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生态底色,也是发展本色。中建集团深入实施“一六六”战略路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双碳”目标 ,蹄疾步稳积极探索绿色建造发展模式,引领建筑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化产业化发展,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创新绿色建造发展模式
创新绿色建造发展模式
——全球首个运行的“光储直柔”建筑
中建集团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等企业发展过程,加快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绿色低碳设计引领能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致力探索形成一套成熟的绿色发展模式。
中建集团所属的中建科技研发实施的全球首个运行的“光储直柔”建筑——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展现了“光储直柔”建筑节能低碳运转,使建筑成为一座“绿色发电厂”,实现了建筑由能源的消费者向生产者、存储者与调节者的华丽转变。中建科技始终站位低碳发展最前沿,融合绿色超低能耗建筑,贯通建筑清洁能源生产与使用端,将光伏发电、分布式储能、直流电建筑及柔性控制系统四种技术结合整合利用,实现建筑节能低碳运转。
中建科技“光储直柔”建筑运行一年来,实现年碳减排82.6吨,作为唯一建筑园区示范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目前,中建科技通过自主研发从发电端到用电端一系列覆盖城市、园区、建筑、家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形成了完整的“光储直柔”产品矩阵,为低碳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城市创造绿色低碳、万物互联的幸福空间。
助力建筑行业低碳转型
——中国首个模块化零能耗建筑
绿色建筑,除了建造理念不同外,建造方式也很新奇。中建集团加快推进新型建造方式变革,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降低资源消耗。启动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双碳”技术产品化、产业化以及市场化进程。努力当好建筑产业链“链长”,攻克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争做建筑行业低碳发展的原创技术策源地,致力在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绿色建筑领域不断树立典型、打造标杆,助力推动建筑行业低碳转型。
褪去钢筋水泥的“灰白”,变成绿色低碳的“丛林”。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首个模块化零能耗建筑——上海璀璨城市零碳建筑展示中心项目全过程采用模块化建造方式。模块化箱体直接在中建科技工厂生产,产出后被运至现场拼装,免支模、免焊接,可以节约工期50%,减少人工70%,减少现场垃圾排放80%。未来,模块化箱体还可以重复使用,安全使用寿命达到50年以上。
△上海璀璨城市零碳建筑展示中心
这座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建筑每天消耗的所有能量全部来源于建筑本身。项目团队在屋面上安装了光伏板,在建筑的西立面安装了相应的光伏幕墙。这就好比给建筑装上了一个“发电机”,每年可以发电12万度,减少碳排放量约52吨。项目用可再生的能源输入的方式来替代原有市电输入,最终实现建筑的零能耗。
放眼全国各地,在许多城市,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正在助力更多的近零碳建筑拔地而起。
发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中国首个零碳科创村落
中建集团持续探索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新路径,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推动城乡建设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助力建设更多绿色社区、绿色乡村、生态新城。
零碳赋能绿色乡村。浙江嘉兴竹小汇零碳科创村落,一排排光伏板向阳静卧,3座风车叶片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这是由中建科技打造的中国首个零碳科创村落。
△浙江嘉兴竹小汇零碳科创村落
走进村落里,映入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简单的木结构院落,更有数十座白墙黛瓦的房子镶嵌其中。
在这里,“近零碳”的奥秘藏在各个空间里。建设者将原有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废旧砖瓦,作为新建筑的装饰材料;采用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多能互补,实现村落能源自给自足;污废水100%处理后回用、再排放;厨余垃圾等通过生物降解本地处理,其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回用;约400亩的农田通过智慧农田、垃圾降解、污水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精准灌溉,水的灌溉量节约50%,降碳20%;应用无接触式智慧垃圾桶、光伏发电景观廊架、智慧太阳能充电椅、智慧路灯、储能充电桩等低碳智慧城市设施产品,探索国内领先可复制的零碳村落有机更新模式。
△浙江嘉兴竹小汇零碳科创村落
如今,竹小汇成了祥符荡边的一个科学家聚落,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环科院等15个团队已入驻,并在此探索低碳生态城区有关技术和方法。
从中国首个模块化零能耗建筑上海璀璨城市零碳建筑展示中心,到中国首个零碳科创村落浙江嘉兴竹小汇零碳科创村落,中建集团持续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以实际行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顺利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央企力量。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