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地下水监测系统可实现单个矿井的监测部署,也可实现多个矿井联网综合部署。
系统设计之初考虑到系统安全及稳定性,采用物理四层结构,实现了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网络发布与应用,每一层都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分别为:
(1)数据采集层(基层系统):各种监测分站及传感器采集数据发送到矿井地下水监测系统主控站。
(2)数据处理层(中层系统):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对数据的存储,数据上传控制站从数据服务器读取数据后的上传。
(3)矿业集团内部访问层(高层系统):矿业集团内部具有访问权限的终端均可通过访问数据上传控制站实现系统的远程访问、查询等功能;
(4)省级(及省级以上)监察部门访问层(高层系统):省级(及省级以上)监察部门通过指定的访问权限,实现系统的远程访问、查询等功能;
本系统的四层结构中,可以采用组合的方式构成独立运行的系统模式,能够构建的系统模式如下:
(1)基层系统
(2)基层系统+高层系统
煤矿矿井地下水监测系统结构图(中层/高层)
基层系统分为井上和井下系统两部分,井上部分包括监测系统主控站,数据存储备份服务器,矿用水文遥测分站;井下部分包括矿用矿井地下水监测分站及相配套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管道流量传感器,明渠流量传感器,开停传感器等,基层系统采用树状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地面水文长观孔的水位、水温监测,由矿用水文遥测分站采集水位和水温数据,通过GSM、物联网络将数据传送到监测系统主控站,进行数据处理,上传至数据存储备份服务器。
井下部分利用矿用本安型矿井地下水监测分站挂接压力、温度传感器,水位水温传感器,管道流量传感器,明渠流量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煤矿专线或环型以太网将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主控站,再通过局域网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存储备份服务器。井下分站和地面中控站之间通过RS-485信号传输。可以使用以下几种介质通讯:
(1)铺设专用通讯电缆传输;
(2)铺设专用光缆传输;
(3)通过矿方现有的电话线传输;
(4)通过矿方建成的井下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地质勘察
返回版块5.05 万条内容 · 12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上软下硬地层中土仓压力变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研究近年来,我国盾构施工向着复合式盾构方向发展,在上软下硬地层施工中,复合式盾构占比逐渐提升。相对于单一地层,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施工极易发生盾体姿态偏转、刀具损坏、上部软弱地层超挖、地表沉降不可控等问题,给地铁隧道及周边建筑物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专家和学者提出地表沉降的计算理论。刘建航等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了隧道纵向变形规律;江帆等考虑盾构施工工况、地层分布和管片与土体接触情况等,建立了上软下硬地层地表沉降规律;刘联伟针对广州地铁复合岩土地层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机理和地表沉降进行研究;朱洪威以广州地铁4号线为依托建立土压盾构模型对隧道施工中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研究;姜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