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平面图概念 假设在建设区上空向下投影所得的水平投影图。反应新建建筑相关信息以及周围的总体情况。是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二、常用规范、图集 查《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规范有没有相应的规定,需常翻常看 1. 制图规范: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11月)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2. 设计规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一、总平面图概念
假设在建设区上空向下投影所得的水平投影图。反应新建建筑相关信息以及周围的总体情况。是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二、常用规范、图集
查《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规范有没有相应的规定,需常翻常看
1. 制图规范: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11月)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2. 设计规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三、总平面设计的图纸内容
四、总平面图的表达基本构成
1.设计内容图样表达
★新建建筑(粗实线表达)
★除建筑外的新建系统(细实线表达)
★保留建筑和周边环境(最细实线/虚线表达)
2. 定位和定量
★定位坐标:红线定位、建筑定位
★标注尺寸:退线尺寸、退距尺寸、建筑面宽和进深(面宽不能大于60m或80m,与当地沟通)
★竖向标高:绝对标高、相对标高、建筑标高、道路标高
3. 标示与索引
★标示:图名、比例、指北针(也可用风玫瑰图)、建筑信息(楼号、功能、高度)
★索引:其他图纸内容(如详图等)
注:出图时逐项排查以上内容。
五、总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总述)
1.建筑布局
★建筑高度和体量
★建筑退线红线(三大线: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
★建筑物间的距离
★经济技术指标(贯穿于每个设计阶段)
2. 出入口
★场地出入口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的缓冲关系)
★住宅单元出入口
3. 道路与停车场
★消防车道
★用地内道路
★停车场
4. 竖向设计
★场地平整与土石方
★场地排水设计
六、建筑布局(总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分述)
1.建筑高度:住宅27m、54m;公建24m。
2.七线:
★用地红线: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工程项目的用地界限。
★道路红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城市道路路幅(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界限。有些项目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是重合的。
★绿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水渠、湿地等地表水体保护的控制界限。
★紫线:国家和各级政府确定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保护范围界限。
★黄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的用地界限。
★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退后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一定距离后的建筑基底位置不能超过的界限,退距离及各类控制线管理规定应按当地规划部门《xxx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规定进行。
3. 建筑物的间距:
★《住宅建筑规范》4.1.1规定:1)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2)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h的标准。3)日照标准与气候区、城市大小有关,查表确定。
★地方规定《xxx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文件通知、《xxx日照计算规则》
★日照软件计算
★气候区查阅“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4.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甲方拿地文件和规划局批文
★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总建筑占地面积:地块内涉及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总和
★总绿地面积:绿化率不能低于30%,需根据当地规定执行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总和/总用地面积,反应疏密程度
★容积率:总计容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计容面积根据规范和地方规定计算
★绿地率:绿地总面积/总用地面积,不能低于拿地文件规定的数值
★停车位:机动车停车数、自行车停车数,《xxx城市管理技术规定》,地上和地下分别列出。
七、出入口(总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分述)
1.场地出入口:
★主要道路至少有两个出入口,可以是两个方向也可以是同一方向。间距不应小于150m。规模较大时,应有两个方向与外界道路相连接。
★机动车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接时平面交角不宜小于75度;
★距离城市干道交叉口距离,自用地红线交叉点起不小于70m;
★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此为规范规定,若有条件最好考虑30m);
★距离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此为规范规定,若有条件最好考虑30m);
★距离学校、公园、儿童及残疾人等使用的建筑出入口不小于20m;
★距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
2. 地下车库出入口:
★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m;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入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m安全距离;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3. 住宅单元出入口:
★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库。
八、道路与停车场(总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分述)
1.消防车道
1.1消防车道要求: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应大于160m;(消防车的水平扑救距离为75m)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平米的商店、展览馆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环形消防车道应至少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和山地或河道临空高层民用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消防车道净宽和净高不应小于4m(单车道)、7m(双车道);转弯半径轻型消防车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
★消防车道靠建筑一侧的边缘距离外墙不宜小于5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场,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x12m;高层建筑不宜小于15x15m;重型消防车不宜小于18x18m。
1.2消防救援场地要求:
★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时,连续布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间距不宜大于30m,总长符合上述要求。
★供消防车停留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距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
★高度小于50m时,长宽不应小于15x10m;高度大于50m时,长宽不应小于20x10m;
★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面相对应的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
2. 用地内道路
2.1车行道路:道路宽度(双车道不小于6m)、转弯半径(非消防6m)、坡度(不大于8%)
2.2人行道路:人车道路交接、道路宽度(人行不小于1.5m、宅前路不小于2.5m)
2.3尽端式道路:长度大于120m,设12x12m回车场
2.4抗震设防区:考虑道路减灾、救灾要求
2.5坡度:
★基底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不应大于8%,坡长不应大于200m;个别路段坡度可不大于11%,坡长不大于80m;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
★非机动车道纵坡不应小于0.2%,不应大于3%,坡长不应大于50m;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坡长不应大于100m;横坡应为1%~2%;
★步行道纵坡不应小于0.2%,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
★人流活动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
3. 停车场
★居民自行车停车场
★地面汽车停车场
★地下室停车场
★依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xx城市管理技术规定》
九、竖向设计(总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分述)
★土方工程图:将天然密实土挖掘、运输、填筑、场地平整、原土夯实等工程以及排水、降水、边坡支护等辅助工程;避免不必要的挖方和填方,节约造价,减少经济损失。
★管线综合图:综合解决各专业工程技术管线布置及相互矛盾,将各管线统一布置在管线综合平面图上;重点处理:管线敷设顺序,包括横向和竖向交叉关系。
★道路平面图:复杂工程增绘道路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