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观 道教创自东汉后期,是中国土生的宗教,尊奉老子为教主,唐宋时期大盛。 道教建筑称观或宫,是道士祀神、修炼、举行斋醮仪式的场所,基本为院落式布局。
宫观
道教创自东汉后期,是中国土生的宗教,尊奉老子为教主,唐宋时期大盛。
道教建筑称观或宫,是道士祀神、修炼、举行斋醮仪式的场所,基本为院落式布局。

宫观的演变
东汉
东汉末道教初兴,道士往往选择深山幽谷静修,逐步兴建起静修的“静”(靖)和祭神的“治”,是一些简单的瓦屋或茅屋。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玄学兴盛,名士风流谈玄说道,道教建筑也演变为“馆”或“观”,如庐山招真馆。
唐宋
唐宋两代,道教渐渐融入儒、佛的祀仪及止观、禅定学说,加之一些帝王笃信道教(如唐太宗、宋真宗、宋徽宗),道教建筑规格进一步提升,演变为宫观。


宫观的形制
道教建筑并未形成独立的系统与风格。
道教建筑一般称为宫、观、院,其布局和形式,大体仍遵循我国传统的宫殿、祠庙体制。即建筑以殿堂、楼阁为主,以中轴线做对称式布局。
与佛寺相比较,规模一般偏小,且不建塔、经幢。但道教有打醮等仪式,有时需要露天活动,殿前多有大的月台。
道教建筑以其规格之不同,
分为不同形制。
其中规格最高的一等要属帝王宫城式。

▲泰安市岱庙
再一种形制是庭院式。
这种形制道教建筑中较多采用,
多属规模较小的建筑,便于道士静修。
它类似传统民居的四合院、三合院,
有的也接近于园林的布局。
它可分为四种类型:
1.高山型
如泰山玉皇庙,建于天柱峰顶。

▲泰安市泰山玉皇庙
2.依山傍水型
如崂山太清宫,它背依老君峰,面临崂山湾,依山面海;福清石竹山,东张水库建成后也形成依山傍水之势。

▲福州市福清县石竹山
3.园林型
这种道院结合园林布置,有山有水,亭榭曲廊俱全,是一种园林道院,华山玉泉院、太原晋祠可为代表。

▲太原市晋祠
4.岩洞型
这种形制原多为道士静修的山洞。尔后有的因洞布局为殿堂,如青城山天师洞、永泰名山室。

▲福州市永泰县名山室
道教的许多宗教仪轨模仿佛教,所以道教建筑与佛寺基本相同,没有特别的宗教特征。
如佛寺山门设两金刚力士,道观设龙虎神像;佛寺天王殿设四天王,道观设四值功曹像;佛寺大雄宝殿供三世佛,道观三清殿供老子一气化三清像;佛寺有戒坛、转轮藏,道观也有同类建筑等。但道观中没有佛寺某些特殊的建筑,如大佛阁、五百罗汉堂、金刚宝座塔等。

▲江西省龙虎山
除此之外,道观中的塑像和壁画的题材多为世俗常见,建筑风格也比较接近世俗建筑,总体而言,道教建筑的宗教气氛不如佛寺浓厚。

道教民间信仰
道教面向民间的重要表现是扩充各地居民习惯崇拜的神祉作为道教神祉,如文昌、八仙、吕袓、关帝、天齐王等,在某种情况下,它们比道教的正统神更为重要,甚至为它们单独设置宫观,因为这些神都是凡人持道修炼成仙的,其事迹都是与平民生活休息相关的慈善行为,堪为人间楷模,具有更大的宗教吸引力。
福州道教民间信仰中:
自然之神信仰的有以东岳帝君信仰为主的东岳庙、泰山庙等;
凡人持道修炼成仙,且获得广大信仰的有文昌、妈祖、临水夫人、张圣君、卢公、泗州老佛、五灵公、白马三郎、闽王等等;
各种动物精怪的信仰,如蛇王、猴王等。
坛庙的布局
此类坛庙的布局相对固定,合院式的平面,大门为五岳朝天式、入为戏台,戏台倒朝,面向大殿,以戏娱神。
戏台前方为天井,两侧为看楼连接钟鼓楼,部分坛庙大殿后有后殿或后楼。
天井见天极小甚至没有,戏台与大殿之间一般设落地或不落地的拜亭。

▲福州市闽侯县南屿福壚寺

▲福州市永泰县龙岩寺
每逢节日,庙内举行庙会,搭建戏台(有的庙内建有戏台),唱戏酬神,热闹非凡。所以民间庙宇又是平民祈福求寿、游乐购物的场所,有很大的群众性。

清代道教宫观中的佛道混合的趋向更为突出。为争取平民的信奉,往往在宫观内增加相当多的佛教内容,或者与佛教寺院混构。
这类建筑有的以佛为主,兼有道教内容,如佳县白云山庙;有的佛道兼半,各成系统,如中卫高庙;有的是释、道、儒三教合流,信仰内容混合布局。
以永泰麟瑞阁为例:
一层祭祀土地正神,也是民间的财神;二层祭祀卢公;三层祭祀仓颉、孔子、孙真人(孙思邈);四层祭祀文昌帝君;五层祭祀魁星。
麟瑞阁中祭祀的神祗包含儒释道三大宗教,亦有本土化的民间信仰。各种宗教在此融合,保佑一方平安。这种多教合一的祭祀,是福建本地信俗的集中体现。

▲福州市永泰县城麟瑞阁

宫观的建筑装饰
清代宫观建筑的装饰意味也明显加强,雕塑手法应用更为普遍。
南方道教建筑的外观造型更经仔细推敲,翼角纷叠,脊饰华丽,彩绘、泥塑等精彩纷呈,更注意建筑物的观赏性。
清代道教宫观建筑艺术在小巧、自由、灵活、细腻的风格创造上,较其他宗教建筑更有成效。

▲福州市连江县凤岩境壁画
知识点:宫观
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