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
哎哟便利店
2023年12月11日 11:57:51
只看楼主

  由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和京投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承办的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 目前正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出。展览 紧扣轨道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主题, 60余个典型案例 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北京在轨道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在北京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副总建筑师,项目总负责人柴培根带领团队深度参与一体化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站点的设计,在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6个中国院参与设计的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

 

由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和京投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承办的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 目前正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出。展览 紧扣轨道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主题, 60余个典型案例 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北京在轨道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在北京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副总建筑师,项目总负责人柴培根带领团队深度参与一体化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站点的设计,在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6个中国院参与设计的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


展览现场

16个轨道交通一体化重点项目 展示了综合交通、有机更新、活力共享和复合利用等领域的实践探索。其中的 平安里站一体化项目 作为有机更新的重点案例, 北岗子站一体化项目 作为复合利用的典型案例,突显了中国院在轨道交通一体化领域的创新成果。


中国院参展项目
 
在展示 轨道交通一体化 成就的齐驱并进版块,中国院参展的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与设计项目包括 西城区平安里站、积水潭站、牛街站,朝阳区常营站,海淀区北太平庄站,丰台区景风门站、新宫车辆段,以及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站、万盛西站、群芳站、东夏园站等 。中国院在项目设计中始终秉承一体化设计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为轨道交通一体化书写新篇章。


  ·  参展项目展示  ·  
 
西城区·平安里站一体化

平安里站位于北京老城,紧邻平安大街,是地铁4号线、6号线和19号线三线换乘车站。一体化设计将19号线与6号线的换乘通道调整为三层挑高的换乘厅,开敞的公共空间改善了乘客的换乘体验,增强了空间的引导性。同时,在换乘厅地下一层增设一体化区域并预留接口,为未来地下慢行网络的建立提供机会。


一组传统的四合院落覆盖在换乘厅之上,仿若掏空了四合院的地下空间形成换乘厅。当人们从换乘厅抬头仰望时,能够看到阳光从一组仿古叠梁和卷棚屋面渗透进来,提示进出车站的乘客,这里是老城的地下。地面上围绕换乘大厅以院落结合街巷的方式同步建设地铁便民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织补和修复老城肌理,处理与周边街区的关系。

地铁附属设施、四合院、宽阔的大街、幽静的胡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生活与传统肌理在这里融合共生。


?

西城区·积水潭站一体化

积水潭站为实现地铁2号线和19号线的换乘功能,将2号线现状的A、D出入口改造扩大为地上安检厅,重新梳理地铁进出站人行流线,结合布局将地铁出入口等附属设施与河道景观、街区环境互动融合。




 
西城区·牛街站一体化

牛街站位于牛街、长椿街和广安门内大街交汇处北侧,属于长椿寺二类建控地带(建筑高度不得超过3.3米)。通过嵌套院落的方式整合B出入口、风亭、设备用房等附属设施,缓解原6米高体量对城市街角空间的压迫;同时设置文化墙展示宣南文化,并在释放出的地面区域为人们增加了一处小憩的口袋公园。




海淀区·北太平庄站一体化

北太平庄站位于北三环中路北侧,拆除原有二层商业建筑,新的建筑在原建筑体量控制下,以地铁附属设施的整合为主要任务,通过设计和技术手段,地上地下设计的密切联动,与地铁设计单位的深度配合,使得地铁的各个设施能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的系统。将原本杂乱无章的设施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序、高效、统一的城市界面。





朝阳区·北岗子站一体化

北岗子站轨道微中心是M12、M22支线的换乘站,位于东坝北西区,毗邻坝河、御马湖公园。该微中心致力于打造城轨融合枢纽,建立复合型土地开发模式,聚集多元业态,实现地铁公交慢行系统一体化便捷换乘。同时,倡导低碳慢行交通,串联绿谷、滨河、市政三级骑行系统,打造北京首个地下自行车库与地铁的一体化换乘。此外,该项目还注重滨水空间复兴,将地铁出入口与滨水空间相结合,激发微中心活力,实现城市轨道滨水空间的融合。这些创新设计理念将有助于提升居民出行便捷性,完善区域公共服务,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朝阳区·常营站一体化

长楹天街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北京东五环外,为地铁六号线常营站的上盖商业项目。项目的体量、综合性、区位交通特征,使得设计后的长楹天街成为区域性城市综合体,极大丰富了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项目用地被南北走向的双桥东路分割成东西两个地块,设计采用一字型布局,通过跨地块的100m大连桥,将被城市道路打断的商业空间在空中联系起来,同时,在地下一、二层与地铁常营站厅衔接,采用公共大厅和下沉庭院的方式将人流连接到商业中。公共大厅开敞明亮,下沉庭院引入天光,大大改善了市民出行体验。




丰台区·景风门站一体化

景风门站位于北京右安门外大街和玉林南路交汇处附近,该区域以老旧居民小区为主。随着城市发展,该地块逐渐成为交通要冲和商业中心,但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环境较为陈旧。该项目的实施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居民需求,通过增补公共设施和更新老旧街区,提升了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提高了居民福祉与生活质量。通过采用地上建筑与地下车站设施的立体一体化设计方案,实现了对有限用地的合理、高效的复合利用。景风门站在设计上高度重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通过退台式建筑布置、开放式广场设计等手法,将车站出入口、非机动车路径、周边绿地等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立体的活动场所和人行路径系统。




丰台区·新宫车辆段一体化

新宫车辆段是地铁19号线的车辆基地,项目位于丰台区南苑乡新宫村,秉持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的理念,从区域着手分析研究,发挥轨道交通辐射带动作用,将轨道交通场站及其相关设施与周边用地规划建设紧密衔接,将盖上盖下空间、居住与公共功能等有机融合,塑造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形成了立体便捷、多元复合的站城一体化开发典范。依托南苑湿地公园景观资源优势,构建城市慢行绿带系统,营造高品质城市街区环境。




通州区·万盛西站一体化

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邻近M7线万盛西站,是“面向中心城、联络各新城、服务副中心、辐射京津冀”的站城融合交通枢纽综合体,作为公交枢纽开发的新型模式,将交通基础设施与综合开发功能立体组织,由枢纽交通设施、一体化开发两大功能部分组成,通过空间一体化设计,实现“站城融合”的开发理念。本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部分满足轨道交通、公交快线、常规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设施换乘,并配置相关换乘空间及业务用房。一体化开发部分包含酒店及商业两大功能。酒店规划四星级及中端酒店,商业规划零售、餐饮等生活服务型配套商业,以枢纽换乘人群为核心,满足市民换乘便利性、多样性的生活需要,并与酒店实现业态资源共享。





通州区·群芳站一体化

环球影城北综合枢纽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区,紧邻环球度假区。交通枢纽主要承担公交首末站及换乘功能,并与地铁M7号线群芳站直接联通。一体化开发的主要功能为一栋300余间客房的高档酒店,为环球度假区服务。


枢纽上盖立体综合开发作为一种新模式,通过上盖花园实现了交通功能与开发功能的立体流线组织。借助室外楼梯、坡道、架空连廊等设施将枢纽与城市街区紧密衔接,围绕人行动线组织商业功能形成开放的活力街区。绿意盎然的上盖花园面向城市开敞,让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融合共生。


 


通州区·东夏园站一体化

东夏园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副中心,通济路、运河东大街绿带的交点位置。建筑高度、色彩与周边城市环境形成顺畅过渡,建立了城市整体高度秩序。在满足公交工艺的同时,结合枢纽换乘流线和候车空间特征,设置适当规模的配套服务设施,为枢纽客群和周边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和具有社区感的服务中心。

作为衔接地铁人流的下沉广场与场地景观一体化设计,形成了清晰明确的地下转换节点。下沉广场和各层平台通过18米高的屋顶覆盖,形成聚拢人气的城市灰空间,而支撑屋顶的结构是意象为“灯笼”,承载了垂直交通、阅览展示、咖啡休憩的综合功能体。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