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圣彼得大教堂:文艺复兴的大师们是如何相互拆台的?

圣彼得大教堂:文艺复兴的大师们是如何相互拆台的?

发布于:2023-05-23 09:30:23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圣彼得大教堂   来源:网络







这是上帝在人间最大的“house”,然而,万能的上帝却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才完成,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要么上帝的基建能力 不太行,要么他找的建筑设计团队不靠谱。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在梵蒂冈广袤无垠、 一望无际的土地上,圣彼得大教堂的传奇建造过程



彼得

St. Peter


一切要从一个名叫圣彼得的人说起,他是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公元1世纪,在对基督教的打压下,圣彼得被钉在十字架上殉道,随后被埋葬在罗马城外的一处墓地。于是这个地方后来成为重要的追星打卡地,并且狂热粉丝强烈要求当时国王君士坦丁大帝建造一个教堂。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正立面-门廊之内,圣彼得马赛克镶嵌画(特写2)(网友山海挚友qd拍摄)


如何建造符合基督教义的教堂?答案是要给上帝建造,不能给玉皇大帝或者雅典娜女神建造。所以在公元4世纪,一些深藏功与名的建造师选择借鉴当时最普遍的形式——巴西利卡(带有中央走廊和两侧长廊的方盒子)来标志基督教的特殊性。


 

▲Old St. Peter,4世纪  来源:网络


他们还像现在大多数建筑设计师那样聪明地引用了“集中式”的陵墓布局,嫁接了古典圆形建筑的穹顶,然后缝合出一个美丽的房子,当然他们也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在长方形的建筑两侧横向打通了走廊-中殿-走廊的纵向空间,用来放他们偶像的破烂(遗物)。


 
 

▲Old St. Peter,4世纪  来源:設計美學之西洋傳統設計美學法則


这个别具匠心,独树一帜,突破传统的创新性教堂设计完成,这些深藏功与名的建造师不会忘记为他们的作品冠上美丽的噱头。从平面角度讲, 短横长纵 的空间特别像代表上帝的十字架,于是他们为这种平面起个名字—— 拉丁十字式。


 

▲拉丁十字   来源:网络



轮替

Rotation


在一千多年后,面对破烂不堪的老教堂,一些粉丝头头终于意识到他们可以利用上帝赚钱!但他们需要一个更大的排场去立住自己尊贵的人设形象。教皇尤利2世就是其中野心勃勃的一位,他于1506年决定拆除老圣彼得教堂,建造一个比万神庙还要更大规模、更豪华的新圣彼得教堂,成为他个人功业的纪念碑。


第一阶段: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


面对尤利2世的要求,一个追求时代潮流的男人闪亮登场,他叫伯拉孟特。


 

▲伯拉蒙特  来源:米开朗琪罗的名作《创世纪》,竟缘起于一场艺术迫害 


当时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是那个时候的主流思想,即强调人类中心。伯拉孟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热度,他以人体比例为基础,将教堂的平面布局设计为多中心,四个方向等长臂的十字形,形状类似于一个正方形。这种 横纵等长 布局方式被称为: 希腊十字式


 

▲希腊十字  来源:网络


多中心平面布局是为了解决圣彼得大教堂空间复杂的问题而采取的。举办仪式时,就像开演唱会一样,教士可以把教堂最中心的祭坛团团围住,360°全景记录。而在其他时候,教士可以在别的分中心比如主教堂区、十字交叉处、祭坛区、巨型穹顶和侧廊等等地方打工。


但中心平面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空间与仪式不匹配的问题。不同的中心点之间通常没有固定的空间分配规则,这使得教堂内的仪式显得比较混乱。


 

▲伯拉孟特方案平面图( 希腊十字 )来源:文艺复兴与帕拉蒂奥(中) - 知乎 (zhihu.com)


虽然伯拉孟特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设计上帝的房子,但他却牢牢记住甲方爸爸的要求:一个比万神庙还豪华的教堂。于是他决定把万神庙架上去,打造一个巨大的穹顶。这种穹顶的直径为42米,高度为132.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然而,为了支撑这个巨大的穹顶,伯拉孟特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技术,但都理所当然地失败了,于是这个穹顶还只是2D的存在。


第二阶段:拉斐尔(Raffaello Santi)


不幸的是在1513年尤利2世去追随上帝了,但下一任教皇思想上非常尽职尽责,他清楚这是上帝的教堂,应该以上帝为中心,强调神比人重要,于是他辞了伯拉孟特,委托了拉斐尔(Raffaello Santi)担任新的项目负责人。


 

▲拉斐尔  来源:拉斐尔_拉斐尔油画作品大全,拉斐尔素描作品,拉斐尔简介和技法传__我爱画画网 (woaihuahua.com)


我们知道改造建筑的难度远远高于新建建筑。面对伯拉孟特留下的烂摊子,拉斐尔无从下手,改造无望,于是他转头去新建这个教堂。他沿用拉丁十字式,在教堂西部增加一个长度120米长的巴西利卡前廊。这种扩建方式也侧面说明圣彼得大教堂为什么在传到第六位建筑师时能成为最大的教堂。


 

▲拉斐尔方案平面图  来源:文艺复兴与帕拉蒂奥(中) - 知乎 (zhihu.com)


第三阶段:佩鲁奇(Andrea Palladio)


由于扩建这座圣彼得大教堂的费用过高,教皇就发售大量赎罪卷筹集资金,不过由于分赃不均导致1517年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被迫搁置。


 

▲宗教改革运动


直到1534年教皇保罗三世继位后,他为了维持天主教廷的威望和权威,就重新启动教堂的建设,佩鲁奇接手了工程。


 

▲佩鲁奇(Andrea Palladio)来源:安德里亚·帕拉迪奥 建筑师 |传记、建筑、项目和事实 (famous-architects.org)



百度百科上写:佩鲁奇(Andrea Palladio),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所以,不难猜到他深受古希腊罗马式建筑的影响。帕鲁奇的建筑作品注重对称、比例和轻盈的效果,他通常使用古罗马集中式平面布局。


这可以从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中得到证明,他恢复"希腊十字"式平面布局,还取消了拉斐尔设计的多个中心改为集中式布局,将教堂的中央和祭坛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并通过高大的穹顶和长长的巴西利卡来强调这一中心性。


 

▲佩鲁奇(Andrea Palladio)来源:文艺复兴与帕拉蒂奥(中) - 知乎 (zhihu.com) 


第四阶段:小桑迦络(Antonio da San Gallo)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16世纪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是教皇为了展示天主教的宗教与政治权威而采取的行动,但正方形的建筑布局如何能体现上帝的C位呢?要改!于是新建筑师小桑迦络于1536年被授予重任。


 

▲小桑加洛方案平面图  来源:文艺复兴与帕拉蒂奥(中) - 知乎 (zhihu.com) 


为了满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对称美学的追求,针对教堂西侧建筑外观的不平衡问题,他修建了两座巴洛克风格的钟塔,分别位于巴西利卡的两侧,高达65米。与圣彼得大教堂的巴洛克式立面和圆顶相协调。



大师

Master


还记得伯拉孟特的2D穹顶吗?为了摆脱“秃顶教堂”这个称号,十年之后,文艺复兴艺术家米开朗琪罗于1546年被教皇保禄三世任命为圣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筑师。当我深入了解他时,我发现他满足了一个当代艺术家具备的所有特点:孤芳自赏、生性怪癖,疯疯癫癫,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他是个天才!他的才华和影响力让金主爸爸都不敢给他提意见。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来源:米开朗琪罗的名作《创世纪》,竟缘起于一场艺术迫害


于是,任性的米开朗琪罗受文艺复兴注重对称、比例的思想影响,硬生生把教堂的拉丁十字改回希腊十字,方案非常接近最开始的伯拉孟特的方案。他拆除了塔状门廊和后殿弯曲的走廊,截去了入口侧面的墙壁,并将主圆顶向后移动,使得中殿更加集中。


 

▲米开朗琪罗方案  来源:文艺复兴与帕拉蒂奥(中) - 知乎(zhihu.com) 


对于伯拉孟特那豪华的2D穹顶,米开朗琪罗没有直接采用3D打印技术把穹顶打印出来,而是选择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方法: 空心的砖块结构来建造穹顶。


 

▲米开朗琪罗穹顶方案  来源:网络


他将穹顶分为四层,使用了梁和圆柱来分散重量并在每一层中加入了一系列的砖块支撑结构,这样可以减轻穹顶顶部的压力,并且确保整个穹顶的结构稳定。终于他成功地让圣彼得大教堂不再“秃顶”,他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双层穹顶结构,高达136米,直径42米。其内层穹顶高达9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大圆顶:Dome of St Peter’s,by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564,Basilica di San Pietro, Vatican【1165x1165】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部圆形穹顶(角度2)Interior of the dome,1564,Basilica di San Pietro, Vatican【784x680】



引子

The low point


17世纪爆发了反宗教改革运动,改革者主张将教会的权力下放到基层,这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使得其他教派得以兴起。教皇保罗五世认为反宗教改革是对天主教会的威胁,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教会的权力和地位。


 

▲卡洛·马德诺(Carlo Maderno)来源:卡洛·马德尔诺:谁是创造圣彼得大教堂立面的建筑师 - VisitVaticanCity.org


在1606年,第六位建筑师卡洛·马德诺(Carlo Maderno)为了维护上帝的脸面,他再一次把教堂的平面改为拉丁十字。本着为对米开朗琪罗逝者的尊敬,他将其西侧增加200英尺,成功地破坏了米开朗基罗最初的设计意图。


 

▲卡洛·马德诺加建方案 来源:为什么说罗马圣彼得教堂「大而不见其大」?


不过他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一个大规模的、具有典型巴洛克式风格的立面,使之成为了整个教堂建筑的焦点。这一改动确实使圣彼得大教堂更加壮观,并且使它能够容纳更多的人群。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外立面 St. Peter’s:Fa?ade,by MADERNO, Carlo,1626,Piazza San Pietro, Rome【1500x1000】



落幕

ending


在经历多位建筑大师互相拆台后,上帝的house终于在17世纪完成了主体建筑的修建工作。在乌尔班八世的主持下,圣彼得大教堂的落成仪式于1626年10月完成,这场仪式让教堂成为证明上帝选建筑师眼光不行的代表作。但整体来说这座教堂是非常成功的,它内部有很多的挂在天上的连环画,精美艺术裸体雕塑,僵尸粉丝追随者,我相信上帝住里面应该不会无聊。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部:圆形穹顶(网友山海挚友qd拍摄)【1000x1502】


在举办乔迁仪式过后,教皇乌尔班八世就开始对于教堂内部装饰进行思考,很明显他想要一个室内豪华设计套餐,于是高颜值鲜肉型天才贝尔尼尼登场,他接手了一个当时最为荣耀的装修项目——圣彼得大教堂青铜华盖。


 

▲阳光照耀下的《圣彼得教堂青铜华盖》 来源:全景 来源: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部欣赏:米开朗琪罗的穹顶、贝尔尼尼的青铜华盖、诸圣雕像 


他设计的青铜华盖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约15米高。半圆形的栏杆上点着99盏长明灯,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为了筹集所需的青铜,教皇拆除了圣彼得管顶的铜誉,还抢劫了罗马万神殿前廊的铜天花。作为对万神殿的补偿,贝尔尼尼给万神殿加了两个钟楼,结果被民众骂为"贝尔尼尼的驴耳朵”,于1883年被拆除。


 

▲《圣彼得教堂青铜华盖》全景 来源: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部欣赏:米开朗琪罗的穹顶、贝尔尼尼的青铜华盖、诸圣雕像 


在圣彼得墓上方加盖青铜华盖的原因是,乌尔班八世想彰显天主教世界的力量,强调教皇统治的合法性和对宗教改革运动的抵抗。而这个青铜华盖也成为欧洲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装饰艺术品之一。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天主教堂之一,它完美诠释了这是上帝的房子。


比如,作为教堂最辉煌的穹顶,它的最佳欣赏视角为上帝视角。因为后来加建教堂的立面导致从人视角走进教堂看不到上方穹顶。


 

▲人视角看圣彼得大教堂  来源:网络


此外,历经 120 年的时间,面对许多艺术家为此贡献了毕生的心血的天主教堂,我们不应该纠结它是罗马风格,还是希腊风格,还是巴洛克风格,还是洛可可风格,(因为确实上帝自己也不清楚)我们只需知晓,它是一个伟大的多元艺术品,对后世弥足珍贵。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外立面 St. Peter’s:Fa?ade,by MADERNO, Carlo,1626,Piazza San Pietro, Rome【1333x100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人与生态亲密互动的天然纽带 - 麓湖蛇骨桥

    ? LOOK Architects   有异于传统人行桥简洁流畅的路线设计,在造型方面,蛇骨桥采用了流畅回旋的造型,散发着一股浪漫的魅力,为整个区域注入了诗意般的人文情怀。亮眼的桥身造型,加上大胆的材质与颜色的选用,与成都多云的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给人一种凌驾于浩渺烟波之上的神秘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