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 不少日本摄影师和中国摄影师来到大同, 对艺术瑰宝华严寺、善化寺进行拍摄, 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本期, 我们来看一组前所未见的图像, 这些照片清晰度很高, 是人们回忆老大同风华的宝贵资料。
民国时期,
不少日本摄影师和中国摄影师来到大同,
对艺术瑰宝华严寺、善化寺进行拍摄,
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本期,
我们来看一组前所未见的图像,
这些照片清晰度很高,
是人们回忆老大同风华的宝贵资料。
善化寺
善化寺俗称南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唐。整个善化寺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前两处殿宇为金代建筑,后面的大雄宝殿是辽代建筑。它是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 1937年善化寺,应是从南城墙上拍摄。
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层次分明。
文殊阁已毁,普贤阁仍在。
▲ 山门,和现在没啥变化
▲ 三圣殿还是土墙
▲ 大雄宝殿月台,好像门不太一样
▲ 这抱鼓石依旧在山门
▲ 三圣殿前供关公,现在没了
▲ 斗拱如莲花绽开
▲ 二十诸天像
▲ 朱弁碑,在和现在位置不一样
《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
朱弁撰于金皇统三年(1143),
大定十六年(1176)立碑。
▲ 天王像
▲ 这么美的香炉,现在看不到了
▲ 金代的普贤阁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区西北,俗称为上下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宁八年(1062 年),大华严寺在辽道宗的敕命下建设落成,严格来说,应该是在辽兴宗的建设基础上扩建而成。辽代华严宗盛行,华严寺的建立正反映了皇家对其的推崇。
华严寺是国内少有的坐西朝东的寺院,这和契丹民族崇拜太阳的习俗有关,在一些辽代寺院遗址中,这种布局其实并不少见。
辽金更替之时,大同成了战场,华严寺也遭战火,金初仅余薄伽教藏殿、守司徒大师影堂(即海会殿)和宝塔、斋堂等建筑。天眷三年(公元 1140 年),在几位高僧的募资和主持下,华严寺迎来了大规模复建。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雄宝殿即为此时所建,它就重建在辽代大殿的原址之上。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原来的辽代大殿很可能是一座十一开间的巨构,里面存放着辽道宗之前七位皇帝的造像,乃皇帝祭拜御容之处。这是辽代非常重要的仪式,足见华严寺在西京的地位之重。
金元时代,华严寺在数位高僧的主持下,一直处于帝国佛教网络之中,建筑和规模都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与发展。到了元末,佛寺又遭战火侵袭,仅余薄伽教藏殿、海会殿和大雄宝殿。明朝的大同作为军边重镇,一切以军事为重,明初衰颓的华严寺也成了粮仓,辉煌的寺业就此中断。
▲ 上华严寺
▲ 华严寺大雄宝殿前景
▲ 月台上的清代铁炉和佛龛
▲ 海会殿观音
▲ 大殿内清代彩画和壁画,很漂亮
▲ 下华严寺的正殿,安的门还是四合院式的
▲ 前面的清代小彩塑已经没有了
▲ 辽代菩萨造像
▲ 佛陀释迦
▲ 菩萨
▲ 清代以辽底稿重绘的壁画
▲ 藏经阁,海内孤品
▲ 天宫楼阁
▲ 里面还有清代塑像
照片,
是记录时代的有力工具,
里面的内容,
在今天看来十分新鲜。
照片内外的变化是永恒的,
我们多想让文化遗产永恒留存,
让世代子孙能够看到,
这就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意义。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民国时期,
不少日本摄影师和中国摄影师来到大同,
对艺术瑰宝华严寺、善化寺进行拍摄,
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本期,
我们来看一组前所未见的图像,
这些照片清晰度很高,
是人们回忆老大同风华的宝贵资料。
善化寺
善化寺俗称南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唐。整个善化寺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前两处殿宇为金代建筑,后面的大雄宝殿是辽代建筑。它是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 1937年善化寺,应是从南城墙上拍摄。
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层次分明。
文殊阁已毁,普贤阁仍在。

▲ 山门,和现在没啥变化

▲ 三圣殿还是土墙

▲ 大雄宝殿月台,好像门不太一样

▲ 这抱鼓石依旧在山门

▲ 三圣殿前供关公,现在没了

▲ 斗拱如莲花绽开

▲ 二十诸天像

▲ 朱弁碑,在和现在位置不一样
《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
朱弁撰于金皇统三年(1143),
大定十六年(1176)立碑。

▲ 天王像

▲ 这么美的香炉,现在看不到了

▲ 金代的普贤阁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区西北,俗称为上下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宁八年(1062 年),大华严寺在辽道宗的敕命下建设落成,严格来说,应该是在辽兴宗的建设基础上扩建而成。辽代华严宗盛行,华严寺的建立正反映了皇家对其的推崇。

华严寺是国内少有的坐西朝东的寺院,这和契丹民族崇拜太阳的习俗有关,在一些辽代寺院遗址中,这种布局其实并不少见。
辽金更替之时,大同成了战场,华严寺也遭战火,金初仅余薄伽教藏殿、守司徒大师影堂(即海会殿)和宝塔、斋堂等建筑。天眷三年(公元 1140 年),在几位高僧的募资和主持下,华严寺迎来了大规模复建。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雄宝殿即为此时所建,它就重建在辽代大殿的原址之上。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原来的辽代大殿很可能是一座十一开间的巨构,里面存放着辽道宗之前七位皇帝的造像,乃皇帝祭拜御容之处。这是辽代非常重要的仪式,足见华严寺在西京的地位之重。
金元时代,华严寺在数位高僧的主持下,一直处于帝国佛教网络之中,建筑和规模都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与发展。到了元末,佛寺又遭战火侵袭,仅余薄伽教藏殿、海会殿和大雄宝殿。明朝的大同作为军边重镇,一切以军事为重,明初衰颓的华严寺也成了粮仓,辉煌的寺业就此中断。

▲ 上华严寺

▲ 华严寺大雄宝殿前景

▲ 月台上的清代铁炉和佛龛

▲ 海会殿观音

▲ 大殿内清代彩画和壁画,很漂亮

▲ 下华严寺的正殿,安的门还是四合院式的

▲ 前面的清代小彩塑已经没有了

▲ 辽代菩萨造像

▲ 佛陀释迦

▲ 菩萨

▲ 清代以辽底稿重绘的壁画

▲ 藏经阁,海内孤品

▲ 天宫楼阁

▲ 里面还有清代塑像
照片,
是记录时代的有力工具,
里面的内容,
在今天看来十分新鲜。
照片内外的变化是永恒的,
我们多想让文化遗产永恒留存,
让世代子孙能够看到,
这就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意义。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 END —
来源:文博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