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现代语境中,综合服务中心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客厅作用,不同的服务功能在这里形成聚合效应,激发城市活力。在蔡甸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一个高质量的公共空间,满足市民聚集、学习、娱乐、运动、办事的场所环境。整体建筑设计通过对周边城市肌理的解读,运用理性的柱网和方正的轮廓去构建高效通用的建筑组群。体块的切分咬合更好地实现了建筑与城市的相互渗透和空间共享,体现了对传统合院的当代诠释,增加了体块间的互动,并呈现张力,符合现代“山水合院”的理念。
在当今的现代语境中,综合服务中心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客厅作用,不同的服务功能在这里形成聚合效应,激发城市活力。在蔡甸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一个高质量的公共空间,满足市民聚集、学习、娱乐、运动、办事的场所环境。整体建筑设计通过对周边城市肌理的解读,运用理性的柱网和方正的轮廓去构建高效通用的建筑组群。体块的切分咬合更好地实现了建筑与城市的相互渗透和空间共享,体现了对传统合院的当代诠释,增加了体块间的互动,并呈现张力,符合现代“山水合院”的理念。
▲项目鸟瞰
▲ 延新福路一侧,
建筑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市民的到来
建筑布局顺应蔡甸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形成丰富的城市界面与开敞的市民广场。功能版块的打造各具特色,营造引人入胜的到访体验,同时又兼具连贯统一的形式和结构逻辑。通过二层平台及连廊将四栋独立的建筑单体有机串联成组,模糊建筑单体之间的界面,底层通透开放,上层私密独立。底层架空打通多方向的人行通路,有效激活配套服务业态,同时将周边优质的景观资源与建筑渗透融合。平台屋面作为二层屋顶花园,供办公人员活动休憩。
▲剖面透视图
▲ “山”映斜阳
▲ 建筑山水与屋面自然景观的融合
▲屋顶平台
▲ 内庭院景观
▲ 通向庭院的廊道
▲通廊二层实景
▲下沉庭院
设计以地域文化和人文情怀为脉络,寻找建筑组团功能属性与开放、共享、自然、包容的内核关系,以幕墙、铝板及石材做为立面表皮设计元素,根据各馆的不同功能属性,通过虚实、疏密的变化和统一,打造顺应每一个空间采光、通风及空间需求的立面表皮。与此同时,设计团队也尝试赋予冰冷的现代材料以人文的内涵:在外,通过铝板穿孔率的变化,呈现朦胧山水画的意境;于内,用夹绢玻璃勾勒出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内外交融,共同编织出一组“高度融合,和而不同”、富有荆楚底蕴的建筑聚落。
▲ 外立面通过孔径变化的穿孔铝板
展现山峦起伏的形象
▲ 穿孔板的开孔率提供了不同程度的遮阳效果
▲折线形幕墙形成富有韵律的立面变化,
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
▲ 档案馆外观实景
▲ 现代的材料语言组成了记忆与现代的对话
▲玻璃百叶
▲ 演艺厅外观实景
通过5G全光网实现服务空间的高效和兼容、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综合服务中心无论是在运维管理、节能低碳、智慧共享方面,还是在“无线泛在”的个性化互动方面都具有特色;将智能化与建筑内部空间相融合,大数据可视化屏安置在各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市民行走其间,视线所及即可获取所需政务信息,实践了现代智慧政务服务的理念。
为了优化热性能,中庭设计采用了格构屋顶,在保证室内采光的同时,兼具遮阳,避免直射阳光照射办公空间。辅以穿孔铝板,以进一步提供外部遮阳。根据项目各室内空间不同的功能需求、太阳光辐射强度及朝向,板面的穿孔大小不一,从而调节不同程度的进光量。
▲ 市民之家中庭,
山水图案犹如一张画卷展开
▲ 市民之家中庭通往二层的步梯
项目图纸
▲ 总平面图
▲ 一层平面图
▲ 四层平面图
▲立面图
▲ 剖面图
▲ 外立面细部1
▲ 外立面细部2
项目名称:武汉市蔡甸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一期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设计方: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2019年
完成年份:2022年
设计团队:
建筑:陆晓明、郭雷、苗峰、杨雁、李鸣宇、孙吉强、高婷、杨先达、张烁、张浩瑜
结构:邱剑、廖根、左欢、何婧、谭波、吴先哲
给排水:刘国祥、程根、熊梦瑶、李运佐、李文坤
暖通:陈焰华、印传军、吴兆武、李珊珊、胡萌
电气:刘冰、吴婧华、张乐、袁天、吴思奇、刘德祥
绿建:汤小亮、易继锋
智能化:李丹、李子帅
景观设计: 武汉瑞拓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羿天设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地址:武汉市蔡甸区成功大道与新福路交叉口
建筑面积:95435㎡
摄影版权:赵奕龙、方聪
客户:武汉市蔡甸城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