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施工,普遍采用先浇筑水平构件梁板后浇筑竖向构件柱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其施工工艺较为成熟。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框架柱位移、工期长、施工组织劳动力不均衡等原因,特别是在楼板上堆放柱钢筋过程中对新浇筑混凝土楼板产生扰动,导致楼板结构裂缝较为普遍。 针对上述质量问题和施工缺陷,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框架结构柱与梁板钢筋工程错层整体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可得到有效保障,经济效益显著。
框架结构施工,普遍采用先浇筑水平构件梁板后浇筑竖向构件柱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其施工工艺较为成熟。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框架柱位移、工期长、施工组织劳动力不均衡等原因,特别是在楼板上堆放柱钢筋过程中对新浇筑混凝土楼板产生扰动,导致楼板结构裂缝较为普遍。 针对上述质量问题和施工缺陷,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框架结构柱与梁板钢筋工程错层整体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可得到有效保障,经济效益显著。
1 传统施工工艺存在问题分析
1.1 传统的框架结构层施工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柱钢筋绑扎→验收→柱模板安装→柱混凝土浇筑(养护、拆除)→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为加快施工进度,治理质量通病,对框架结构层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改进,采用梁板柱整体施工工艺,取得一定的实效。
1.2 柱位移
柱位移主要是因为钢筋位移。在框架结构中,柱具有截面大、钢筋规格大的特点,而梁截面相对小,这样导致梁柱交接处钢筋密集,柱钢筋发生位移。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前的钢筋隐检验收中,往往只是侧重梁板钢筋验收,忽视柱端钢筋位置校核,等再绑扎柱钢筋时,柱端钢筋位移既成事实,位移偏差又不大时,一般不予矫正。
1.3 施工组织劳力不均衡
首先,框架柱空间格局一般按根独立分散布置,柱施工组织分别按钢筋、模板和混凝土三个工序投入劳动力,显然相对整体梁板工程,框柱施工组织明显存在劳动力不均衡,易发生窝工现象,其次,由于结构层竖向、水平工程工序较多,导致施工工期较长。
1.4 楼板结构裂缝
由于楼板平面尺寸相对较大,且新浇筑梁板混凝土前期强度低,受动荷载影响,极易出现裂缝。按照工艺流程,新浇筑梁板混凝土完成后,开始绑扎柱钢筋,而这一时期起吊堆放柱钢筋所需的箍筋,不可避免地对楼板产生动荷载。
2 框架结构错层整体施工技术
所谓框架结构层错层整体施工技术,即在梁板混凝土浇筑前,先绑扎上层柱钢筋。工艺流程如下:梁板钢筋绑扎、上层柱钢筋绑扎→验收→梁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放线→柱模板安装→柱混凝土浇筑(养护、拆除)→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
3 新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柱钢筋位移能及时调整。在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绑扎柱钢筋前,需校核柱钢筋位置。由于梁板未浇筑混凝土,柱端钢筋位移容易矫正。
(2)施工组织劳动力均衡、工期短:按工艺流程要求,结构层柱与梁板钢筋绑扎工序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结构层钢筋绑扎工序合二为一,施工组织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各工种窝工,工期每层缩短1~2?d。
(3)楼板结构裂缝减少。结构层钢筋绑扎工序减少,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荷载对新浇混凝土楼板造成的扰动,楼板结构裂缝也大幅减少。
(4)质量通病的消除、工程进度的加快,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 施工注意事项
(1)成品保护措施要到位。在柱周围搭设专供柱钢筋所需的半成品箍筋、骨筋起吊堆放所需平台上,严禁直接堆放在梁板钢筋上。同时柱钢筋位移矫正时能及时归位梁板钢筋。
(2)安全措施要到位。外围护架体要及时跟上,保障柱钢筋绑扎操作安全。
(3)在柱钢筋绑扎操作中,不得随意将绑丝等杂物丢弃在柱端或梁板模板内。
5 工程实例
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108?700?㎡,由2幢塔楼、商业裙房组成,主楼28层,裙楼5层,地下3层。柱网平面尺寸8.4?m×8.1?m、框架柱截面尺寸0.9?m×0.9?m(1.0?m×1.0?m、1.2?m×1.2?m),模板采用定制钢模板。施工中柱与梁板混凝土分开浇筑。
10层以下,结构层采用传统工艺组织施工,其中标准层(6~10)施工工期12d/层,施工至8层,接业主通知,主体封顶时间需提前1个月完成。8~10层施工中,尽管采取各种技术措施,调整施工部署,施工工期达到11?d/层,主体封顶时间只能提前20?d。10层施工采用柱与梁板钢筋工程错层整体施工技术,施工工期10?d/层。主体封顶时间不但满足业主要求且可提前6?d实现。由于工期提前1个月(30?d),节约机械设备租赁费用30?000元/d×30=90万元。其次结构层钢筋工程一次完成,各工种窝工现象大幅降低,施工组织更加科学合理。经对工程质量检查,柱位移基本消除,楼板结构裂缝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