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协同创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项目位于协同创新区南部、环湖路西侧。设计范围大约 25 亩,拟选址地块为协同创新区 6.8 平方千米核心区内制高点,是一块凸出的小山顶,场地东侧是崖壁,崖壁下是明月生态湖及湖区景观带。场地全然包裹在自然之中,和规划道路有一定距离。在山头回望,可以隐约看到远处的龙兴古镇。
两江协同创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项目位于协同创新区南部、环湖路西侧。设计范围大约 25 亩,拟选址地块为协同创新区 6.8 平方千米核心区内制高点,是一块凸出的小山顶,场地东侧是崖壁,崖壁下是明月生态湖及湖区景观带。场地全然包裹在自然之中,和规划道路有一定距离。在山头回望,可以隐约看到远处的龙兴古镇。
参观流线从园区路的竹林中开始,在自然和人工景观的渐次过渡中徐徐展开。在首层主体建筑中仅保留一个涵盖创新区全域范围沙盘的主展厅。它在平面上呈现完整的圆厅,通过屋顶的高低变化暗示内部功能的区域。
? 毫厘建筑 摄影
02 两江
这个形象既是主要展厅的空间语言,也组织了建筑整体的竖向结构体系。竖向交通集中设置在“河道”的端部,各层平面均设有悬挑平台,最大出挑约 12 米。为保证大悬挑部位的竖向刚度及楼面舒适性,采用高度 1.5 米的钢桁架,个别悬挑部位在上下弦分别设置连系梁来保证桁架的整体稳定性。站在展厅的中心,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渝中半岛的形态符号。
我们对板材纹理的宽窄、深浅、角度是否均质做了多样的设计、打样和比选,最终选择 50 毫米间距竖向拉槽、打毛的效果,均匀的阴影肌理能够更好地表达形体关系。在工程后期,我们运用混凝土保护剂对建筑整体颜色做了调节和控制,以增加对板材色差、苛刻施工要求的宽容度。
04 路径
建筑设置在山脊最高点的南侧,采用传统吊脚楼的方式,依山就势,形成不同标高的内部空间和观景平台。山体的形态进入室内,成为阶梯型空间。屋顶观景平台连接山顶步道,是景观漫游系统的一个节点。人行步道网络连接入口平台、观景平台,建筑本身也成为景观系统中的公共平台节点。
原文中此处为投票,暂不支持采集
项目图纸
剖面图 模型图 模型图
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