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启西安美术学院长安校区建设序幕的一期项目,该体育馆项目的建设无论在功能层面,还是形式层面,均承载着超过项目本身的预期:它既需要在相当长的周期内承担超越日常体育教学的多种功能需求,也需要为传承西安美术学院的文脉做出探索,为后续校园建设提供形式范本。 △南侧透视THAD
作为开启西安美术学院长安校区建设序幕的一期项目,该体育馆项目的建设无论在功能层面,还是形式层面,均承载着超过项目本身的预期:它既需要在相当长的周期内承担超越日常体育教学的多种功能需求,也需要为传承西安美术学院的文脉做出探索,为后续校园建设提供形式范本。
PART Ⅰ
功能:复合多功能决定空间布局
1
不同于城市型体育场馆,高等学校的体育馆在功能实现方面必须考虑多种功能的复合使用。本体育馆建筑被设计满足以下三类功能的分时复合使用,包括:日常性的体育教学功能、特定时点的大型集会功能,以及美术学院所特有的艺术展览功能。经济、高效地实现该复合功能需求,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本项目的体量布局。
方案设计的第一步是在不规则的建设用地中插入一个大尺度的核心功能体量——73米(长)×42米(宽)×17米(高)的长方体。钢结构平板网架屋面解决了大跨度的结构问题,其中可容纳3块标准篮球训练场,用以满足了日常体育教学的功能使用。结合四棱锥网架形式的天窗及其膜结构直射光遮阳装置,为日间的体育教学提供充足的漫射光。约3000平米的高大空间,在东端设置了8米进深的讲台区域,在西端设置了可折叠的活动看台,可实现约1400人的大型室内集会功能,为西安美术学院开学、毕业典礼,以及文艺汇演提供场馆。核心功能体量的北侧直接毗邻校园机动车环路,北立面设计了可供小型车辆进出的大门,以满足大型美术展品和物料的进出,便于该高大空间在毕业季转变为毕业设计的大型展览空间。核心功能体量的东侧,布置了18米(长)×16米(宽)×11米(高)带有北向锯齿天窗的小型训练用房,也可满足会议、展览等多功能模式的转变。不规则基地形态减去两个功能盒子的剩余部分,被定义为更加自由、流动、开放的公共空间。
建筑地下空间分为两部分:东半部设计了对空间净高要求不高的体育训练用房及其服务性空间;西半部布置了通往运动场地下的车库出入口和服务本项目及整个一期建设的设备机房。地上、地下空间通过天光中庭中的螺旋楼梯相联通。
PART Ⅱ
形式:美术学院的体育馆
2
从平面布局的“图”、“底”关系看,公共空间仿佛成为核心功能空间的“负”形底图。设计引用美术馆类型常见的拱顶与天光建筑原型,采用了南北走向的单元化、模块化素混凝土半拱形屋面覆盖整个公共空间。该朝向的设定,目的是将室内空间的视觉方向指向南侧秦岭山脉的崇山峻岭,由此将建筑、校园与更大尺度的城市、更广袤的山川锚固在一起。
14片半拱形屋面单元以锯齿状排列拟合用地的斜向边界,而下部的柱子则沿斜向边界设置。由此,大部分半拱形屋面的高端都有圆柱支撑,而低端则形成深远的悬挑,进一步强化出重复的韵律。加上自然光线从单元屋面之间穿透而入,厚重的混凝土半拱形屋面仿佛被光渲染出轻盈的漂浮之感,给人强烈的空间体验。体育馆的公共空间借此明确的可识别性,一举由平面布局的“负”形转化为空间体验的“正”形,图底关系在二维到三维的转化中发生了反转。
半拱形屋面底部具有结构表现力的菱形密肋,也同样源自于在更小一层级的平面维度上,将用地的斜向边界与标准正方形柱网相互匹配的结构理性设计处理。由此,从山川格局的城市大尺度,到空间构成的建筑中尺度,再到结构构件的细部小尺度,都与所处地段建立起唯一性的关系。
PART Ⅲ
材质:表达结构逻辑
3
公共空间中所有暴露在外的承重结构构件——梁、柱、菱形密肋半拱形屋面,均采用现浇的素混凝土材质,外覆原色保护剂,追求材质本身的原始、粗犷感与弧形构件柔美、轻盈感的平衡。作为对比,所有功能空间的维护结构墙面均采用了深灰色洞石效果的饰面材质,表现得更加敦实质朴。玻璃幕墙则在两者之间扮演着虚无的存在。由此,建筑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即被忠实地转译为可理解的建筑外部形式和室内设计。
本项目中现浇混凝土材质真实质朴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建筑结构固有的力量之美。甲方、设计团队和施工单位共同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与规范要求之下,力图实现建筑结构、构造细部、施工工艺与建筑形式之间的真实结合。
基于上述功能、结构、景观、形式的设计考量,体育馆方案得以确立。一方面,通过建筑结构的真实表达,在视觉上呈现出体育建筑的力量感与生命力;另一方面,借助空间形态、光线、材质的精心组织,体现出西安美术学院厚重、质朴的内在艺术气质,为学校的文脉传承、未来建设提供借鉴。
PART Ⅳ
图纸设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