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试高测电气控股有限公司 为您解答:发电机的温升试验方法根据《预规》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应做温升试验:(1)定、转子绕组更换后。(2)冷却系统改进后。(3)第一次大修前。(4)必要时。试验的目的如下:(1)了解发电机运行时各部分的发热情况,和制造厂的技术条件相对照。(2)确定发电机出力。(3)校验冷却系统的冷却效力。一、测试方法1、制订试验方案,包括目的、负荷方式、测量手段、技术要求和措施、接线(如图1-1所示)、分工等。
湖北中试高测电气控股有限公司 为您解答:发电机的温升试验方法
根据《预规》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应做温升试验:
(1)定、转子绕组更换后。
(2)冷却系统改进后。
(3)第一次大修前。
(4)必要时。
试验的目的如下:
(1)了解发电机运行时各部分的发热情况,和制造厂的技术条件相对照。
(2)确定发电机出力。
(3)校验冷却系统的冷却效力。
一、测试方法
1、制订试验方案,包括目的、负荷方式、测量手段、技术要求和措施、接线(如图1-1所示)、分工等。
图1-1 温升试验接线图
PA一电流表;PV一电压表;PW1、PW2一单相瓦特表;
P一功率因数表;PV1一毫伏表
2、测量转子绕组在冷态下的直流电阻。
3、对新安装的发电机应在四种负荷下进行:第一次为额定容量的60%~65%;第二次为额定容量的70%~75%;第三次为额定容量的80%~90%;第四次为100%的额定容量。
4、应在额定进风温度、额定氢压及入口水温条件下进行。
5、在试验中要求转子电流保持稳定,误差±1%,定子电流、电压及有功功率保持不变,三相平衡,误差±3%。
6、试验时,自动电压调整器应予以切除。
7、进风温度误差小于±1℃。
8、在某一负荷下,每隔0.5h读一次表,最后1h中每隔15min读一次表,当连续三次的温度变化不大于1℃时,可认为达到稳定(一般需3~4h)。
9、用专用铜刷在滑环上测量转子电压。
10、记录整理。根据测得的转子电阻R2,从温度关系曲线查得对应的转子温度t2,减去进口风温,便为转子温升。选取最高的定子铁芯和绕组温度,减去进口风温,即为相应的温升,如果对埋入式温度计有怀疑,可用带电测温方法(取平均温度)进行校核。
11、给制曲线。曲线横坐标为定子电流或转子电流的平方,纵坐标为定、转子绕组,定子铁芯的温升。
12、对人口风温的校正。在入口风温不是额定值时,可用式(1-1)进行校正。
θ2=θ1+△θ
△θ=θ1×(t2-t1)/[235(1+m)+t1] (1-1)
式中 θ2一一入口风温为t2的定(转)子温升;
θ1一一人口风温为t1的定(转)子温升;
△θ一一定(转)子绕组温升校正值;
m一一系数,用于定子时,空冷为1.5~2,氢冷低氢压为1~1.5,高氢压为0.65~0.85,电流密度大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值;用于转子时,表面空冷为0.35,表面氢冷为0.2,氢内冷为0。
二、实例说明
1、实例1-39 全换定、转子绕组,并加以改造。
某电厂对一台50MW发电机进行了全换定、转子绕组,并加以了适当的改造。改造后进行了温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造的效果是良好的。不但提高了安全性,且降低了温升。在试验中还采用了带电测温。定子绕组的温升曲线如图1-2所示;转子绕组的温升曲线如图1-3所示。
图1-2 定子绕组温升曲线(额定电流3050A)
1一改前端部铜温升;2一改前带电测温温升;3一改后带电测温温升;
4一改前检温计温升;5一改后检温计温升
该机通过多年的实际运行,证明改造是成功的。
2、实例1-40 增容改造
某电厂对一台300MW汽轮发电机进行了增容改造,改造后进行了温升试验,发电机容量从300MW增容到330MW。温升试验是在330.4、340.0、350.0、326.9、334.2、327.1MW不同负荷下进行的,取得了容量为330MW,cosφ=0.85时的各部分温升。测试结果见表1-1,将此结果与制造厂规定的发电机各部温度限值(见表1-2)相比,可见在330MW额定工况下,发电机各部分温升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图1-3 转子绕组温升曲线(额定电流635A)
1一改前转子绕组温升;2一定子改造后转子绕组温升;
3一定转子改造后转子绕组温升
表1-1 温升试验数据(℃)
定子线圈
定子铁芯
转子线圈
转子集电环
层间平均温升 24.28
层间平均温度 69.68
层间最高温升 28.80
层间最高温度 74.20
最高出水温升 14.90
最高出水温度 60.30
最高温升 55.57
最高温度 98.60
最高温升 43.80
最高温度 86.83
最高温升 20.10
最高温度 55.10
表1-2 制造厂规定温度限值(℃)
允许温升
允许最高温度
测量方法
定子铁芯
转子线圈
定子线圈
定子线圈出水
转子集电环
70
50
55
120
110
90
80
120
热电阻
电阻法
热电阻
热电阻
红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