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土料只提供了修建合乎规范的土工建筑物的基本材料,而要建成理想的工程,还要解决一些土力学问题。对于经常遇到的土工建筑物——防洪堤来说,必须重视基础处理、边坡选择、土料含水量的控制、堤身夯筑等。
适宜的土料只提供了修建合乎规范的土工建筑物的基本材料,而要建成理想的工程,还要解决一些土力学问题。对于经常遇到的土工建筑物——防洪堤来说,必须重视基础处理、边坡选择、土料含水量的控制、堤身夯筑等。
(一)土料含水量控制
土工建筑压实度与土料含水量有直接的关系,战国时期已明确认识到土料含水量对堤防填筑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季节中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及其与施工质量的关系。《管子?度地》在论述堤防施工的合理季节时称:
春三月,天地干燥,水纠裂之时也。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故事已,新事未起,草木荑,生可食。寒暑调, 日夜分。分之后,夜日益短,昼日益长,利以作土功之事,土乃益刚。
指出夏历“春三月”是堤防施工的最好时机。因为这个季节“天地干燥”,土料的含水量比较适宜,容易保证施工质量(“土乃益刚”)。从农事来说,这时“故事已,新事未起”,正好利用这个农闲时节大搞水利建设,修筑堤防,而其他季节则“不利作土功之事”。其中“夏三月”,由于是农忙季节,兴建水利工程占用劳力多,会贻误农时(“妨农焉”);“秋三月”,土壤含水量大,“濡湿日生,土弱难成”,不宜筑堤;而“冬三月”,则天寒地冻(“大寒起”),取土困难,冻土含水量又很不均匀,而且难以捣实(“土刚不立”),因而,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不利作土功之事”。可见,对土料的工程特性和填筑质量的关系,这时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控制土料含水量是提高填筑质量的一个关键。
含水量对夯筑质量的影响为现代土力学实验所证明。由击实曲线可以看出,黏性土的干容重开始时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加,当达到最优含水量时,含水量继续增加则将导致击实强度的急剧下降。这是由于在最优含水量时土粒周围的水膜较厚,粒间黏结较弱,容易击实,而水膜太厚,则容易阻塞击实时粒间气体的逸出,反而不易击实。
那么,当堤防施工时土料含水量较小,则需对土料加水。明代中叶著名河臣刘天和认为,施工土料“必干湿得宜。燥则每层需用水洒润”③。如果不得已要选用淤泥等含水量过大的土
①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2期,第3页。
②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39~41页。
③明?刘天和:《问水集》卷1,水利珍本丛书本,第15页。
料,则“第须取起晒晾,候稍干,方加夯杵”①。清代河工施工的规范性著作《安澜纪要》对调节土料湿度的办法有具体记述。如土料太干,在上一坯土时(一般为一尺三寸厚)先在堤边用锨做成临时水沟或水坑,将水倒入沟(或坑)内,用水慢慢将土料润湿。也有直接在土料上洒水的做法。至土料湿度合适时再用硪连环套打夯实。如施工场地缺少水源,则在上土时,必须将表层土剥去,使用二锨以下潮润之土,并趁其潮润及时夯筑,才能保证填筑质量②。此外,土料块体大小也有讲究。《修防琐志》载:“至于坯土,宜用润泽散土,则遇硪坚固,盛水不渗。如用焦干,大块,则夯硪不胶,遇水即漏。”③施工操作中对于土料块体大小、湿润程度掌握也有所规定,《河工纪要》④载,新加土料,先令锨夫将大块土料劈碎如鸡蛋大小,再令水夫向土料上洒水,使水分将土料泡透,经晾晒后,再用石夯趁湿杵打,则土堤无不坚固。不过古代对土料适宜含水量掌握缺乏具体度量,不同土料适宜的含水量也无明确规定,具体施工中可能主要依据经验判断。
(二)夯筑和签试
有了适宜含水量的土料,还必须加以夯实,以增加土体的紧密度和干容重,从而保证土体抗倾覆的稳定性和抗渗透能力。
土工建筑物的夯实由来已久。《管子?度地》中记载当年预先准备修河筑堤所需工具的情况:“案行阅具备水之器,以冬无事之时,笼锸版筑各什六,土车什一,雨84问什二,食器两具,人有之,锢藏里中以给丧器。”意思是说,冬季治河民工要事先准备好筐、锹、版、筑等筑堤用具,用具数量要按合理的比例配备,同时要留有必要的储备,以便替换劳动中损坏的工具。
其中,版是筑堤用的模板。《尔雅?释器》称:“大版谓之业”,晋代郭璞注解说,“筑,墙版也”。而据东汉末年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筑,捣也”,即人力捣实。版筑的历史悠久,相传商代贤者傅说擅长用版筑法建造土墙和养牛,后被用为相,遂派生出“版筑饭牛”的成语。古代常用的捣实工具有夯、硪、杵等。1956年在长沙曾发掘出战国时代的器物,其中有铁夯锤,口大底略小,直径约5.4厘米,长1.25厘米,上端有圆孔,可装木柄。⑤建筑夯土墙起源很早,1977年在河南登封告成王城岗遗址中发现小型城堡的夯土墙基,其年代测定为距今4010±85年,约当夏朝开国的年代。⑥《建筑十书》中记载,在公元前后欧洲也使用铁头木夯夯实蓄水池底。唐代修筑黄河堤还曾使用版筑。大诗人杜甫(712~770)有诗“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其中有“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句。杜甫弟杜颖其时任山东临邑主簿。唐代临邑在今临邑南,北70里有黄河,主簿负责黄河修防。北宋人王洙(997~1057)注解上句曰:“以版筑夹土而筑也,书得传说于版筑之间。”⑦
①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卷3,水利珍本丛书本,第99页。
②清?徐端:《安澜纪要》卷上,同治刊本。
③清?李世禄:《修防琐志》卷5,水利珍本丛书本,第134~135页。
④河工纪要(清代抄本)。
⑤《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转引自单士元,夯土技术浅谈,科技史文集第七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⑥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74页。
⑦《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4,四部丛刊本,第103页。
后代土堤夯筑不再使用版筑,而直接在堤面上逐层进行。夯筑质量的关键在于每层厚度不能太大(“薄坯”)。每层厚度控制,根据工程规模、夯筑工具种类和重量不同而有所不同。江南圩田堤埂一般较矮,农家施工一般多用杵捣,因此,徐光启认为,“法如岸高一丈,其下五尺分作十次加土,每加五寸筑一次。上五尺乃作五次加土,每次加一尺筑一次”①。由于圩田堤防下部常淹水,质量要求较上部高,因而夯筑要求严格。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有一种称之为“牛练”的夯筑方法,用大水牛践踏堤面。一人牵三头水牛为一组,称作一手。由于水牛体重,牛脚旋压,踩练的堤土至为坚实。②见图2-28。
黄河防洪大堤修筑,因其工程量大,每层土料自然要比圩田堤防来得大些,因此,对夯筑工具重量和夯筑密实程度的要求也更高。康熙三十九年(1700)总理河道张鹏翮制定的《治河条例》中,对黄河堤防夯筑的要求是:“每堆土六寸谓之一皮,夯杵三遍以期坚实,行硪一遍以期平整。虚土一尺,夯硪成堤仅有六、七寸不等,层层夯硪,故坚实而经久。”③不过,在实行中,由于各河段土料的不同,夯筑工具和重量有差异,具体掌握也有所差别。清朝后期,对于硪工更加重视,故有“堤工坚实,全仗硪工”④之说,并规定:“上土坯头愈薄
①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73页。其中所说下部五尺每加五寸,应为夯实后实得五寸。上部五尺每加一尺,也应为夯实后实得一尺。并非每层未经夯筑的土料厚五寸或一尺。
②《珠江水利简史》,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第156页。
③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53,国学基本丛书本,第778页。
④清?徐端:《安澜纪要》卷上,创筑堤工条。
愈妙,宜定以限制,俾知遵循。今定每坯以虚土一尺三寸,打成一尺为式。如估高一丈五尺之堤,令其十五坯做。倘少有不敷,再加一漫足矣。”①而《河工纪要》说:“如堤高六尺,必估四层行硪。初筑荒高二尺五寸即可行硪,得二尺实土。……如此筑法,照六折算,每荒高一尺,硪实八寸,则坚实堪御暴涨矣。”②但每层土料过厚,“虽有重硪,亦无能为力”,两种说法大致相同。为控制每层上土量,古人在施工堤面上插竹签子,作为衡量标志。同时特别强调两个工段之间的衔接部位,必须仔细督促检查。
古代土工夯筑主要依靠人力。常用的夯筑工具有硪、夯、杵等。其中硪按形状分作墩子硪、束腰硪、灯台硪、比子硪、乳硪等。按重量又分作大石硪、中石硪、小石硪等。一个乳硪有重90多斤的,往往4至12人同时操作夯打。夯多为木制,一般2至4人同时操作。杵则单人使用。
土工建筑物的基础是保证建筑物稳定和减少地基渗流的重要部位,更需要加强夯筑。《修防琐志》对于地基处理的重要性有专门论述,认为堤防建成后出现堤身蛰陷和基底渗漏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地基处理不够所致。因此,“筑堤以底土为吃紧”。“应于筑堤之始,先将本地土上树木草根尽行刨除,行硪二三遍,是平地之病根已除,……然后方铺底土”③。当然,地基情况不同,做法也可相应变通。如地基为多年老土,沉陷已实,则用重硪套打一遍即可。如系近年新淤土,则需沿堤防外沿挖一宽三丈、深二尺的底槽,然后先用重硪套打,再分两次回填新土,“追打坚实,锥试不漏,方准再行上土”④。
夯筑质量的检查手段,主要是锥探,所用工具是铁锥。《河工器具图说》载,铁锥长四尺,每打一坯或数坯试锥一遍,试锥时,将铁锥用木榔头打入新筑堤内,垂直拔起后,立即在锥孔中灌水,“若一灌即泻,名曰漏锥;半存半泻,名曰渗口;存而不泻,名曰饱锥”⑤。起锥时,为保证效果,要特别注意防止作弊。常用的作弊方法有:“兵夫于提拔之时有意旋转,则灌水易保,名曰泥墙;灌水之时,故将泥浆及胶粘之水(通常采用山药汁等和水)灌入,名曰作料。”⑥
(三)抗滑和渗流稳定问题
掌握堤防横断面的合理形状以及边坡陡缓的程度,是保证堤防抗滑稳定和渗透稳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任何土料都有其维持稳定所必须的边坡。对此,战国时代已有所认识。《管子?度地》提出,堤防横断面要做成“大其下,小其上”的梯形。而梯形两腰的坡度应该选取多大,《考工记?匠人》说:“凡为防,广与崇方。其閷叁分去一,大防外閷。”东汉人郑玄注释这段文字说:“崇,高也;方,犹等也;閷者,薄其上。”意思是,修建堤防,高和宽应大致相等,而閷即是指上窄下宽的收分,在堤防底宽与高大致相等的情况下,边坡应“叁分去 一”,也就是取三比一的边坡。若以修建高三米的堤防为例,其底宽应取三米。然后按三比一的边坡往上修,则顶宽将为一米。而所谓“大防外閷”者,说的是较高的堤防,其边坡还要在常规的三比一的基础上另外加閷,即边坡要缓于三比一的坡度,这是传统的解释。不过照这样的解释,则所筑堤防过于陡峻,既不易施工,又难以稳定。若将“广”解释为堤顶宽,“叁分去一”解释为堤两面坡度的总和(即每边的边坡都分别是一比一点五,也就是横一点五,纵一),就比较合理了。①
①清?周家驹:《河防辑要》。
②此处六折说法有误。一尺虚土,夯实后得八寸,应为八折。如此理解,和前述二尺五寸土料夯实后得二尺的说法也相吻合。不过该书在回答“筑堤如何筑法方为十足好土?”的问题时谈到:“要做十足好土,需得铲碎土块,拣净草根,泼水润透,用连环老硪。限定每坯荒高一尺,打实六寸,俱照六折合算,则坚之板矣。可能是对个别险要堤段的特殊要求。
③清?李世禄:《修防琐志》卷5,水利珍本丛书本,第134,162页。
④清?徐瑞:《安澜纪要》卷上,创筑堤工条。
⑤清?麟庆:《河工器具图说》卷2,万有文库本,第96页。
⑥清?黎世序:《皇朝经世文编》卷103,覆奏河工诸弊疏。
水工建筑物地基和土堤本身中的渗流,可能会引起土体的渗漏和渗透变形,为此,必须适当延长上游至下游的渗流长度,提高地基的密度和选择较大的堤防边坡。在清代的治河文献中已记载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地基渗漏容易造成堤防背水面的管涌。管涌是在高水位情况下建筑物地基土壤发生流土和潜蚀,抢救不及往往导致出险。对此,《修防琐志》专门提出,“筑堤利病何如?曰筑堤以底土为吃紧,承修堤工先将地面草根刨尽,行硪数遍,然后铺底土不过尺许,自底至顶逐层行鱼鳞套环之硪三四遍,庶无渗漏之患”②。
堤身渗漏则容易造成堤防脱坡和流土,为避免这一险情,古代往往依靠加大堤防断面,延长渗径,减小渗流坡降来解决。清代规定:“如高一丈之堤,应筑宽六丈之堤底(即两面边坡各为1:3),共计顶宽二丈,底宽八丈,高一丈。”③除了断面尺寸要保证,土堤夯实也要符合规范,“务要自底至顶,层层夯硪打就,则彻底坚固,可免渗水之患”④。
为防止渗漏险情,取土地点也有讲究。规范规定,在大堤两面取土,都限制在“离堤十五丈之外取之响,原因是“盖逼(近)堤则堤趾卑洼,便有积水伤堤之患”,同样会减少渗径,导致险情发生。
(四)桩基施工中的土动力学问题及技术处理
用木桩来处理地基基础或堤防、海塘工程的基础防冲设施,施工时面对的不仅仅是松散的沙砾石。河滩或海滩桩工的基础如果是含有丰富水分的饱和或半饱和的土体,且土粒级配不均匀,土壤骨架稳定性差的粉沙,在这种土性条件下打2米以上的深桩,由于冲击木桩的动力作用和随之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就会产生土动力学的所谓“土壤液化问题”,使得桩基失稳,不能起到地基加固作用。
清代浙江海塘重力式砌石塘工大量修筑,其成功关键是基础工程加固,木桩工由浅基向深基发展。用于基础加固和塘体消能抗冲设施的木桩长度达到1.5丈至2丈(约5至7米)之间,径围1尺5寸左右(直径约16厘米),深桩的施工也相应复杂多了。图2-29是清人绘制的深式桩工施工现场图,采用现场搭架,工人从高处用硪夯击木桩,使之节节下沉。含水量极高的海滩土体在接受到振动力时,引起孔隙水压力增高,超静水压力使土体内的水向上排,土粒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落,土体内两种相反的作用力使得一定时间内土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局部或全部的抗剪强度消失,在这种情形下夯入的构件在随后的几小时内随着土体的松胀,向上抬起。这一用现代土动力学理论解释的现象,已经见于当时的文献记载,相应的有关技术处理措施与现代基本相近①。
①《中国水利史稿》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第110页。
②清?李世禄:《修防琐志》卷5,水利珍本丛书本,第162页。
③,④,⑤ 清?靳辅:《治河方略》卷1,水利珍本丛书本,第65页。
浙江海塘在海宁老盐仓戴家桥以西三千九百四十丈的一段,由于是活沙地基,以往只能采用柴塘型式。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和四十五年,乾隆帝南巡中,一再指示将柴塘改作石塘,但由于打桩困难,虽“用二百余斛(音hǘ)之硪,一筑率不及寸许。桩下既深,又苦沙散不能啮,木桩摇摇无著也”,建石塘的努力迄未成功。乾隆四十九年(1784)再次试打,“初开工时,仍有已钉复起之患。旋有老翁指点,云:用大竹探试,俟扦定沙窝,再下木桩,加以夯筑,入土甚易。因依法扦筑,又梅花桩以五木攒作一处,同时齐下,方能坚紧,不致已钉复起。试之果有成效。”②“老盐仓一带活沙”,是一种粒径极细、抗液化能力很低的粉沙,这段文字描述不但记载了海塘施工中出现的饱和土体液化现象,而且包含了治理技术措施。用现代技术解释,其措施分为两步:大竹扦定沙窝,即对土体预先扰动,使之产生一定程度的应力、应变;多桩同时插下,即利用土体透水性强的特点,多桩夯击时的相互振动再叠加垂直冲击振动,使每一木桩在节节下沉时孔隙压力发生消散,土体的抗液化能力被逐渐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