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逝世4周年:他用一生诠释“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真谛
白工6913
白工6913 Lv.2
2023年05月22日 08:51:47
只看楼主

4年前的5月16日,贝聿铭先生告别了这个世界。   贝聿铭是第一位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华裔建筑师,他被誉为用建筑语言巧妙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建筑的 “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     (图源:Archdaily)



4年前的5月16日,贝聿铭先生告别了这个世界。

 

贝聿铭是第一位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华裔建筑师,他被誉为用建筑语言巧妙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建筑的 “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

 

 

(图源:Archdaily)

 

贝聿铭一生游走于东西方之间,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汲取精华。

 

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到中国的苏州博物馆,再到日本的美秀美术馆,卡塔尔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的名字,因这些建筑而永恒。

 

贝聿铭总是西装笔挺,眼睛笑成一弯月牙,在他长达71年的建筑生涯中有数不清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是练武的境界,也是做人做事的境界。

 

贝聿铭的一生,也 诠释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真谛。

 

 

01

“见自己”:建筑师要坚持自己,如果不成功那么就再试一次

 

出身名门的贝聿铭,从儿时起就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启程去美国留学,他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去学金融,而是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学习,但宾大的教学体系偏古典主义,太过保守,于是想要接触新思想的贝聿铭转学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程。硕士阶段,贝聿铭选择了哈佛, 拜读于德国包豪斯建筑派系创始人格罗皮乌斯门下 ,开启了更为深入的建筑探索。

 

 

(图源:维基百科)

 

1945年,28岁的贝聿铭被哈佛大学留校聘为助理教授,他本可以就这样在校园里岁月静好地过一辈子,日后成为德高望重的教授, 但雄心勃勃的贝聿铭坚持要走出象牙塔。

 

1948年,贝聿铭离开哈佛,在地产大亨威廉·齐肯多夫创立的商业地产公司管理设计部门,从此他从纯学术研究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界。

 

 

贝聿铭和威廉·齐肯多夫(图源:维基百科)

 

地产公司所做的大型的商业住宅项目,往往以利润为核心,会把成本压到最低,对于建筑师来说,没什么发挥创意的机会, 贝聿铭在学校的同事们认为他的选择是一次“职业自杀”。

 

但贝聿铭更加认同父亲贝祖诒对自己说的:“优秀建筑师的精髓不仅在于构思伟大的建筑物,还要将它们与金融和经济要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贝聿铭和齐肯多夫合作了12年之久,其间贝聿铭主持设计的项目包括:亚特兰大乔治城海湾石油公司办公楼、纽约基浦斯湾区公寓和纽约大学高层公寓、科罗拉多丹佛市法庭广场的改造、华盛顿特区朗方广场等。

 

 

贝聿铭落地的第一个设计——亚特兰大海湾石油公司办公楼,是一栋两层的盒子办公楼,它的优雅协调,远远超越了它有限的预算(图源:维基百科)

 

在与齐肯多夫合作期间,贝聿铭参与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建筑方案—— 华盛顿特区西南重建总体规划 ,这是美国最早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旨在通过人性化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全、和谐、宜居的城市社区。贝聿铭说他为城市更新工作而感到自豪,规划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限制和复杂的政府关系, 这为贝聿铭之后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华盛顿特区规划广场、长廊和公园的整体模型(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贝聿铭觉得,这段经历,让他完整理解了高端融资、政府法规、城市开发和重建,贝聿铭后来始终关心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也总是能在实用性和高雅之间保持平衡,正是得益于这段经历。

 

一个人真正的见地,在于对自我的认知,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偏见和固执,也能看到自己的特长与天赋使命。

 

在一次讲座中,贝聿铭说:“建筑师要坚持自己,如果成功了,很好, 如果不成功,就再试一次。”

 

认识自己,未来的一切也就有了方向。

 

 

02

“见天地”:装得下委屈,攀得上高峰

 

在齐肯多夫手下工作的贝聿铭,设计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比如中国台湾台中的路思义教堂,美国费城的社会山改造项目等,但他觉得自己在建筑美学上并没有太大的造诣,他不愿意被永久固定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建筑师”,于是他选择了到广阔的世界中去“见天地”。

 

1960年,贝聿铭自立门户,开始独立创业。

 

贝聿铭在事业起步初期遇到的最大的机遇与挑战,是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 ,这个项目让贝聿铭更深刻地了解了建筑应该怎么做。

 

为了寻求设计灵感,贝聿铭带着帐篷驾车到项目所在的荒地露营了好多天,他说:“我在挣扎,在苦苦摸索,寻找救命稻草。”直到一天贝聿铭看到印第安土著建在悬崖上的居所时才突然产生灵感,印第安人的房子都是就地取材,并且喜欢将其建在山中,远看就像从山里长出来的一样。

 

于是贝聿铭将项目所在地附近的砂石加入混凝土中,然后再经过打磨让混凝土变成深粉色,这一层淡淡的云母般的光泽使建筑仿佛有了生命,贝聿铭说,这就是“天地人同源”。在设计之前,建筑师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气候、自然和风土人情, 让建筑和它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

 

 

(图源:百度百科)

 

创业,是对自己舒适区的挑战,贝聿铭到了更大的世界,也经历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1973年, 波士顿汉考克大厦立面玻璃的脱落让贝聿铭的事务所一度陷入困境。 因为人造玻璃的缺陷,一场风暴之后,大厦几十块双层落地玻璃脱落,还有好几百扇窗被飞落的碎片打坏, 引起建筑界一片哗然 ,连路过的出租车司机都会嘲笑贝聿铭的事务所。

 

事后,建筑委托方、玻璃公司、贝聿铭相互把对方告上法庭,错综复杂的诉讼一直持续到了1981年。

 

贝聿铭晚年回忆此事时说:“汉考克事件给我的事务所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成了建筑界不受欢迎的人。”

 

 

(图源:百度百科)

 

正因为有了汉考克大厦事件的历练,贝聿铭才能承担受得住日后设计巴黎卢浮宫金字塔时的巨大舆论压力。

 

67岁的贝聿铭提出了 巴黎卢浮宫改造方案 ,方案将拿破仑广场中庭地底挖空,增加了展览空间,在地面建一个玻璃金字塔,作为博物馆入口大厅。当时的“历史文物古迹最高委员会”看到这个方案之后“炸锅”了,他们说“贝聿铭会毁了巴黎!”“真是一个巨大的破玩意儿!”“看上去就是廉价的假钻石!”……

 

其实金字塔的造型,是贝聿铭经过研读法兰西历史之后的慎重决定, 金字塔的律动来自整个建筑的几何性 ,而这种几何性正是根植于法国文化的。

 

 

(图源:pixabay)

 

幸运的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力排众议,对贝聿铭表示了完全的信任和支持。贝聿铭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有了汉考克大厦的前车之鉴,贝聿铭对工程的要求近乎严苛。金字塔所使用的玻璃的安全系数必须极高,并且完全平面、完全透明,以便从金字塔内部看外面的卢浮宫时不会有任何变形和变色。但在当时,贝聿铭要求的完全透明、无色的玻璃法国是没有的,工程师认为不可能实现。

 

但几天后,贝聿铭拿着一块完全透明的玻璃回来了,这是德国人用在喷气式飞机上的玻璃,于是法国工程师们改造工艺,制造出了这样的玻璃。 贝聿铭的坚持,甚至间接拉高了当时法国建筑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

 

 

(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当金字塔建成之后,人们看见巴黎每日的天空映照在金字塔的光滑表面,建筑与每天的日色共生,都被深深震撼了,委员们口中“寒碜的钻石”,变成了 “从卢浮宫中飞出的巨大宝石”。

 

 

(图源:Archdaily,摄影:Greg Kristo)

 

一个人要拓展自己的世界,从见自己到见天地,要装得下委屈,鼓足勇气往上攀登,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03

“见众生”:隐去建筑师,才能抓住作品的灵魂

 

1990年,73岁的贝聿铭决定从事务所退休,此后他只接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开始不再在乎建筑物的造型,而是着手研究不同的文明,和很多设计师那种特立独行不同,贝聿铭没有固定的风格,他不是把自己已经形成的套路拿到世界各地去用,而是 让建筑师隐去,让建筑在不同的地域中有不同的状态 ,于是他晚年的几个作品,更能牢牢抓住艺术和文化的灵魂。

 

日本美秀美术馆 的设计,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灵感来源于 《桃花源记》中一个“出人意料的入口” ,贝聿铭在两山之间建了一个长达200米的隧道,通过一条极具未来感的悬空桥将隧道与美术馆入口衔接起来,体现了“豁然开朗”的意境。

 

 

(图源:Archdaily)

 

整个美术馆与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建筑近80%埋藏在地下,展现出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意趣。

 

 

(图源:Archdaily)

 

美术馆的造型,仍然延续了贝聿铭对现代主义几何风格的探索,建筑内部无处不在的三角形元素赋予美术馆以硬朗、厚重的力量感。建筑室内空间的玻璃屋顶,钢结构和墙体、灯具的设计,室外空间的钢桥和隧道等,都体现了极高的工艺和科技水平, 东方文学与艺术的深远内涵 也渗透到了美术馆的建设工程之中。

 

 

(图源:Archdaily)

 

德国历史博物馆 的设计中,怎样处理好相隔200年之久的新老建筑的关系成为设计的关键。贝聿铭说:“我们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必须做现代的建筑,但是也要尊重历史。所以在这个项目里,我强调了新建筑的透明性,这样可以避免和老建筑的风格互相冲击。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和21世纪的现代感保持一致。”

 

贝聿铭以一个 略带弧形,几乎与主体建筑等高 的玻璃廊厅,妥善地解决了同巴洛克建筑军械库之间距离上的冲突。

 

 

(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2002年,85岁的贝聿铭决定开始做 苏州博物馆 ,并将它亲昵地称为 “我的小女儿” ,贝聿铭将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几何形体的热爱,都融合进了这座建筑里。

 

让建筑能隐入城市文脉之中 ,是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标准,与贝聿铭共事过的中国建筑师林兵回忆,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他曾经让大家在一大片灰白色的模型中寻找已经设计完成的博物馆,如果大家没找到,就证明他的设计成功了。

 

 

(图源:Archdaily,摄影:Chenxing Mi)

 

从表面看,苏州博物馆无疑是现代建筑,几何造型、钢结构、片状山石都不是传统建筑的元素,但 组合在一起,就品出了古典园林的韵味。

 

 

(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苏州博物馆中的片石假山在灰白墙的背景下犹如古人笔下的远山意境,贝聿铭用三维空间重新诠释了米芾的作品,是中国绘画在现代建筑中的凝练再现。

 

 

(图源:Archdaily,摄影:Chenxing Mi)

 

卡塔尔多哈的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是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为了找到伊斯兰文化的精髓,贝聿铭在中东考察数月,在一次又一次苦苦探寻中,贝聿铭渐渐悟出了自己想要追寻的是什么。

 

在卡塔尔,除了沙漠,最珍贵的便是阳光和水,他保留了伊斯兰建筑中用到极致的几何元素,创建了外观简洁、由大块几何图形叠加而成的建筑,并让建筑与沙漠中的阳光产生联系。

 

 

(图源:http://pei-architects.com/)

 

这座由不同几何体组成的切面式建筑,变成了阳光的画布,随着阳光不断变幻,它 就像从远方走来的一位戴着面纱、身着长袍的神秘女人。

 

 

(图源:unsplash)

 

见众生,是最难的一个人生阶段,见了众生,便要渐渐将自我消减,从锤炼小我起步,最终成就无我。

 

 

结语

 

从一个热爱建筑的少年,到建筑界的一代宗师,贝聿铭的一生,就是一个“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

 

贝聿铭身上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复制的,比如门第、基因、家族文化这些先天条件,但我们依然可以追随他的成长足迹,成为更好的自己。

 

哪怕是像贝聿铭这样出身优渥的大师,一生中都要无数次站在十字路口,遭遇不知道多少次质疑,面对这些,最有力的回应方式,就是确认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并一直走下去。

 

希望天堂中的贝聿铭先生,脸上也依然挂着他的招牌笑容。

 

 

(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参考资料

《贝聿铭建筑探索》(黄健敏等 编著,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百年贝聿铭:东方与西方,权利和荣耀》(李菁,贾冬婷 著,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