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调谐式阻尼器质量 一、前言 对阻尼器的原理以及在高层建筑中抗风应用做了简单介绍,本文主要介绍阻尼器在抗震设计中应用。 阻尼器也叫动态修改设备或者叫保护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首批应用之一是在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安装了10,000个粘弹性双层剪切阻尼器。随后,在新西兰进行了有关被动式阻尼器利用的重大研究。然而,减震器发展的主要诱因是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发生了几次地震,包括Loma Prieta(1989)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的Northridge(1994)以及日本的Kobe(1995)。同时抗风设计的并行发展发生在20世纪后期。
知识点:调谐式阻尼器质量
一、前言
二、抗震消能减震系统介绍
1、主要消能减震系统介绍
目前在项目中所用到阻尼器主要有这几种,它们是根据使用的控制机制进行分类的。定义了以下三个主要类别(请参阅表1):被动、主动、半主动和混合以及隔震系统。
被动系统具有恒定的属性,而主动,半主动和混合系统会根据负载需求更改其属性,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外部能源才能正常工作 。隔震系统被认为独立于其他两个类别,因为主要功能是将建筑在隔震层上下分成两部分不同结构响应。
表1 阻尼器的分类
位移型系统 |
速度型系统 |
混合系统 |
运动型系统 |
金属阻尼器 |
粘滞阻尼器 |
摩擦摆 |
质量调谐阻尼器 |
自回复系统 |
粘弹性阻尼器 |
液体调谐阻尼器 |
|
表3 主要分布式阻尼器对比
@CTBUH
主要阻尼器示意图:
@ARUP
@ARUP
2、阻尼器的布置
@CTBUH
@CTBUH
@CTBUH
三、消能减震的策略
1、结构动力响应特点
让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结构高度下地震响应。第一栋4层房子,结构T1=0.7s,第二栋12层,结构T1=1.5s 第三栋24层,结构T1=4s
我们对上面三栋结构分别输入同一条场地时程波,大家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结果,就是最高的建筑反而受到”激励“最小。为什么呢?
我们由时域到频域在看一下,看看我们计算地震力都非常熟悉的加速度反应谱
在看看位移谱,不同高度建筑位移所带来的反映是如何在位移谱体现的:
@ARUP
前面概念性介绍不同结构在地震下响应,我们了解不同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响应,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设计消能减震系统。
2、消能减震的策略
1)刚性结构(T<1s)
如果业主不愿意投资基础隔震方案,只要结构系统非常灵活(即低高度,但钢框架、木框架等),阻尼器可能会有一定效果。然而,附加阻尼通常最多为+1%到+3%。因此,设计荷载仍很可能远大于规范规定值,比“标准等级”结构更昂贵。
@ARUP
隔震系统的有效性目标应为4.0至5.0秒的模态周期。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位移应控制在500mm以下,阻尼器可以用于减小隔震系统的位移响应。
@ARUP
2)普通结构(1s
结构的第二模态周期很可能在1.0秒左右。虽然质量参与的百分比可能很小,但由于反应可能是3到4倍,因此效果可能是显著的。请注意,选定的阻尼方案也会抑制此模式。
@ARUP
3)柔性结构(T>3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