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设计:不负又见,一眼千年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设计:不负又见,一眼千年

发布于:2024-03-13 10:28:13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鸭子河水流缓缓,不语不言,却守护着震惊世界的秘密……


95年前,河畔的三星堆遗址一醒惊天下,沉睡三千年后,纵目面具、青铜立人、“通天”神树聚焦世界目光。


2020年,三星堆再醒惊天下,新一轮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精美新文物,三星堆成为现象级年度热词。


2023年7月,由中建西南院设计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投用。 在这里,世界游客可探寻古蜀之眼、堆列三星的神秘风采,体验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示范工程。


  
  


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以北40公里,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其文明距今4800年,考古出土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在世界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博物馆园区鸟瞰


三星堆原有博物馆园区是1997年建成开放,面积约530亩,建成的1号与2号展馆,规模合计仅1.1万平方米,已难以容纳新文物展示和不断递增的游客数量。新建主馆及游客中心总面积5.44万平方米,主馆将承担全部文物展览和游客导览功能。现有的1、2号馆未来将改造为数字馆和研学教育中心。


  

△博物馆区位关系图


新馆的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着眼于整个园区功能和流线的重新梳理。园区现存两条不同年代形成的轴线,已有建筑布局较为零散。设计重新规划了整个园区的参观动线,形成从新入口广场开始,串联新馆、2号老馆、祭坛、文保中心、1号馆的逆时针参观环线,让园区重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原大门位置老游客中心和停车场进行改造,加建游客排队入园的雨棚门廊,园区内建设游客卫生间、地下管线和防涝水渠等一系列提升工程,为博物馆园区未来数十年运营建立良好的基础。


  

△博物馆实景图


  
  


博物馆开园之初,于河岸场地遍植树苗,30年过去已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其间乔木参天,水系环绕。新馆用地位于园区中轴线以北,与河堤之间长约400米的狭长用地。场地景色壮阔,不同于川西普通郊野景观。鸭子河水面宽广,其间有长长的水坝与沙洲,远眺可望见连绵雪山。在这样场地环境中,建筑被构想为一片隆起的地景——三个连绵起伏的堆体,作为地形学意义上的呼应,也是对遗址文脉的回应——古蜀王国遗留下来的三个堆状遗址和新月状的月亮湾台地,形成“三星伴月”景观,“三星堆”由此得名。


  

△园区鸟瞰

  

△密林景观

  

△ 连绵的堆体形态


堆体建筑的几何曲面源自于2号老馆,作为中轴线尽端的园区制高点,2号老馆是三星堆著名的历史地标,是前辈建筑大师郑国英先生的代表作品。设计将老馆经典的螺旋外墙向外延伸,作为三个堆体外形和空间的控制曲线。堆体屋顶采用斜坡覆土,朝着北侧河岸方向缓缓下降,融入河堤;也与园区中轴线对面的1号馆的斜坡形体左右呼应。


    

△沿河鸟瞰

      

△眼睛细节


连绵的堆体形态也带来紧凑的建筑平面,通过化零为整的策略,将原本分离的新馆与游客中心合二为一,沿着游客动线,自东向西分别布置游客中心、公共展区、后勤库区。三个堆体单元由大到小、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同时朝向西南方向旋转26度,面朝三星堆遗址区的方向,形成博物馆与“遗址”之间的时空对话。


  
  


青铜面具上极富表现力的眼睛,是三星堆最著名的文物IP。“眼睛”也作为建筑的重要概念,成为内部世界与外部遗址对话的窗口。堆体的封闭外墙塑造了洞穴般的内部空间,仅在离地面3米高的范围内打开一道300米长的窄缝,观众从缝里进入接待区,开启探索秘境的旅程。堆体外墙上的巨大眼睛赋予立面生动的表情,也是室内空间的采光口,将侧向自然光带入到馆内深处,渲染出由明至暗的退晕,刻画出空间的深度,营造幽暗神秘的氛围,为此公共大厅天棚取消了全部的照明灯具,仅在墙面和顶棚交接的位置留下洗墙灯带,日光成为空间的唯一主角。


      

△建筑墙面

      

△建筑眼睛

      
      

△建筑摄影

△咖啡区


每一只眼睛的内部,分别对应着一处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中庭的“时空螺旋”是馆内动线的枢纽。360度环绕的坡道连接新馆地上地下主要的楼层。三星堆2号老馆标志性的圆形中庭,朝向天空象征“天眼”,代表着对天的崇拜。而新馆则创造了向着地心旋转的“地眼”,代表对大地的追寻——螺旋坡道盘旋而下,最终抵达建筑的最低点——地下负10米位置的圆形地坑,地坑的最深处,三束激光投影从圆孔中射出,在30米上方的天棚投出变幻的三星堆影像,寓意来自远古的文明之光。


  

△ 螺旋坡道

  

△地眼空间


“天眼”与“地眼”是对“天、地”关系的阐释,也是彼此对话的工具——上天入地,以对偶的方式连接起新馆和老馆,也串联起“天地人神”。


  

△老馆中庭“天眼”&新馆中庭“地眼”

    
      

△环形灯具


另一处重要节点是二层边庭边上的开放式剧场,正对着2号老馆和遗址区方向。剧场是公共空间里一处台阶下沉的区域,可以举办表演、讲座、展览等临时性活动,是馆内最具活力的空间。从剧场外墙上巨大的“眼睛”望出去,2号老馆和茂密的树林映入眼帘,通过框景的设计建立起新老馆之间的对话。


  

△ 开放式剧场


新馆的外观材料追求独特性与唯一性,使用了象征土地色彩的“菊花黄”花岗石。堆体表面覆盖的石板厚度达到8公分,板面采用人工手凿工艺,质感粗犷厚重。“眼睛”位置安装超白玻璃,外侧安装青铜材质的遮阳板,由黄铜板通过特殊的氧化工艺加工而成,模拟出土文物青润斑驳的肌理,暗示三星堆青铜文明的身份。


    
    

△ 花岗石与青铜遮阳板组合


  
  


新馆地上2层,每层设有4个常设展厅,地下设有2个临展厅,展厅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无柱空间的展厅跨度在15米到30米之间,层高7米到12米不等。建筑屋面采用钢网架结构,设备管线利用网架杆件间隙内铺设,实现设备、结构的高度集成。


  

△室内展厅


三星堆博物馆的展陈流线不同于综合类博物馆,是一个按照考古叙事逻辑编排的连续序列。这要求大空间展厅首尾相连,形成电影一般的叙事。新馆的展厅设计采用折线式串联设计,也兼顾了并联开门的可能,为展陈提供最大的灵活性。


自序厅开始,游客可以按照 “一笔动线”连续参观全部展厅,也可以自主选择观展。为了缓解游览过程中的疲惫感,游线沿途设置了观众咖啡厅、文创商店、开放剧场、休息廊道等设施。空间中还有特别的“彩蛋”——二层文物展厅临河的区域,专门设计了三处休息区,大玻璃全景视窗可以一览鸭子河的风光,让观众在观赏历史宝藏的同时,重新感受到这条流淌古今,哺育了灿烂文明的长河,一瞬之间穿越千年。


  

△建筑立面

  

△观景窗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以北40公里,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其文明距今4800年,考古出土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在世界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2024-06-20 10:17: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海康威视杭州总部四期项目

                  丨 引   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