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建企龙头:中天控股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浅草带疏烟
2023年08月01日 14:15:59
来自于行见BIM
只看楼主

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控股)是一家以工程服务、地产置业与社区服务、新材料制造为三大主营业务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中天建设集团 ) 是中天控股集团的核心产业集团,以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服务为主要经营业务。2021年,中天控股完成产值与销售收入超1700 亿元,员工逾20000人。 中天建设集团全年完成产值1187亿元,在施项目共 1500余个,其中房建项目占比70%;员工12000 人。中天建设集团经营地域覆盖国内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外业务已拓展到非洲、东盟及南亚等地。

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控股)是一家以工程服务、地产置业与社区服务、新材料制造为三大主营业务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中天建设集团 ) 是中天控股集团的核心产业集团,以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服务为主要经营业务。2021年,中天控股完成产值与销售收入超1700 亿元,员工逾20000人。


中天建设集团全年完成产值1187亿元,在施项目共 1500余个,其中房建项目占比70%;员工12000 人。中天建设集团经营地域覆盖国内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外业务已拓展到非洲、东盟及南亚等地。


中天建设集团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以及十几项专业资质。


01

企业数字化应用情况  

 
中天控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起步于1998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1998年开始信息化工作,重点为OA系统的建设。  

 
第二个阶段: 2011年以后集中于项目综合管理系统的部署,采取系统自研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  

 
2012年开发了内部办公系统,在此基础上,2016 年开始自行开发项目管理系统,以质量、安全为切入点,逐步扩展到成本、进度、材料、合同等。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根据需求的增加不断持续进行。  

 
2018年重新规划信息化架构后,更加重视项目经营条线,另外做了局部管理驾驶舱,可查询市场相关数据、产业链相关数据以及经营指标,但还没有到集团级驾驶舱高度,数据还没有完全集成。成立从集团到区域公司的BIM中心,探索有价值应用点、扩大应用范围,建设族库、应用资源库,并推进数字建造试点项目。  

 
第三个阶段: 从2021年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规划,引入咨询公司,组成联合项目组,进行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当前已有初步蓝图,在 BIM 方面增加数字化建造试点项目,数字建造、智能建造、装配式建造是主要方向。  

 
在数字化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投入方面,当前数字化相关工作由企业和外部咨询公司组成联合项目组推进,中天控股内部主要由新建造研究院、战略运营与数字化管理部、技术发展部三个部门分领域共同推进,各业务条线关键人参与。  

 
其中新建造研究院8人,战略运营与数字化管理部10~20人,技术发展部27人。在投入方面多以课题、业务线需求预算、项目试点及各区域公司自行投入等形式存在,整体统计较难。  

 

02

企业数字化应用特征  

 
对内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实现利润增加;外在主管单位倡导,行业发展趋势推动是中天控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中天控股多元化发展,但主营业务仍然聚焦于建筑业务,项目是其核心管理单元,故而其数字化主思路还是从项目管理信息化做起,逐步走向集团管控信息化。  

 
针对其他领域的做法不同,新材料制造板块更偏向制造业,采用传统的ERP策略;对于地产置业与社区服务来说则侧重于售楼管理、成本测算和销售管控等。  

 
在软件层面采用自研和外购相结合策略,成熟的软件外购,例如财务系统、资金系统、集采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自研比例更大,依靠开源平台,自主研发,尽量避开商业化开发平台,以确保未来企业知识产权可控,此举也是为了适应企业项目管理的个性化(大量内部管理的方式、方法)。  

 
由于企业采用直营和承包制(责任制)两种项目经营模式,其数字化建设体系和工作重点也较为个性化。  

 
目前项目管理系统包括质量安全、合同、物资、成本、劳务等板块,但在两种不同模式下的推行力度存在差异,在集团范围内推行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质量、安全、成本等业务数字化之外,项目管理标准化同样是中天控股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集团安全管理与标准化管理部,与各区域公司、各项目部确定管理规范,战略运营与数字化管理部把管理流程固化到项目管理系统中,形成一套标准在全集团推行。  

 
在数字建造系统方面,中天控股的数字建造系统脱胎于 BIM应用;从集团公司到区域公司再到项目部都有相应人员、团队配置;当前总部职能主要是标准制定、知识库构建、考核以及前沿方向探索。现在BIM的数据还未与项目管理平台完全融合实现数据自动流转,主要以示范项目来推进。  

 
当前 三个重点工作方向:  

 
一是平台打造 ,和产业数字化一起规划数字建造平台,探索成本线与生产线的两线融合,也就是业财一体化的一个方面;  

 
二是清单 ,清单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台来固化,但是具体数据传递接口,哪些数据要传递,不同阶段要做哪些事情,需要列出应用点场景清单指导下一步工作;  

 
三是搭建软件厂商生态链 ,数字建造阶段很多事情需要依托专业公司,提前对合作伙伴有所了解和储备,企业在具体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时就能够有的放矢,找到相应的专业机构。  

 
中天控股下的中天新建造研究总院,正在往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向做深入研究。在BIM深化设计的基础上开发模块化标准建造体系核心技术,主要针对现浇体系,以装配式模板的方式来实现每一个项目的深化设计,加速装配式发展。  

 
在中天控股未来数字化发展蓝图中,已经在做5~10年的数字化构想,并在顶层规划的架构下,真正实现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继续走 集成和打通各系统之路 ,逐步 推进数据流转,实现业财一体化 ,此外 持续积累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03

企业数字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1: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建造,还存在平台不统一、数据打通难等问题。  

 
从流程和整体的理想化模型来看,确实可以做“一模到底”,但很多细节仍然较难。例如,从设计到施工的数据传递,要统一建模标准,但建筑行业数据量非常大,字段比较多;同时现在市面上服务于各个阶段的平台很多,目标准不统一;企业适配各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传递也好,应用协同也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所以智能建造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一个项目试点可能会比较容易,但推广到所有项目中使用,存在比较大的阻碍。  

 
问题2:行业系统性问题和参建各方主观意愿问题导致数据难以实现完全透明。  

 
数字化是具有系统性的,技术在处理数据时总会遇到人性的挑战和细节操作的灵活性需求。数字化的数据真实与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矛盾。  

 
问题3:业务部门的参与不充足问题。  

 
在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好像一切问题都是技术问题,是技术部门的问题,而其他业务部门并没有实现充分的协同联动。  

 
建议1:行业牵头制定数据标准。  

 
建议行业协会制定数据标准,便于行业数据上报、政府数据上报等的统一。企业内部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也有行业标准作为企业标准的基线,利于与监管部门数据打通。在政府、行业协会的引领下,中天控股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我方可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专家等参与标准的编制。并在标准发布后,积极应用标准,将标准应用到实际施工作业中。  

 
建议2:大力推广国产软件使用。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希望大力推广建筑领域国产软件使用,作为施工企业会大力推行国产软件的使用。希望政府、行业协会在国产软件使用方面给予政策的指导、扶持等工作。也希望与国产软件研发单位进行合作,共同担负软件国产化的任务。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