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个主要的概念 1. 防护单元 在防空地下室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一、几个主要的概念
1. 防护单元
在防空地下室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暖通设计过程中是以防护单元为考虑对象的,防护单元之间没有联系,也不会有风管连通各防护单元。另外,在防护单元中,会用抗暴隔墙分隔成几个 抗暴单元, 注意防爆分隔墙不是从下往上完全封死的(后来发现也有封死的,请向建筑专业确认),风管可以穿越抗暴单元,而且要尽量保证每个抗暴单元都至少存在一个送风口。
2. 口部
由于人防工程具有抗冲击波、防毒等功能,其与室外联通的部分必然较为复杂,专业术语中把这部分联通的空间称为口部,口部分为进风口部,排风口部。
进风口部一般设有通风井、扩散室、除尘室、滤毒室、机房、密闭通道、防毒通道等。排风口部一般设有洗消房间、扩散室、风井,防毒通道等。由于人防单元的等级和用途差别,口部会不一样,但风井一定是通过扩散室连到人防单元内的,人员掩蔽工程的排风口部一定是有洗消间的。
3. 三种战时通风方式
人防单元战时通风方式有三种,分别为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
清洁通风比较普通,和平时通风的作用差不多,用于给人防单元补充新风。只不过进风要用战时送风机,排风用战时排风机(这里啰嗦一句,人防工程中除了某些装备掩蔽部可以利用车道自然补风,其他情况均是机械通风)。一般战时风机设在专门的风机房内,排风机不需要风机房,直接吊在排风口部附近。
滤毒通风是针对室外空气受到毒剂污染,必须通过滤毒设施净化。进风流程多了一个过滤吸收器,排风流程不采用排风机,因为要保证防护单元内正压免遭毒剂渗透,可以通过设置在排风口部的超压排气活门和一系列穿墙管道将气流导到排风井。
隔绝通风就是空气在人防单元内循环,与室外不连通。其实这个通风方式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没怎么查到资料,感觉很鸡肋,毕竟防护单元内的大空间空气是自由流动的,二氧化碳扩散不受限。
二、施工图设计的一般流程
第一步:
找出各防护单元,以及每个防护单元的功能和等级,观察其进风口部,排风口部,列出人数、面积、层高等。这些资料,建筑专业提交给你的图纸上都会注明的。然后,确定哪些平时通风的风管可以用到,一般把进风口部引出的风管直接连到平时风管上。平时用的风机都是关掉的,战时通风平时图上可以删掉。
第二步:
计算各通风方式下的通风量,指标在GB0038-2005上找,07FK01图集上P41也有示例,不赘述了。
第三步:
按照通风量选型,确定滤尘器,过滤吸收器,清洁送风机,滤毒送风机,排风机,超压排气活门的参数。
第四步:
因为战时通风方式的变化因素特别少,所以口部的通风系统画出来都差不多,07FK01图集上基本是全的。根据你确定的过滤吸收器数量、是否合用风机、人防工程级别等,找到图集上对应的示例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第五步:
由于平时通风量比战时通风量大很多,一般平时通风管道的尺寸和风口数都是 绰绰有余的。所以要计算一下风口出风速度,战时该关闭的风口就在图上注明关闭,连接到平时风机的风管上的排烟防火阀也得给关了。
第六步:
进风口部,排风口部,移动电站的大样图,剖面图得画上几个,平面图画好了,这些画起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然后就是进排风的原理图,电站原理图,这些得多花点时间,说也说不明白,第一次看的时候确实比较头大,不要略过每一个含糊的地方。弄明白以后,下次要用就是直接拷贝稍微改改了。
第七步:
人防工程中口部墙体全是混凝土墙,穿墙的管道需要预留管道。留洞尺寸、位置要确定好给建筑专业的人,这里要特别注意!!!!建筑专业的人画定位尺寸时喜欢用轴线作为基点,我开始是以墙、柱子的边缘为基点定位的,后来重新套图发现总是差个几厘米,原因是建筑的会套结构的图,结构的墙厚是会变的,而且他们给你留洞定位时,会习惯让厘米数是整5,整10。口部的设备有的会比较紧凑,有的离墙间距要求,我都是用下限值画的。所以最后又重新沟通确定了一下留孔定位尺寸,浪费了不少时间。
三、注意事项
1.人防设备的距墙距离要求,全部可以在07FK02图集上找到,仔细校核不要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2.扩散室的风管布置有个特殊的要求,风管由侧墙穿入需要有往下的弯头,详见GB50038-2005 P43。
3.人防工程中需要保证气密性的地方,需要设置气密测量管。
4.滤尘器选型按照清洁式通风量确定,当油网滤尘器的数量在4个以上时,应设置专门的滤尘室,低于4个时,直接弄个罐子装好放在进风井扩散室出口。
5.过滤吸收器、滤尘器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而它们的使用寿命是通过进出口压力差确定的,所以在进出口需要设置压差测量管。
6. 过滤吸收器严禁超量程使用。(强条)
7.临空墙上才需要设置防爆型的排气活门,其余用普通的排气活门就可以。
8.看图集你会发现人防工程的口部风管都是圆形风管,因为这些风管会穿墙,学过材料力学的会明白,矩形洞其应力比较集中。所以从风井一路到风机为止全部都用圆形管道,送出来之后才会改成矩形风管。标注管道、阀门的时候,有人会用内径或外径标注,我师傅习惯用DN标注,DN是公称直径,方便选型用的,整数看着比较好。另外,07FK02 P36上的尺寸表失效了,因为现在规定无论手动,还是手电动密闭阀门全部得用双连杆密闭阀门,两种情况内径有些差别。
9.电站送排风量可以根据温差在图集07FJ05,P15上查表确定。
10.滤毒式通风、超压排风的路径是按照人员进入的相反方向确定的,毒剂浓度由低往高。
11.电站进风井,专业队队员掩蔽区的进风井检修通道,提醒建筑专业的别忘了。
12.染毒区,风管要倾斜,滤毒室进出口开孔标高不一样。
四、 提高 CAD提高画图效率的一些方法和习惯
顺带分享一下CAD相关的一些东西,我入职设计单位半年,学到的还不多,下面提到的方法、习惯等可能不是最有效的,也可能太局限适用范围不广,你看着觉得有用就试试。Autodesk公司弄出来的功能,都是日积月累摸索很多年的,效果很高,平时注意积累,多尝试。
1.关于注释型标注
在CAD中,几乎所有的元素打印到图纸上都是按照比例缩放的,除了线宽、激活注释性的标注(其实还有图形填充等,不过我们暖通专业用不到,另外PL线的线宽是几何属性,会随打图比例进行缩放)。
这个注释性功能就是在右下角的那个风扇图标,用上注释性,后期出图比例不管怎么变,手动改一下比例可以完成。但是这里有一个麻烦的事情,有的标注是用引出线引出的,修改注释性对象的比例后,文字与线的相对位置会变,遇到这种带引出线的标注,我会用天正软件自带的引出标注,它这个功能是事先设定标注比例。我处理的原则是能用AutoCAD自带功能完成的,我就用CAD自带的功能,实在没办法再用天正的方法,以避免天正转的图给没安装天正软件的电脑用的时侯可能出现的莫名其妙问题。
2.图层的操作
在用word,ppt时,“组合”是一个强大的功能。在操作图层时也有一个类似的功能,图层过滤器可以将不同的图层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开关、锁定、解冻等操作。而且,你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好多个这样的整体,套图的时候需要频繁用到。
在这里,还有推荐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就是在你所创建的图层名前统一加上你姓氏的首字母。因为图层管理器里各图层可以按照首字母排列,这么做就可以用SHIFT连续选定你的目标图层。╮( ̄▽ ̄")╭ ,因为天正自动生成的风管都是以DUCT开头的,而我姓氏的首字母是S,所以要连续选定两次,自从用了T20,图层锁定解冻过程变卡了,再没忍住两次操作,我在S开头又加了个D,所以图层名就是DS-....o(╯□╰)o ,想了想还是用DU-S开头...
这个图层操作习惯强烈推荐,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这个是我自己想的,套图花的时间不是很多。(其实设置天正生成的默认图层名也可以,只不过,那样当你从别人那拷贝图古来的时候,出现一个DUCT-排风管,又出现一个S-DUCT-排风管╮( ̄▽ ̄")╭ )
3.还有一些习惯是针对打图时会出现的问题的,你在作图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图层的颜色一定要设定为ByLayer!!!千万别因为画图的时候为了好看,改了线的颜色,要改你就改所在图层的颜色。还有一些标注会出现文字的颜色不是ByLayer,你要在特性里修改。这么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因为在打印样式里,线条的灰度只能按照颜色设定,而不能按照图层设定。在将要打印的时候,你可以将所有其他人的图层统一改成灰度60%的颜色,自己用的图层用100%打印(在作图时 颜色如果不是都设置成Bylayer,改 起来超麻烦 )。因为最后打印 改 出来的图纸灰度区分还是很大的,建筑底图上的东西不做任何删除都可以,就算你的标注和建筑底图上的文字重合了看起来也不乱。
4.结合好2和3中的方法和习惯,套图过程不会浪费很多时间,效率比较高。
5.对文字样式,尺寸标注样式,自己最好都重命名一套,拷贝来拷贝去规范化一点比较好。
6.常用命令若字母数太多,可以在工具-自定义-编辑程序 里设定其快捷命令,我画图不多,目前只添加了一个“DQ, *AI_MOLC”,用于选定图纸上的某个图层作为当前图层。