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留改拆”赓续百年文脉,城市更新有序推进ing
book思议
book思议 Lv.2
2024年02月01日 10:57:25
只看楼主






















武汉坚持“  留改拆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留”是留下保护文物建筑、留下街巷肌理、呵护历史文脉,“改”是通过改造解决城市功能衰退问题,促使苍老的躯体长出新的血肉,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人居环境改善和历史文脉传承的协同共进。






















     

一起来看看  
武汉市是如何做好“城市更新”
这篇文章的?



没有桥的得胜桥

价值引领,共享千年古轴遗产


得胜桥片区 是武昌城区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小肌理街区,是否有保留价值?


项目位于城市主干道和平大道南延线、地铁5号线两大工程建设区间,如何协调与城建工程的关系?


得胜桥像一本卷轴,记录着千年的武昌记忆,该采用何种更新方式?


规划鸟瞰图


三个核心命题是规划方案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武昌古城得胜桥千年古轴保护利用规划设计》 最终确定以“价值引领——特色保护利用空间优先重点布局”“整体格局肌理完整保护传承”“统筹传导,有效协同建筑与景观工程落实”的工作思路展开。


得胜九景规划布局图


一是审慎判别地段价值,引领规划核心,影响重大决策。 识别片区是武汉市建城格局留存最悠久、武昌古城格局结构性要素的核心结论,指引后续规划走向;构建由千年古轴、城门城垣城壕、蛇山螃蟹岬等重要山体、片区内的历史街巷、建(构)筑物等共同构成的保护传承资源要素,作为设计支撑;通过千年古轴作为武汉最悠久的建城格局特色的认知与保留论证,促成和平大道南延线由地面征迁拓宽方案调整为下穿隧道方案,保护古轴完整;通过历史地图叠加等方式预判武胜门及瓮城位置、形式,促成地铁站点开挖前的重大考古发现,保障遗址安全。


黄鹤楼北望得胜桥千年古轴规划效果图


二是运用多元综合手法,实现千年古城要素的保护传承。 保护传承得胜桥中轴传统空间,重新整理螃蟹岬-城垣-城壕-城门的标志性古城边界,通过景观手法,融入新的城市建设;采用“保改拆”精细化更新方式,“一栋一策”开展适应性改造设计,传承不断累积演进的百年多元风貌;提升文化展示,强化文创、文旅和商业特色,补齐生活服务配套,延续老街烟火气。


得胜桥老街入口规划效果图


得胜桥老街规划效果图


三是推动遗产开放共享,紧紧围绕价值特色要素布局城市公共活力空间。 千年古轴重塑,形成直抵黄鹤楼的1.2公里公共文化休闲廊道;城垣意向再现,塑造带状城市绿色休闲活力带;文化展示、主题广场等多个城市公共活力节点,呈现丰富饱满武昌故事。


经心书院节点规划鸟瞰图


经心书院泮池广场规划效果图


四是从宏观到微观,规划平台全过程统筹协调实施推动。 搭建以中心为核心的规划设计技术平台,全过程参与策划招商、规划设计和各类工程建设,确保规划传导与实施,引导更新目标有序落实。


在规划的指导下,地铁5号线、和平大道南延线隧道两大城建工程建成通车,武胜门遗址考古形成重大发现,经心书院节点保留建筑修缮工程正在有序开展。项目获得行业认可,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2023年地铁站点航拍图


2023年10月和平大道南延线隧道通车




“HANKOW三德里”

文脉传承,续写汉口里分精神


三德里片区 是串联大智门火车站和粤汉码头历史路径的重要片区,这里曾诞生了“赶码头”历史故事和老汉口几代艺曲文化技艺。作为武汉唯一一处尚存完整的街区型里分,聚集了老汉口最典型的联排里分建筑和公共建筑,已成为武汉city walk推荐景点,是沉浸式汉派生活体验地。


现状实景图


作为汉口历史风貌区中央活力客厅, 《文脉传承导向下的典型里分片区保护更新路径研究——以汉口三德里为例》 以文化为引擎,围绕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两大核心目标,通过空间格局保护、文化功能延续和文化感知提升三大策略,实现历史街区物质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认同的重构再生,引领历史文化的价值最大化。


一是以渐进式更新为理念,引领街区型里分整体保护范式。 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对里分街巷格局、公共空间、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修复,场地文化场景的再生式营造,精细化还原里分生活场景,打造整体风貌协调、空间开放共享、文化生活丰富的交往型里分街区。


三德里街区鸟瞰图


街巷空间更新对比图


二是以适应性保护为目标,激活街巷历史功能活力。 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基于“留住人气、留住商气、留住艺术气”的保护思路,嫁接场地文化与现代生活需求,在延续居住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植入时尚休闲、艺术展演、文化创意和人文旅游等新兴业态,构建“文化+”产业体系,实现古今文化共生共融。


 

规划效果图


三是以共同参与为方法,构建在地文化共同记忆。 构建“政府+产权人+街道社区+设计师+国资平台”的五方参与平台,以本地居民为中心,通过居民的全过程参与、文化机构及专家学者等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以文化活动、文化事件为媒,提升三德里场地文化感知,营造街区历史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规划效果图


老建筑真正“活”在当下,赓续了百年老汉口文化精神,项目规划荣获GHDA环球人居设计大奖(2021-2022年度)“建筑设计类”金奖,2023年度湖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2023年度武汉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将成为历史街区城市更新工作的示范样本。


三德里街区模型图




杨园四美塘铁路遗址

城市融合发展示范 点亮世界设计之都



“工业遗址区的再开发是当前城市更新的热门话题,杨园工业遗址区的案例是武汉的重要探索之一。”


 

图片来源:武汉城市铁路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位于武昌区二环线内、长江二桥以北,是两江四岸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拥有优越的工程设计龙头企业及高校资源;并具备丰富的市级公园及工业遗产资源。如何利用这些特色资源实现功能产业升级,如何挖掘和保护利用工业遗产价值?成为更新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


现状实景图


在全市城市更新“规划评估+实施方案”编制机制指引下, 《世界设计之都亮点区域——武汉市杨园四美塘铁路遗址区城市更新规划》 坚持“留改拆建控”并举,对更新范围内的功能产业、公共空间、服务配套进行全面提升,展现四大特色。


一是功能提质,构建全链条的工程产业体系。 结合全市打造世界设计之都的发展目标,依托更新范围内的工程设计龙头企业铁四院,基于工程设计优势产业进行强链补链,结合发展趋势引入低碳与智慧城市产业进行延链,构筑上中下游全链条的工程设计产业体系,夯实功能发展基础,构建世界设计之都亮点片区。


规划效果图


二是文脉传承,彰显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 结合场地内遗存的铁路厂房、铁路俱乐部、红房子、龙门架、铁轨等特色资源,通过征集老物件、还原老场景、内街化设计、工程景观塑造、策划节事活动等方式,构筑串联铁路遗迹的公共开敞体系,传承铁路地域文化。


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改造实景图


 


三是以人为本,提供覆盖全面的服务配套。 针对场地留存的原住民高知高龄的群体特征,完善文化、养老、医疗等配套设施;针对未来引入的设计就业群体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特征,提供健康服务、运动康体、文化休闲等高标准配套设施。


四是面向实施,探索可落地的更新开发模式。 明确“留改拆建控”实施项目库,拟定开发时序,安排责任主体与实施主体,确定资金来源,按照城市运营思维,通过一二三级联动综合开发模式,实现长期平衡与动态平衡。


规划效果图


“我想该项目最打动评委的是,它传承了具有时代印记的铁路遗产与工业文明,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街区氛围” ,项目负责人说道。该项规划获得2023年度ISOCARP“规划卓越奖”优胜奖、湖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武汉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图片来源:武汉城市铁路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结合杨园铁路厂房的改造,已启动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一期工程。其中临江区域已向公众开园,并选取8#厂房作为主场馆,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暨2023武汉设计日。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千年得胜桥,北至武胜门,南抵黄鹤楼,是武昌古城的中轴线,藏着江城传统市井的烟火气。


百年三德里,汉口历史风貌区原法租界核心区,繁华百年的文娱休闲聚集地,武汉的繁华时代在这里。


杨园四美塘铁路遗址,是武汉工业历史的遗存和见证者。旧与新、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对话与碰撞在这里发生。


峥嵘岁月,赋予这座城市很多故事,而城市更新的故事已悄然发生在每一个角落......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