目的前期研究。
北京市政府联合国铁集团 近日 正式批复《北京市域(郊)铁路功能布局规划(2020年-2035年)》,这是国内首个路市共同组织、共同编制、共同批复的超大城市市域层面网络规划。规划线路共12条,总计约874公里。近期重点推动城市副中心线、东北环线等8个项目的前期研究。
“开往春天的列车”S2线、沿途风景如画的怀密线、连接怀柔区与城市副中心的通密线、飞速发展的城市副中心线……目前,北京已开通运营4条市域(郊)铁路,市域内运营总里程约365公里,共计24座车站。
按照“利旧优先、四网融合、廊道集约、多点锚固”的方案,《布局规划》规划12条线路,分为14个规划项目,总计约874公里。规划形成“半环+放射”的市域(郊)铁路网络布局,其中“半环”串联城市副中心与多点新城,“放射”覆盖雄安新区、天津、唐山等7个主要方向,服务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城市沿廊道“簇轴式”发展。可以看到,规划突破北京市域范围,覆盖北京市域主要空间走廊方向,有效串联北京市域和跨界城市组团,充分预留系统拓展弹性空间,为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布局规划》明确,在12条规划路线的14个项目中,9个项目为通勤线路,总长约627公里;5个项目为旅游线路,总长约247公里。“划分通勤和旅游线路,主要是结合城市空间结构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勤线路提供早晚高峰时段公交化服务,旅游线路则重点提供生态涵养区城镇组团与旅游景区的交通出行,后者会引入市场化运作,推出周末时段的特色化服务和整体包装,打造精品特色的旅游服务。
依托市域(郊)铁路,本市将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整合城镇发展空间。助力教育医疗、行政办公等有序疏解,促进承接地发展;促进内外功能区联动,推动产业转移和协作。《布局规划》也有助于推动首都功能优化,加强政治中心保障,引导过境交通疏解与分流;完善文化中心服务,强化重要节点的联通;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出行便捷度,改善内外交通转换效率;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多样化出行需求,优化职住联通效率,提供高品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