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2023水业战略论坛:工业废水领域蓝海之结构性浅析
zgbhkfxo
zgbhkfxo Lv.2
2023年08月17日 10:16:38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在 “ 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 论 坛 ”上, E20环境平       台执行合伙人、研究院执       行院      


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 ”上, E20环境平       台执行合伙人、研究院执       行院       长/       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客座教授薛涛       进行了题为“       工业废水领域蓝海之       结构性浅析”的       演讲,       本文详细记录了       薛涛的       发言内容精华,       以供读者阅读。         

观点速览


1、企业的天花板比市场的天花板来得更早一些:从数据上近几年污水新增规模并没有大规模下滑,但A方阵企业新增规模大幅下滑,原因在于A方阵公司、央企和B方阵平台公司共同瓜分市场份额。


2、各地呈现非均一化发展:从单年(2021)的增速及5年复合增速的交叉分析,可发现局部市场未来仍有机会,具体分析详见文中。


3、人口增长是基础设施增长的内在动能: 我国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东部区域的人口虹吸效应正在减弱,长江中游城市群及成渝都市圈的崛起,形成了新的吸引力。


4、传统重资产水务公司面临外部市场竞争及内部业务转型的双重压力,尤其是未来十年特许经营到期和在手资产持续缩水的威胁(详细预测数据见正文),能否用真正做到服务产品化,带动业务的新的增长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5、To G业务规模庞大,收益率下降,增长遇到瓶颈。 To B业务空间大,但市场分散,交易界面复杂。 船大如何掉头,市政水务公司纷纷探索工业水处理之路。


6、厘清我国工业发展格局,构建工业分析框架是进入工业水处理市场的第一步。 中美贸易战下,我国工业呈现出新发展格局,带来新的工业水处理细分机会。


7、制造业上游的重化工领域仍是我国工业基础,石油化工、煤化工水处理仍是工业水处理的皇冠级项目,但欲揽瓷器活,须有精钢钻。


8、制造业中游与上游紧密关联,光伏水处理、电子芯片制造水处理是当前热门的领域。


9、制造业下游受部分产业外移影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能在一些细分领域找到优质的“王”的客户。


10、分析工业领域,要关注其产能走势及竞争频度; 对于工业水处理企业,甲方的付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另外,每个行业进入门槛都不一样,业绩积累非常重要。

通过这两天的讨论,大家都看到我们这个行业在当前面临一些困难,我这次的报告将集中在工业废水。最近刚好有好几家从事工业废水的优秀企业来跟我聊,说来加入E20并不是为了见到现在论坛头排的A方阵甲方。各位听众也许不清楚的是,在我们的会员系统中间至少30家以上纯做工业废水公司,而且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领先者。  

薛涛

前几天刚见了一家新近加入我们会员圈层的企业,绿丰环保,他们在屠宰废水和食品加工废水领域做到了8000万的营收,做到了这个细分行业的第一。 其实工业废水领域有很多“小状元”,他们为什么加入E20?他说在E20可以听到真实的战略,我说同时还可以得到营销,包括对资本市场的营销,比如近三年我们圈层又有三十家左右企业成功上市,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个,我们也看到,我们大量的A方阵巨头一直研究工业,也有少数几家企业在工业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所以我的题目工业废水领域蓝海,相比市政来看,工业领域确实是碎片化蓝海,结构性浅析, 我们E20研究院的行业研究伴随优秀工业领域企业一起推进,逐渐展开二三十个工业细分领域的报告。


首先,还是回到市政领域观察当前的市场情况。我要打破的第一个疑虑是,“十三五”快结束的时候,市政污水增量是不是已经下降呢?不是,根据年鉴统计,至少到2021年甚至包括2022年,污水增量是没有下降的,虽然我们有过高峰2009年到2010年,之后新增量稳定一个规模,这是大家想的不一样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可是大家为什么会认为增量在下降呢?看下面这张图,我们选了25家行业排名靠前做特许经营BOT公司的市政污水增量确实2018年以后大幅下滑,所以才会讨论工程利润减少以后,如何对待项目利润增幅的问题,确实同样增幅下我们份额变少,就是这个事。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个由于PPP,从2014年开始央企进来,通过PPP有的央企直接通过转型拿走一部分市场份额,第二部分更重要的,平台型公司(包括省级、市级、县级)也分走一部分市场份额。在同样的增幅中,由于这些人分走,所以2019年以后增幅明显下降,这是前25家,按说他们市场能力很强,这种分流就是摆在市政BOT企业面前的压力。  


第二,我们再看看,既然增幅没有下降,哪些省份增的多哪些增的少呢?(上图,下)绿色部分是2021年城市污水能力的增幅,黄色部分是五年复合增速,我们通过这张图想分析什么?右上图,按照过去看未来,哪些省份有新增?这部分,可能不光是北控、首创这些投资运营企业关心,也是合续和清研这些技术型企业所关心的。从过去看,我们大概判断一下,我们认为2021年高、同时五年复合增速也高,未来一两年还是有增长的空间,即右上角的这些省份;如果五年增速已经有所下降,很可能不能持续,只找到一个是西藏;两个都低则是基本饱和,没有新增机会了(左下角);右下角有待观察不完全确定。这是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详细分析数据在《中国水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3年)》中跟我们的圈层企业进行展示。  


第三,为什么有污水处理厂增幅下降或者波动呢? 除了与污水处理率已经很高,污水处理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有很大的关系,也跟人口、跟城市发展也是有关系。 前年底论坛,当时国家正式对外说人口下降之前,我做了这样一个判断以后的报告的文章,经过半年被网某办给删掉了。 去年发现国家正式发布以后,好像人口下降的话题就可以谈了。 这是我们详细人口下降数据,我们已经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负增长是一个总数,对于行业机会分析来看,还要分析人口流动的实际情况。


我们分析区域人口虹吸效应,跟我们想象不一样,最近悲观论者开始说投资不过“南宋”(淮河以南),已经不再是不过山海关了。我们认为长三角、珠三角一定人口聚集呢?再看看这个数据其实也不尽然。北京、天津不用说,人口是一定下降的,北京是想来不让来,而天津确实是吸引力下降。长三角来看,浙江人口保持高速增长,上海增速一般、江苏略有增长,广东人口严重下降。人口结构来看,珠三角户口比例非常低,外来人口很多,由于我们贸易战带来的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实际上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在减少,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珠三角外来人口进入,尤其非户口人员、劳务人员增速下降,这些当然对水量有所影响。  


那么人都去哪呢?我们知道中部省份在崛起,最典型就是武汉,所以武汉项目多,不停扩张,2021年武汉人数增加100多万,基本是三位数,而其他城市都是二位数甚至个位数,另外长沙、南昌有一定增长,包括成渝都市圈的成都增速非常快,自然带来污水厂迁建、下沉、新增,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情况。更多人在产业结构变化中走到其他城市。


那么,我们再来回顾水务上市公司的一些数据上的变化,有几个是非常典型,左上角这行图,总资产增幅是绿色线幅度挺高,但是我们营业收入增幅就低很多,我们营业收入增幅看上去黄色线还挺高,净利润增幅更低,资产收益率增幅很不理想,恰恰这个时候国资考核从“两利一率”(2019年)转向了“一利五率”(2023年),重点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对体量大的重资产公司确实提出严峻的挑战。


从常规战略分析来看,这是事关A方阵企业的典型二维分析,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明星、瘦狗、金牛业务等:我们当然可以把工程建设当成为瘦狗业务逐渐抛弃,我们知道北控当前的战略是将工程业务压到最低。之前王妍发布的PPP合规率可能我们最后一次公布了(  数说水务2022,暨环保细分市场数据观察报告发布  ),前天某部PPP专家库就地解散了,PPP带来工程这部分当然不能为上市公司做贡献,这属于瘦狗业务。那么,我们的标准化业务,也就是明星业务正在转向成熟业务,这两年明显看到污水处理厂新建数量虽然不高了,但是污水处理厂转到运营的这部分收入在不断上升,给我们带来非常稳定的现金流,企业越来越重视供水业务没有欠款优良的业务。  


那么,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上午我也预告了,根据我们几千个污水处理厂产权所属以及它们大概市场化年份,我们按25年的特许经营期进行预估,大概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期?这是我们数据中心给出的预估比例,今年是2023年,2033年顶峰正好是我们说的下一个十年,前天PPP库的解散,也可以作为 “资本化”十年的结束的一个注脚。这样曲线图又给我们十大影响力企业提出严峻的挑战。


我们战略中间从To G试图延伸到To B业务,我们企业在横向、纵向的扩张突围,甚至说可以是三维的,A向、B向、C向---A向从水做到固废,B向从投资做到产品,C方向我们还要做到工业,这些都是我们企业思考的东西。但是我们的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我们A方阵企业原来善于做的是运营类的项目,运营类项目不用面对“需求风险”,这些BOT模式里用户给了一个非常确定的边界:污水处理量、垃圾处理量,有价格约定,有保底量,有进出口指标。我们能需要做的,其实就是在一个封闭空间中略微提高效率。 但是我们十大影响力企业中大部分都没法走出围墙,做需求不能确定的业务,比如危废资源化,包括废塑料的回收,没有政府授予的垄断权、没有政府购买服务、没有政府给的保底量,面对直接受益者或者直接的分散源,能不能把项目做起来?目前基本上都没有。但是苏伊士已经做到了。所以,王老师的发言中说到,如果十大影响力企业都去掉,对行业会不会有影响?(  王洪臣:技术产品化或将重塑水务产业格局  )


薛涛五评王洪臣精彩报告小视频

十大影响力企业中大部分是资产运营方,正如汲总昨天提到的,污水处理厂给谁运营对格局影响都不大,只是一个产权的变动。(  传承基因要如何突破?转型之下创业环保的破局战略  )但是苏伊士要是去掉好像还是有点影响。我们想想为什么,苏伊士在多年以前,重资产转轻资产的时候,由于得利满的存在,使其在石油石化水处理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高的份额,而石油石化的项目门槛很难进,为什么苏伊士的技术基因能够驱动它进入工业水处理中最高端、最难的那部分。而我们目前的其他十大影响力企业在这部分的表现与他们在市政水处理市场的表现上对比而言差距非常大。他们只是做了少量尝试,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对于我们这些在市政领域的A方阵的巨人,我们怎么在“轻”与“重”之间转化,怎么做到服务产品化、怎么能够在客户思维、产品思维上突破到标准化产品,这点有很多的挑战。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企业的收入构成,怎么在疫情这三年挖干了地方财政余量情况下,我们开拓哪些方面来保持增长稳定。 昨天邢总讲首创To B、To C思考,他说的To C也不完全是供水,更多是经营性、自由的收入来源,其实就是我前面说的需求风险大的纯经营项目。 (  首创环保邢俊义:ToG业务将成环境行业主战场,服务产品化关乎未来发展  )如果我们宽容点把供水也算里边,目前收入结构53%是纯政府付费,42%但其中大部分是供水这类垄断经营的也是约束型较高的项目,只有5%是来自工业,我说工业是运营收入不是工程收入,我估计中间还有苏伊士很大一块占比。同时我们再看十大影响力企业在供水业务上,并不比其他入围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工业废水和再生水运营收入上占比要比其他水务企业要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十大影响力入围企业中很多常规的水务集团供水业务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到了工业业务这部分,我们的十大影响力企业比他们走得更快一些。  


再生水这个业务,最近文件下了又一批,大概100个项目推进。 再生水还有一个基本的问题没有突破——再生水的收费。区域再生水配置这个名字起的很高大上,水到自然界一晃,虽然更利用了自然的力量,反而却导致钱收不回来: 就像南水北调东线最大的难题就是收不到钱。在技术角度是对的,利用天然河道进行配给效率最高,但是收费机制和商业模式上,所有的山东的城市都不愿意给钱,在天然河道里,很难区分每股水的来源和权属,造成了收付费的困难,所以就像我之前提的,很多东西不是光技术逻辑解决的。


  涛在“2022固废战略论坛”   谈商业逻辑     乌卡时代——寻找确定性

所以,工业水处理市场是否或者怎么成为重资产企业转型的下一个战场?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报告给在座的企业一定的思考。


张慧春总曾今说过,他要做一个高品质的膜集成公司,在工业水处理领域要做王的女人,意思是要挑好的甲方。目前来看右侧的几个领域,至少前几个还是不错的。因为工业水处理的领域太庞大,我们后面会展开一部分来分析。从能力打造来看,作为工业上水的投资角度来说,安全性肯定大于工业废水部分。对于投资型企业,做BOT肯定存在更大的风险。  


这个角度来说,刚在我的题目叫结构化分析,E20研究院一定先给大家提供一些结构分析工具,然后逐渐展开。这个工业废水分析大概需要持续四到五年以上,首先把分类逻辑做出来,这就是我们说什么是工业?我国对于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是农林牧渔业等、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也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是服务业,疫情期间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重点分析第二产业的工业,工业包含采矿、制造、电力等三大行业。我们曾说到的养殖废水,是第一产业产生的废水,是农业废水的问题,不是工业废水。第三产业是对应服务业,废水产生的量就更少。  


中美贸易战的话题中川普提出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主要是干什么?让制造业回流,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工业增长对GDP的影响至少占到30%,而且有很多周边效应,所以工业对于中国未来实际上非常重要,我们GDP增速本质跟工业增速几乎同步,虽然比例只占30~40%之间,但是对国民经济影响完全同频的,这之中也有因果关系。  


而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块来看,工业三大部分,采矿业、制造业、还有公共事业,其实我们环保行业(市政水务)也属于工业一部分,我们属于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时服务制造业和采矿业。但是大家都在抢的是什么?抢的是制造业,美国和我们一样都在抢制造业,每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几乎占到80%以上,占到了绝对的比例,采矿业占比最小的,这是工业的一个基本情况。  


我们首先来看采矿业,采矿业中间比较明显的上升可以看到是煤炭。矿井水商机是我们看到这里首先想到的,从万德斯成功进入第一个矿井水项目,这三年来,北方对地下水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叠加的煤炭行业在这几年的高景气度,煤炭开采投资上升中也带动了矿井水处理很好的机会。  


右侧可以看到,煤炭开采投资这五年大幅增加,再叠加对水资源紧缺等现实的情况,自然就带来了矿井水业务的爆发。同时我们从能源结构来看,我们国家仍然以煤炭为主。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上升,我估计中俄关系带来了我们原油有了更好的来源。  


回来看煤炭业矿井水产量,从2016年开始矿井水产生量确实是在增加的,伴随着非常规水源利用以及工业废水回用要求提高的,局部区域市场景气度自然就提高,给我们做DTRO膜的企业以及做零排放企业带来一些机会。  


第二大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占到80%的制造业,这都是制造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词。我们在制造业中间我们关心是什么?既然大家做王的女人,哪里有王?外部政策环境当然会影响整个大行业的发展,比如中国制造,一定会受到国家战略的影响。比如电路板PCB这几年一定是上升的。前几天看到苗圩部长的讲话,虽然受到美国地缘政治的封禁和打压,我国在先进制程的芯片制造方面受到阻力。但是我国对芯片的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28nm以上的成熟工艺制程芯片,但是这方面其实目前产能是不足的,要加强投资。这部分国家可能会有一些动作。另外,“3060”战略下,对于新能源的需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汽车,我昨天看到的一个数据,我们国家汽车出口量已经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这其中新能源在里面贡献很大。这里面还涉及到我们说的“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企业的大扩张,也会产生很多机会。第三个,国内国际双循环,提这个词的原因,国际不让你自由的“走出去”了,所以提出国内循环,这中间产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后边会讲。  


我们E20将制造业再进行划分,分为上、中、下游。早前,我刚进光华时厉以宁与吴敬琏在工业发展上有一些观点争锋,这个论战中到今天来看应该是厉以宁赢了,吴敬琏的观点是重点发展末端的高科技产业,厉以宁强调的要继续发展重工业。实际现在来看,我们稳定压制产业链的外移趋势,对抗西方对我们产业链的剥离,现在的主要定海神针还是大石化和大能源。 由于上游我们化工产品垄断地位,才能确保中游原材料来源的稳定,也就保持中游的研发供应优势。比如从化工到精细化工,到各种电路板的配件的供应。所以下游利润总额下降,很多企业被搬走,我们知道搬到东南亚很多是组装企业,真正原材料部分还在中国制造,本质是什么呢?除了14亿人口的大市场以外,重化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未来北方能源供给不断进入,其实稳住整个制造业的定海神针,实际是上游的重工业,这部分可能是在目前政策环境下,确实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基石。  


我们再来细看,制造业的上游都包括哪些行业:燃料、化纤、橡胶、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但有些是我们老百姓不喜欢的,北京的雾霾最近为什么严重了,是钢铁企业又恢复生产了。中游是装备类的,这个分类是E20研究院分的,这样分类中间可以感觉或者摸出一部分产业转型规律和变化规律,这部分对企业研究的细分领域非常重要,下游主要面对老百姓直接购买的消费品,图中显示的是上、中、下游各自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大家可以有一个感知。后面还会讲。  


再看到资产和收入复合增速,明显看到左侧(上游)的是最好的,中间有一些行业是非常好,下游虚线框中的部分实际是在下降。  


我们回到上游,燃料加工的增幅达到10%,由于欧洲局势的不稳定,一些外企转移到中国,比如我们知道巴斯夫在广州又投运了一个新的炼化项目,在燃料加工上,我们的典型结构是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利用率也在提升。其中,我们关注环保领域的要求,就是工业废水的项目,这个领域就是我们工业废水的皇冠--煤化工,我们几家工业水处理的上市公司,从万邦达开始到博天再到倍杰特,都是做煤化工废水零排发达的,因为这个领域是开放的、又大、难度又高,因此至少催生了上述三代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工业废水王牌上市公司。我们会有《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分析报告(2022年)》发布,给大家在这个领域做了一些更详细的初步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的是石油炼化(石化),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我们的炼油能力是在增加的,其中国企占的比例非常高,石化比煤化工难进,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两桶油有自己的封闭系统,现在能进去的公司不多,苏伊士、翰祺等少数几家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右侧可以看到石油炼化项目在各区域的分布。重点需要关注的是随着“3060”的要求,石油消费结构从燃料化向化工原料转型,这个非常明显,因为我们能源替代以后,炼化的产品更多走向中游需求,形成更高端的化工产品,这中间也会产生新的工业废水治理的要求。  


在石油化工链加工中,我们测算,每年年产量13亿立方米,水循环作用的提升空间依然存在,这是个优质区域。  


上游的黑色金属加工,也就是钢铁部分,房地产以及北方大气治理产量逐步下降的,在这个领域可能没有石油石化付费能力强,但是这两年钢铁原材料价格上涨,局部又产生较好的付费甲方能力。  


我们再到中游来看,中游中间最热的电器制造行业,两大方向,一个光伏、一个锂电,至少八家公司我们圈层中的膜公司都进入了盐湖提锂这个领域,最近青岛水务与礼思(上海)科技公司合作还突破海水提锂的技术,海水提锂解决了国际对中国锂封锁的问题。能源战略中间锂作为下一代“石油”,肯定是很多企业关注的对象。


光伏也是高速增长的领域,这是光伏项目的空间。这部分的产能是我们制造业一部分被压制的情况下一个重点的支撑点。  


光伏水处理的诉求具体不讲了,光伏中的生产环节原水,对高品质水超纯水的要求给优秀的膜工程公司带来机会,这种机会甚至可以是投资运营的机会,很多企业也在关注。具体的废水处理上又包括了含氟废水、有机废水等,


再来看下游,我们外移的产业主要在下游,外移到越南、墨西哥等。尤其是纺织、服装、皮革生产等行业,出口占比都非常高。产业外移后,这些领域的资产和营收都在下降,如果以这些领域作为工业废水治理的主战场,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在这些行业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外需的影响大,内需目前无法振奋,所以整个的占比都在下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  


实际上制造业下游这些消费品行业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这与我提到的做食品加工废水的企业河南绿丰,以及之前跟盈和瑞等企业交流的养殖行业的情况是一致的。伴随基础设施的冷链增量, 伴随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没有时间做饭以后,对净菜和对预制菜的消费需求,以及叠加电子商务打通的末梢配给,实际上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产品化和工业化的集约趋势。农业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产业其实比环保产业还略高级,农产品加工领域客户优质度在增加, 比如我们看到的牧原这十年的发展,温氏已经不是最大的了,现在牧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另外,政策上的一些要求,比如生猪不能各个县之间转移,所以每个县都做自己的屠宰和粗加工废水的处理。所以,这些下游的领域都在发生他们各自业态的变化。除此以外,酿酒领域无疑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这是一个相对高端的领域,我们前两年说过路德,做酒糟的资源化,对于原有农业小循环中酒糟拉出去喂猪不能干了。 废水也是一样的,酒产地对于水环境要求比较高,又有钱(利润高),所以酿酒行业的水处理自然是优质的“王”的客户。 所以,小细分下行业机会总是有的,尤其是像酿酒这个行业,利润水平特别好。所以我们做工业废水的公司,包括市政的投资运营的公司,确实要关注细分领域的机会,尤其酿酒这一类的细分领域。  


最后,我们想设计出一些工具箱给大家思考,这是一个典型的常规工具,工业水里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外部环境考虑宏观政策、行业周期、客户质量、竞争格局、内部看技术实力、业绩积累、产品链条、性价比,但其实每个领域的规则都不一样。比如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有很多类似之处,但这两个领域的竞争格局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想能不能再拿出一些逻辑分析图呢?今天没有时间演练,只是拿这几张图简单的说一下,比如我们可以用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来看,分为弱、中、强。迭代速度过于快的,研发来不及,至少在投资上不敢下去。研发上以应用技术为主,那么可能就不敢做长周期的研发投入。纵向来看产能在扩张中、保持中还是缩减,外移的产业有没有必要针对其废水处理做研发?所以这张九宫格初步做我们企业的定位,无论做技术研发,工程技术投入,还是投资运营的商业模式,对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和拆解的方法。  


第二个是客户画像,哪个是王、哪个不是王?大王还是小王。所以每个领域自然都有进入门槛,水处理难度和交易界面的复杂度,每个细分领域都不一样。纵轴是我们更关心的,甲方的付费能力,分为付费能力强和弱的情况;还有对速度要求,比如电子行业对速度要求就很快;新能源行业竞争很激烈,更重视品牌和信任度,它们更愿意花大钱买速度和品质,我想这也是金科张慧春总在光伏领域的项目能成功的原因。这些客户画像也让我们不同技术找到对应的应用场景,比如产品化对应的是付费能力强,同时对于交付速度要求高的企业,我们产品化工业废水技术更容易对应。这张框图也是初步展示,这是我的报告,谢谢各位!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3年08月18日 06:59:14
2楼

关注了解水处理前沿动态,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